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特色创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李光文一、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二、学校德育下的班级管理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一、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一)、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1、师生关系紧张2、师生关系扭曲3、师生关系陌生一、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二)、师生关系的不正常情况1、对立化倾向2、依赖化倾向3、自由化倾向一、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三)、师生关系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1、历史原因(师道尊严)2、社会原因(教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得不到社会尊重)3、教师原因(侵权、包办、修养差、缺乏真情、技能危机)4、学生原因(快速发展的自我意识、我为中心等)5、家庭原因(独生、溺爱、将责任推向别人)6、社会原因(思想混乱、观念混杂)7、教育原因(重智轻德、只顾考学和学考)一、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基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巨大热情能增进教师的威信可促进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创建优秀班集体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做人处世一、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五)、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明显特征民主、平等、互尊互爱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李玲惠校长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下列几个条件:1、有点黏又不会太黏;2、以欣赏代替服从;3、多重角色、百种关系;4、隐形管教,适性辅导。一、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六)、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叶圣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1、要真诚的热爱学生。2、在观念上进行适当转变(放下架子先做听众)。3、平等对待每个学生。4、尊重学生。5、要有服务精神。6、要培养让学生自己当主人。二、学校德育下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一切管理的落脚点;•班级评价是最有效、最具操作性的评价;•班风是学生学习生活处世观生成的土壤。•能当班主任,会配合班主任,主动担当育人责任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天职)•不能当班主任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不重视班主任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抓班级管理的学校管理是空洞的管理。二、学校德育下的班级管理二、学校德育下的班级管理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是班级德育管理的最高境界。二、学校德育下的班级管理写在前言之前理解了自主,就理解了教育;把握了自主,就把握了方向;落实了自主,就落实了管理;看到了自主,就看到了希望。我校的班级管理特色展示(特色、评价、展示)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重温三句话:按本色做人(真诚、长远)按角色做事(单纯、轻松)按特色发展(方便、快捷)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人无我有,我有我优。”是特色的明显标志。特色不是刻意雕琢的。特色是现有资源和优势的有效运用。德育特色的创建还必须在深入研究德育现象和不断深化德育改革的大前提下进行。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一)时代变迁,学生发展面临新挑战。·社会意识多样化,意识形态冲突长期存在——要学会选择;·现实化、物质化、契约化直接影响道德价值——要构建精神家园;·传播方式走向大众化、草根化——要学会自律;·权威社会让位于平等、沟通、民主新格局——要培养新公民素养。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二)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多、成效差。1、目标内容脱离少年实际;内容高深脱离少年儿童和社会实际内容抽象影响少年儿童理解标准单一无法适应少年儿童的多样性与人格塑造分离直接造成心理问题出现2、德育过程形式脱离少年儿童的主体性。常以少年儿童为客体教育的内容目标不从少年儿童出发忽视道德教育中的互动教育活动甚至成为少数学生的活动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三)德育的教育与改革的任务。1、教育的持续变革直接影响德育的成效;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命——从传播前人积累的知识到使人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特征——从集体化标准化到个别化个体化教育组织——从以课堂学科为基本体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途径——从以传授读书为主到强调实践性过程创造性过程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三)德育的教育与改革的任务。2、学校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管理事务问题和需求加大。·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获得健康保证·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满足学习的需要·满足娱乐休息的需要·拥有社会生活的能力和需要·获得良好的心理发展的需要·免于被歧视、剥削、伤害的需要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四)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1.明确工具价值,从改变态度开始。·尊重主体(学生)·赞赏并接纳(差异)·给予自决权利·个别化地教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四)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2.注重学生的科学发展构建好人生支撑·物质支撑(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精神支撑(信仰、人格)·社会支撑(规划、沟通、合作)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四)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3.推动改革·围绕社会现实寻找教育主题(焦点、热点、矛盾点、发展关键等)·强调实践、体验、创造的过程·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形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运用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形成教育过程中的群体互动·把习惯养成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三、学校德育上的特色创建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