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记念刘和珍君鲁迅教学目标: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2、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3、了解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16本,本文选自《华盖集续编》●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执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人都是在当时遇害的。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时代背景惨案发生后,一些反动文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制造种种流言,污蔑爱国青年。血腥的镇压、无耻的造谣污蔑,激起鲁迅先生的满腔愤怒。在此情况下,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这次事件中蒙难牺牲的爱国学生的痛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同敌人进行更有效的战斗。时代背景寥落长歌当哭菲薄洗涤赁屋黯然泣下喋血抹杀屠戮殒身不恤绯红不惮浸渍惩创尸骸桀骜攒射立仆荫庇托体同山阿liáodàngfěidí寥落长歌当哭菲薄洗涤lìnàndiémǒ赁屋黯然泣下喋血抹杀lùyǔnfēidàn屠戮殒身不恤绯红不惮zìchuāngháijiéào浸渍惩创尸骸桀骜Cuánpūyìnē攒射立仆荫庇托体同山阿一、解题:记念刘和珍君•1.文题中的“记”相当于“纪”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2.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君”,旧时对人的尊称,不分男女。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思路写的这篇文章?明确: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文章层次•第一部分:表明写作目的(1、2)•第二部分:追忆烈士和惨案真相(3、4、5)•第三部分:总结教训和意义(6、7)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2)作者笔触涉及哪几种人?对他们的感情态度如何?第一类:爱国青年;突出的代表是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其勇毅,称她们“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其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控诉他们的暴行、痛斥他们无耻下劣。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或称“无恶意的闲人”)痛心民族的衰亡,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品味语句•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啰嗦?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出现三次,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程度副词,更加愤怒到了极点深深地体味充满血腥和暴力的黑暗统治为烈士的死难感到极度哀痛表示对死者的尊敬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真正的革命者直接面对,不回避直接面对,不回避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的人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感到幸福的人有是非观,但容易忘记烈士鲜血的民众小结祭奠英烈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写作缘由概括课文第二部分第3节:追述生前事迹。第4节:概述被害经过。第5节:详写遇难经过。文中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刘和珍——神情举止、品质、精神、性格、作者情感●预定《莽原》全年——“毅然”坚定追求进步思想●参加师大学潮斗争虑及母校●前往执政府请愿,被杀害——“欣然”前往爱国情怀★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情怀的青年学生。斗争精神温和善良“微笑”、“温和”“反抗”;“黯然”、“泣下”为什么要写刘和珍生前的微笑、温和及其他情形?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和珍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更加突出反动派的无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赏析重点语句的含义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么意思?“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诬蔑。“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残忍;“流言”,则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比其主子更甚。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舆论,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思考2、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缘由: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3、最后一句是什么复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选择句式1、对反动派的警告2、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执政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对遇害经过的详细、客观的记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军阀政府的滔天罪行和流言家的无耻谰言不攻自破。)文中“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研习第三部分(6.7)作者思考出来的教训和意义分别是什么?教训:劝诫徒手请愿意义:发现中国女子勇敢毅然、干练,激励后来人奋然前行答:“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一小块煤”比喻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社会进步的一小步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然后指出请愿不能带来任何进步,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赏析:“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问题: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烈士死难的影响,爱国青年在流血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他们将永远留在一部分人的记忆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小结说▲痛惜赞颂爱国青年▲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悲愤不说◆悲愤至极◆不欲敌人快意(情感元素〕记念刘和珍君总体思路写作缘由(1-2)记念主体(3-5)教训意义(6-7)思路顺序悼念刘和珍君控诉反动政府痛斥走狗文人唤醒麻木庸人追述生平事迹概括惨遭杀害详写遇难经过请愿不足取精神显希望局部思路爱恨生前遇害否定肯定逻辑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总结作者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了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了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