第二章管理决策过程论周伟副教授§2管理决策过程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决策的常用方法;理解管理研究问题确定的准则和管理研究问题选择的矩阵表示;掌握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和管理研究问题的确定过程。教学重点管理决策过程、管理研究问题的确定准则和确定过程、管理研究问题选择的矩阵表示。教学难点管理研究问题的确定准则和确定过程。课堂导入管理决策研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是管理决策问题?作出什么决策?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决策做得如何?管理决策理论的奠基人西蒙将上述问题归结于: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评审活动之中。第2章管理决策过程论决策需要回答:作出什么决策?如何作出决策?决策作得如何?管理决策理论的奠基人西蒙(H.A.Simon)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评审活动。§2.1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2.2潜在问题的分析与防范§2.3管理研究问题确定的准则§2.4管理研究问题选择的矩阵表示§2.5管理研究问题的确定过程第2章管理决策过程论§2.1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按照西蒙的理论,管理决策概括为如下的四项活动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可能向前一个或前几个步骤反馈的循环过程。情报活动选择活动设计活动评审活动反馈与控制贯彻实施方案评估选择方案拟定问题定义问题识别管理问题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2.1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2.1.1情报活动2.1.2设计活动2.1.3抉择活动2.1.4评审活动2.1.5管理决策是个连续反馈循环过程2.1.1情报活动情报活动主要解决“作什么”的问题,是审时度势、选择决策主题和时机的阶段。这要求决策者发现问题,抓住机遇,避免和克服危机(H.Mintzberg)。危机指由某种突然事件触发的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问题是指在受到一连串的事件激发以后,许多原来模糊的信息构成某种明朗的矛盾状况。机遇由某种思想或某一事件(非危机)所激发。2.1.1情报活动1.管理决策问题识别2.管理决策问题定义2.1.1情报活动1.管理决策问题识别管理问题的识别就是要透过管理问题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主要特性。管理问题的识别需将问题的目的、性质、根据和条件结合考虑,即将需要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允许性结合考虑,就是从管理决策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三个方面去辩识选择。2.1.1情报活动1.管理决策问题识别一是要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它的价值和影响。二是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等。2.1.1情报活动2.管理决策问题定义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应把管理决策问题定义置于问题求解的全过程来考虑,管理决策问题定义的规定结构是由问题的确认阶段、扩展阶段和探求阶段及其反馈而构成的循环结构。2.1.1情报活动案例等电梯问题定义:A.确定出管理决策问题定义(或重新定义)的需要B.为了反映新证据和新见解而重新定义确认阶段:陈述并证实识别出的管理决策问题1.详述该管理决策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它们之间的差距(或障碍)2.详述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它们之间的差距所隐含的所有证据3.对该管理决策问题的这些状态进行质疑扩展阶段:详述该管理问题的各种情况1.辩识与该管理决策问题有关的利害关系者,包括当事者/解决者2.详述与该管理决策问题研究有关的价值和目标3.构想与该管理决策问题有关的各种关系或看法4.产生恰当的知识和信息5.提出一个综合性描述的工作定义探求阶段:指出对该管理决策问题进行分析的可能方向1.选择分析标准从而界定该管理决策问题2.分解该管理决策问题为研究子任务3.指出该管理决策问题的研究难点和关键4.产生对该管理决策问题进行研究倾向性的技术路线5.对该管理决策问题的可能起因提出建议图2-2管理决策问题定义的规定结构§2.1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2.1.1情报活动2.1.2设计活动2.1.3抉择活动2.1.4评审活动2.1.5管理决策是个连续反馈循环过程2.1.2设计活动设计活动是寻求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决策者或他的咨询人员发掘、构想和分析多种可行的相互替代的活动方案。“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可能这条路就是不该走的”2.1.2设计活动设计活动是寻求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决策者或他的咨询人员发掘、构想和分析多种可行的相互替代的活动方案。替代方案探求的过程意味着放弃现行行动方案而改用新的可行方案。首先发掘—组(—般3—5个)替代方案,然后加以评价,如其中尚未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则再探求下一组方案,依此逐次探求。2.1.2设计活动(1)必须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之间具有原则区别,便于权衡比较;(2)每一种方案以确切的定量数据反映其成果;(3)要说明各种方案的特点、弱点及实践条件;(4)各种方案的表达方式必须做到条理化和直观化。2.1.2设计活动制定方案的步骤第一步是设想阶级要求有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取决于参谋人员的知识、能力、智慧和胆识。既要实事求是,又不能因循守旧。思想要敏锐、有洞察力并富于远见。第二步是精心设计这一步却更要冷静思索、反复计算、严密论证和细致推敲,即经得起怀疑者和反对者的挑剔。这一步,主要搞好两项工作:一是确定方案的细节;二是估计方案的结果。既要有好的主意,又要有好的结果。§2.1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2.1.1情报活动2.1.2设计活动2.1.3抉择活动2.1.4评审活动2.1.5管理决策是个连续反馈循环过程2.1.3抉择活动抉择活动是预估、评价和选择的过程,在预估多种解决方案的后果并作出结论性的评价判断后,选择一种行动方案。“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选择什么样的方案为好?什么为差?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弄清各种替代方案的后果以后就能马上作出回答的。2.1.3抉择活动方案后果的多样性和后果评价准则的多样性,很难找到一个对所有准则来说都是满意的方案。评价准则因人而异,未来后果往往是风险事件。抉择最终取决于决策者的习惯、传统、经验和信念等。2.1.3抉择活动备选方案评估。要尽可能采用现代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决策技术,如“可行性分析”、“决策树”、“矩阵决策”、“模糊决策”等技术,对预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内容是,通过定性、定量、定时的分析,评估各预选方案的近期、中期、远期效能价值,分析方案的后果及其影响。2.1.3抉择活动选择满意方案是决策的关键一环,也是领导的至关重要的职能。在此用得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句警句。做好方案优选,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合理的选择标准二、科学的选择方法2.1.3抉择活动1.关于选择方案的标准什么样的方案是最佳方案?其标准是什么?这就需要建立价值标准;达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要求,是最优呢,还是满意就行?这又提出一个“满意标准”问题;如果一个方案执行起来会出现几种不同的可能结果,这时应按什么标准去选择?这就产生了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标准问题。2.1.3抉择活动(1)价值标准这是选择方案的基本判据。其内容有确定各项价值指标,分清主次,综合评价。一般从系统性、先进性、效益性、现实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最优标准”还是“满意标准”?2.1.3抉择活动2.选择方案的方法选择方案的方法甚多,归纳起来,有经验判断包括:淘汰法、排队法、归纳法;数学方法;试验法等。2.1.3抉择活动⑴经验判断这是最古老的一种传统的方法。1940年代前的管理决策基本上都是依靠经验判断。今天把数学方法、物理模型、网络模型方法引进决策中后,经验判断的方法仍然是不可缺少和忽视的。尤其是一些涉及到社会、心理因素等复杂问题和非计量性多的决策,需要有领导者的经验判断。2.1.3抉择活动(2)归纳法所谓归纳法,是在方案众多的情况下,先把方案归成几大类,先看哪类最好,就选中哪类,然后再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如选择厂址的决策,往往采取这种方法。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较快缩小选择范围。缺点是可能漏掉最优方案。因为最优方案也可能处在不是最好的那个类中。不过在不允许进行全面对比的情况下,这个办法仍常被采用,因为按此法选出的方案一般还是比较满意的。2.1.3抉择活动(3)数学方法运用数学方法选择方案,在1950年代以后发展很快。因为在控制变量属于连续型的情况下,经验判断方法很难直接找到最优或满意方案,要借助于数学方法。所谓连续型变量是指这个变量的两个变异值之间,可以存在无穷多个中间数值。如产值、成本、利润等就是连续变量。连续型的控制变量就是意味着备选方案无穷多。(3)数学方法运用数学方法,可以使决策达到精确化。但到目前为止,尚有许多复杂的决策,用数学方法还解决不了,要综合运用选择方案的多种方法加以解决。2.1.3抉择活动⑷试验法社会问题的决策,虽然不可能创造出象实验室那样人为的典型条件,如科技界那样去实验。但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尤其是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无形因素起重大作用不便用数学方法分析时,先选择少数几个典型单位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以作为最后决策的依据,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有些复杂的决策,虽然反复计算、讨论、比较,仍然没有多大把握,这时,实验就被提上日程。但也不是事事都经过试验。2.1.3抉择活动在方案选择过程中,往往是在选择范围已经缩小到只剩下两个关键方案而定不下来时,或方案已初步选出但仍感到还不放心时,不妨去作试验为妥。2.1.3抉择活动方案优选,就是领导者的决断,是决策行动,也是决策全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着。在这个决定性的环节上见领导者的才能的高低。通常说的领导“善断”,也就是方案“优选”,无“优选”,即无“善断”。在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做到“善断”,不是一件易事,要求领导者要有很高的决策的素养,要有战略的系统的观点,科学的思维方法,丰富的经验判断和很强的鉴别能力。§2.1管理决策的基本过程2.1.1情报活动2.1.2设计活动2.1.3抉择活动2.1.4评审活动2.1.5管理决策是个连续反馈循环过程2.1.4评审活动一旦选择出满意方案,并不是下达一些命令、指示就完事,还须制订出执行计划和资源预算以满足实施方案的各种可能的需要。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虽然在评价和抉择阶段中受到注意,但一旦作出决策后人们往往有一种趋势,把纸面上的决定看成是现实,这在认知科学上叫做控制错觉(IllusionofControl)。2.1.4评审活动此外,管理者还往往以为一旦作出决定就会自动执行,事实上即使是一项好的决策,如果其下属不愿意执行或不明确怎样做也是无效的。2.1.4评审活动决策的实施过程需要跟踪、监督,原计划是否已执行?有哪些偏离?执行决策结果导致了内外部环境发生哪些变化?各个下属部门是否按要求完成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反馈信息,回顾和比较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结果,实际上是个学习和改善今后决策的过程。2.1.4评审活动1.贯彻实施实施是执行、跟踪和学习的过程。方案择定后,要付诸实施,在普遍实施前进行“试点”。试点要注意选择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典型性的地方,不能人为地创造某些特殊条件,这样纵然试点成功,也很难以实践。2.1.4评审活动在试验实证中,应特别注重“可靠性”分析。可靠性的概念,即在规定条件下和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成败概率。其中“失败率”是一个重要标志。“失效”与“可靠”作为一对矛盾范畴,看其在试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2.1.4评审活动对于可靠性的概率表示,视不同方案可以有不同的系数,如一项科研决策方案,可靠性系数用Kv表示,则Kv=K1·K2·K3·K4·K5。用下表来表示:系数名称符号数值故障频率系数K10.9~1.2故障持续时间系数K20.9~1.2平均寿命系数K30.9~1.1耐用度系数K40.9~1.1有效度系数K50.9~1.12.1.4评审活动(1)把决策的目标、价值标准以及整个方案向下属交底,动员群众、干部和科技人员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以求实现。(2)围绕目标和实施目标的优化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作出时间和进度安排。交方案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