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础知识甘李药业市场部目录•血糖与胰岛素•糖尿病的流行现状•糖尿病的诊断及症状•糖尿病分型及发病机理•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治疗•其他食物中的糖类提供能量血糖来源血糖去路肝糖原消化吸收分解非糖物质(蛋白质、脂肪等→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非糖物质(蛋白质、脂肪等)血糖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肾脏排泄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调节血糖激素•降糖激素:胰岛素(Insulin),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其他胰腺结构和胰岛功能A细胞PP细胞D细胞B细胞(细胞)分泌胰岛素放大的胰岛胰岛素原和胰岛素的一级结构C肽一种蛋白质A链:21个氨基酸B链:30个氨基酸半衰期:4~5分钟清除:主要在肝脏和肾脏清除胰岛素正常的糖代谢胰岛分泌适量的胰岛素胰岛素将糖运到相应组织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血糖被利用!血液中的糖—血糖胰岛素降糖作用示意图---细胞水平胰岛素原胰岛素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胰岛素受体细胞内系列变化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葡萄糖转运蛋白4葡萄糖转运通道受体前受体中受体后胰岛素的双时相分泌•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持续5~10分钟后减弱•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其峰值位于刺激后30分钟左右0204060801000306090Time(mins)第一时相第二时相时间(分钟)血浆胰岛素mU/L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正常人每天约分泌50U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日常活动能量,维持血糖在狭窄范围内波动;占全天的40-50%•餐时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4:0025507516:0020:0024:004:00早餐午餐晚餐血浆胰岛素(µU/ml)12:008:00时间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重点小结•列举人体内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胰岛素分子结构?•胰岛素分子如何降低血糖?•胰岛素双时相分泌模式?•全天胰岛素分为哪两部分,主要作用?•血糖来源与去路?糖尿病流行现状糖尿病在全球快速流行国家/地区2007年国家/地区2011年国家/地区2030年1.印度40.91.中国90.01.中国129.72.中国39.82.印度61.32.印度101.23.美国19.23.美国23.73.美国29.64.俄罗斯9.64.俄罗斯12.64.巴西19.65.德国7.45.巴西12.45.孟加拉国16.86.日本7.06.日本10.76.墨西哥16.47.巴基斯坦6.97.墨西哥10.37.俄罗斯14.18.巴西6.98.孟加拉国8.48.埃及12.49.墨西哥6.19.埃及7.39.印度尼西亚11.810.埃及4.410.印度尼西亚7.310.巴基斯坦11.4IDFweb-site,糖尿病患病人数(20-79岁)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单位:百万中国成人糖尿病最新数据惊人(JAMA.2013,310:948)Ref:NingGuang,etal.JAMA.2013,310(9):948-958.•最新发表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中国糖尿病诊断并治疗现状•中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序言.60.7%未被诊断仅39.3%被诊断糖尿病的诊断及症状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DM(Diabetes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使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进而出现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糖代谢紊乱可致糖尿病发生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不能被利用胰岛素抵抗!糖在血液中堆积!血糖增高!胰岛β细胞破坏/功能缺陷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大部分也有可能不表现任何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典型的“三多一少”视物模糊疲倦皮肤瘙痒不典型的症状饥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序言.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葡萄糖利用,肝糖原分解血糖渗透性利尿蛋白质、脂肪分解合成代偿性摄食多食体重减轻多尿多饮“三多一少”症状发病机制血糖监测的主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两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化合而成,为不可逆反应,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其中以HbAlc为主•由于红细胞在循环中的寿命为120天,故其测定可反映DM患者过去3个月内血糖控制水平,是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HbA1C:正常值4%~6%•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6.5%作为诊断切点•我国HbA1c的资料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国HbA1c测定的标准化程度不够,包括了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所以我国未将HbA1c作为中国糖尿病的常规诊断标准血糖测定(GlucoseExamination)•诊断主要依据,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代表瞬间血糖水平FPG/FBGPPG/PBG血糖空腹血糖:FPG/FBG–反映全天基础血糖水平–正常值:3.6~6.1mmol/L餐后血糖:PPG/PBG–反映进餐后血糖水平–正常值:≤7.8mmol/L糖代谢状态分类糖尿病前期——血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FBG在6.1-7.0mmol/L之间;糖耐量受损(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PBG在7.8--11.1mmol/L之间;IFGIFG+IGTIGT正常7.06.17.811.1DM空腹血糖mmol/lOGTT2小时血糖mmol/l低血糖3.63.6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11.1或空腹血糖(FPG)≥7.0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了解: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ralglucosetolerancetest)•晨7~9时开始,受试者空腹(8~10h)后口服溶于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糖水在5min之内服完•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h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几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需绝对卧床•血标本应尽早送检•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了解:几个常用的血糖监测的字母缩写•SMBG:自我血糖监测•FPG/FBG:空腹血糖值•PPG/PBG:餐后血糖值•HbA1c: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的分型及发病机理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1.1型糖尿病(T1DM):以前称胰岛素依赖型A.免疫介导性B.特发性2.2型糖尿病(T2DM):以前称非胰岛素依赖型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4.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A.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B.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C.胰腺外分泌疾病D.内分泌疾病E.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F.感染G.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H.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糖尿病分型90%5%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城市妊娠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T1DM简述•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向•治疗:胰岛素•蜜月期1型糖尿病的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体型消瘦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如起病迅速明显体重减轻常有酮尿或酮症酸中毒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如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点击T1DM发病机理——胰岛素绝对缺乏病毒感染基因改变自身免疫B细胞损伤和免疫性胰腺炎胰岛素绝对缺乏高血糖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临床特征为起病缓慢、隐匿,大多数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部分病人是在体检时发现•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治疗:口服药、胰岛素T2DM简述了解: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指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外周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降低,脂解作用增强•肝葡萄糖产生及输出增加,在糖负荷时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胰岛素抵抗贯穿于T2DM全过程,由单纯IR→糖耐量减退→T2DM早期、后期环境因素:肥胖、吸烟、药物环境因素:妊娠、内分泌疾病、宫内营养不良、药物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IR)(肌肉、肝脏)B细胞分泌缺陷葡萄糖毒性高血糖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理——胰岛素相对缺乏DeFronzoR.A.etal.,DiabetesCare(1998)在2型糖尿病诊断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足已同时存在糖尿病进程正常代偿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妊娠糖尿病(GDM)•2013WHO《妊娠期新诊断的高血糖诊断标准和分类》将妊娠期间发现的高血糖分为两类: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中初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前已知有糖尿病者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只能用胰岛素治疗(不通过胎盘屏障),哺乳期过后根据分型及胰岛B细胞分泌情况再决定治疗方案•GDM诊断标准:75gOGTT血糖(mmol/L)空腹≥5.1服糖后1h≥10.0服糖后2h≥8.5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疾病和生活压力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腹型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年龄因素分娩过巨大胎儿或GDM的妇女重点小结•OGTT试验?•HbA1c含义及正常值?•糖尿病诊断标准?•IFG、IGT?•“三多一少”症状的发生机制?•糖尿病定义?中国患者总数?•糖尿病分型?•T1DM与T2DM发病机制有何不同?•胰岛素抵抗?•占全部DM人数90%的是?多发于青少年的是?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诱因: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以及急性应激情况时,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产生高酮血症和酮尿症伴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的脱水;•症状:–尿糖阳性,血糖增高(在16.7~33.3mmol/L);–尿酮阳性,血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3mmol/L;–烦渴、多尿、夜尿增多;–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Kussmaul呼吸)。–严重失水,尿量减少,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发病率及死亡率:–易发生于T1DM,发病率1%~5%;发达国家中总体死亡率为5~10%;大于64岁的患者死亡率达20%;年轻人的死亡率为2~4%;急性并发症—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诱因:体内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