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主讲人:王俐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Email:uzz321@163.com1第六章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6.1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原则6.2公共支出的总量分析6.3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6.4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6.5中国的公共支出2公共支出背景随着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增强,公共支出规模迅速膨胀,人们也日益认识到公共支出的重要性。定义公共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法定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公共支出是政府向公民提供产品和服务所必需付出的成本。公共支出是政府政策取向的反映。3公共支出的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1)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配(2)公共部门的成本效益分析2.公平原则(1)横向公平(2)纵向公平3.稳定原则(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持续的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4第六章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6.1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原则6.2公共支出的总量分析6.3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6.4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6.5中国的公共支出5公共支出的总量分析1.公共支出的绝对量公共支出的实际数量,如公共支出总额。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公共财政支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公共财政支出6公共支出的总量分析2.公共支出的相对量公共财政支出占GDP/GNP中的比重公共财政支出的弹性公共边际支出倾向7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百分比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百分公共财政支出弹性100%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额公共财政支出增加额边际公共支出倾向公共支出的增长瓦格纳定律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又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8公共支出的增长瓦格纳定律9公共支出的增长瓦格纳定律的解释/原因:财政收入供应方面国民收入的增长税收征管的强化发行公债的便利条件增加增发不兑现纸币可能性的存在公共支出需求方面市场与市场关系更加复杂,市场缺陷、外部性等需要加强经济干预教育、文化、娱乐、保健、福利等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社会福利的扩大10第六章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6.1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原则6.2公共支出的总量分析6.3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6.4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6.5中国的公共支出11公共支出的类型统计分类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强制性支出和随意性支出(可控性支出和不可控性支出)联邦/中央、州/省、地方政府支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12统计分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等。1314图2011年各项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数据来源于国家财政部网站。需要说明的是,2012年1月份财政收支整理期结束后,上述2011年财政收入、支出数还会有一些变化。节能环保支出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国债付息支出3%医疗卫生支出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住房保障支出4%教育支出16%农林水事务支出1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交通运输支出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科学技术支出4%公共安全支出7%支出目的预防性支出:指政府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使其免受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创造性支出:指政府用于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支出。这种划分,可揭示公共支出的具体用途、目标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所起的作用。15支出的利益范围一般利益支出:指政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实现效益共享的支出,如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司法支出、警察支出等。这类支出具有共同消费或联合受益的特点。特殊利益支出:指只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如教育、公共卫生、企业补贴、社会保障等。按受益范围分析公共支出的构成,可以反映出支出效益的归宿以及实现社会公平的程度,进而可以分析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间的分配关系。16支出的性质(1)强制性支出:指根据现行法律和契约所必须实施的支出。这类支出在法律或契约的有效期内必须按照规定准时如数支付,不得任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削减其数额,如失业救济、债务利息等。根据法律必须进行的支出。(2)随意性支出:指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减的开支。它反映出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公共收入的可能对公共支出进行调整的余地。根据预算年度的需要决定。17政府支出的层次联邦/中央州/省地方政府支出18支出是否有直接补偿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expenditures):也称耗尽性支出或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机构或其他公共机构为了履行其各种职责对经常性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行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各种物品、工程或劳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transferexpenditures):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单方面、无偿地转移给居民或非居民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公债利息、失业救济、抚恤金等方面的支出。19消耗性支出公共消费支出是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的总称,主要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教育支出、文化支出、科学研究支出以及卫生保健支出等内容。公共投资支出主要是政府用于道路、桥梁、港口、码头、农业等基础设施或行业的支出。这类支出集中于私人投资表现出市场失灵的领域,就其范围来讲主要包括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风险投资以及农业等方面。20消耗性支出公共消费支出国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政府教育资金的配置方式(P153)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公共保健支出必要性公共投资支出意义21转移性支出22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险:养老、医疗、伤残、失业保险等。社会救济: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提供的物质帮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对盲聋残哑和鳏寡孤独等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物质帮助。地区间的福利转移:由于各地区天然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方式用于对贫苦落后地区进行援助,帮助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综合平衡发展方面的支出。财政补贴: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和税前还贷。消耗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的影响公共支出按经济性质作如上划分,便于分析与研究财政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经济动态追踪,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消耗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供求关系,其规模的伸缩反映着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量,因而对社会生产与就业状况也产生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影响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最终分配使用结构。转移支出比重的大小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23消耗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社会总的需求由私人消费需求、私人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耗性需求构成。而政府支出对这三种需求都会产生影响。私人消费需求:政府雇员、军事人员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私人投资需求:政府的大量订货,促进私人投资。政府的消耗性需求:本身就是总需求的一部分。消耗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厂商利润率提高-增加生产-需要的资本品和劳动力增多-资本品厂商扩大生产;同时消费品厂商扩大生产。所以,消耗性支出的增加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导致一系列厂商的生产有较为普遍的增长。因此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形成经济繁荣。反之,会造成经济衰退。消耗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当政府消耗性支出结构变动时:减少某种物品的购置-该物品的生产厂商获得的利润和对各种生产要素支付的报酬减少-转移到政府增加购买的物品的生产厂商手里-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消耗性支出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当政府消耗性支出总额发生变动时:为政府提供物品和劳务的各厂商和部门收益额随之增加。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如果是个人或家庭:转移性支出转化成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形成私人消费需求。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如果是厂商:转移性支出转化成厂商个人可支配收入-一部分形成投资支出,增加私人投资需求-另一部分通过资本和劳动力报酬的途径转化为个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私人消费需求。因此,转移性支出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私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从而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转移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如果是居民个人:对生产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增加个人购买力,增加对大众消费品的需求,促进大众消费品及原料的生产。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如果是厂商:对生产的影响是直接的。给补贴主要是保障其利润,鼓励厂商对某产品如风险较大行业的投资或使亏损厂商得以维持原有生产规模,防止生产萎缩。转移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就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来说:实质上是在已经完成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配。转移性支出的资金来源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各种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转移支出的对象主要限于地收入的居民。于是,通过转移性支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会发生有利于享受补贴居民的变化。就以厂商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来说:资金来源是政府税收,而税收又是政府取自纳税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收入。通过转移性支出,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会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人手中,从而导致纳税人和享受补贴的厂商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的相应变化。转移性支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食品补贴的经济影响:食品券补贴可以有效地增加受领者的食品消费量。食品券补贴可以有效地提高受领者所获得的效用水平。货币形式较之食品券形式的食品补贴,一般来说,在增加受领者食品消费量上效应小,在增加受领者效用水平上效应大。食品补贴的发放,无论是以食品券形式还是以货币形式,其作用范围都不仅仅限于食品,而会扩展到其它物品第六章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6.1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原则6.2公共支出的总量分析6.3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6.4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6.5中国的公共支出3132宏观角度分析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使用“机会成本分析法”。微观角度分析某一项目或方案的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七)公共支出的效益分析33成本-效益分析就是把预算资金的使用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或成本。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先采用的次序。公共项目评价效益分析:效益(benefit)费用(cost)社会贴现率34防洪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项目效益B成本CB-CB/C(B-C)/C次序ABCDEFG40000195001200012500450001250027000200001500010000500030000125003000020000450020007500150000-30002.01.31.22.51.51.00.91.00.30.21.50.50-0.12451367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第一步: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收益和成本第二步: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单位成本收益或单位成本净收益第三步: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的优劣次序第四步:选择方案或项目35成本—效益分析的作用与局限性1、作用:(1)有利于纠正那些只顾需要,不管成本如何的倾向(2)有利于纠正那些只考虑成本,不管效益如何的倾向2、局限性:适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效益主要是经济性质的、有形的、并且可以测量的公共支出项目,例如,防洪、电力生产、邮政、一些运输和娱乐设施的建设。不适用于非经济性质的项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