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定白沟新城第一中学姚永成厚德为师,博学为范————我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教育部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以上是合格教师的标准,也是做最好老师的标准。我任教已经将近二十年,教过的学生也有近两千人,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越来越趋向于两个词:厚德,博学。具体来说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心理的把握、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动等等,但总体来说,最重要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厚德为师,博学为范,其他方面都可以看作是这句话的子项。厚德为师,身正为范。从某个角度来说,一切厚德之人都可以称之为老师。“感动中国”人物白芳礼、丛飞,“一诺千金”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全体,“让九州动容”人物林秀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些人不是老师,也可能没有渊博的学识,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知道他们事迹的人无不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见贤思齐,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是指引人们道德品行方向的老师。教育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从专业角度来说,在教师的各项技能中,师德的作用至关重要。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中占有非常重要和崇高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人格的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到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到作用。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焦虑是道德滑坡,行为失范。这种情形下,作为影响千千万万人道德行为的教师,其加强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2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德如此重要,但也并不因此让人望而却步、难以企及。师德是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一种职业道德素养。如果一个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诚信友爱、积极向上、知荣明耻,这个人就具备了为人师表的基础。而如果一名在职教师刻薄寡恩、见利忘义、消极堕落,那么,他在教师职业的道路上也不会走很远。师德离不开日常生活的修养,同时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提高的。提高的途径,笔者认为不外“知”与“行”两步,以知促行,知行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步,要“勤知”。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是努力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思想道德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了使自身修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需要不断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起码要非常明确哪些应该多做或做好,哪些应该少做或不做。而这些,在各种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时刻在规定范围内做的更好,那就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师德修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二是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要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要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三是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3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深刻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不足,克服缺点,完善自我。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时刻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第二步,要“善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反思理论的指导作用,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从教师职业而言,师爱是不同于其他道德情操的、最富有独特性的师德。师爱是母爱的扩张,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厚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爱就没有真教育。要学会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怀、宽容。教育的根、源、魂,就是师爱,教师灿烂的笑容就是课堂明媚的阳光。老师把学生当作天使,老师就生活在天堂;老师把学生当做魔鬼,老师就生活在地狱;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米开朗琪罗说过:在每一块石头或大理石里面都蕴藏着一尊美丽的雕像。一个人仅仅需要把那多余的部分剔除就能展现出内在的艺术品。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灵之声,倾听是最大的一笔感情投资,要专心、认真、询问、对话、交流,不要听而不闻、敷衍了事,花时间倾听会创造奇迹。博学为师,学高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厚养德行是解决传道的问题,而渊博学识是解决授业、解惑的问题。以前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则改为“要4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是自来水”,意思是教师的学识要源源不断,要终身学习,以学为伴。不读书看报学习,一些老师的通病。老师批学生作文不好,自己会写文章么,老师给学生开书单,自己读书么。上海北京统计约一半教师日读书不足半小时。有时间看电视上网购物逛街,有的只读热播电视剧的原本小说、时尚杂志,骨子里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是因为教育压力,是个人习惯。即使教师减负,还有大批人不读书。一个人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书了,没有接触经典,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他应该知道自己已经堕落了。读书,是对人的生命直接加以滋养,与饮食滋养肉体,其效益大小,天壤悬隔。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生活方式、内在需求和最大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爱读书才可能成为好老师,不读书一定不是好老师,爱读书的老师再差差不到哪里,不读书的老师再好好不到哪里。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是学生中的学生,继续在这条不间断学习的过程里奔跑。要带着任务去读,怀着使命去学,以教律读,为教而学。如不是为教而学,读书就会粗心马虎,不求甚解,如果想到当下所学就是来日所教,经眼的文字就不会有一处不留意、一处不推敲。对人讲解自己听过、学过的东西是最好的学习。正如昆体良所说,教授你学到的东西,是最快的途径。读什么样的书,读经典。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说:“不要买那只读一遍不能使人重读的书。”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超越时代的、个体的认知,进一步认识、感悟世界,进一步加深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什么是经典?南非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5切做了最好的注解: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我国当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走上工作岗位后,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摘抄的古今中外优秀诗篇,有厚厚几本。晚上就有计划地阅读鲁迅茅盾等名家的作品。另外,莎士比亚,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也是那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的。大量阅读名著,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文学水平和教学水平。”李老师的话发人深省,一名老师经常阅读经典,与经典为伴,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有可能是几代人。不但是文学名著,历史的、哲学的、音乐的、科技的……经典都应有所涉猎。做教师,应做一个全能的、博学的学者型教师。怎样读书?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胡锦涛)静为躁君,“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管子)。不要带有功利之心,“板凳要做十年冷”(尤比契夫),精慢咀嚼,背书抄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还要注意学习语言。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把书本知识、教学信息、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可见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语言表达最首要的一点,文从字顺,无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学术语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深为浅。蔡元培先生认为,鲁迅的文学天才在于用字的正确。用字正确是文学语言的极致,学术语言的佳境。教师还要善于研究。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进步,要有教育成效,就必须边教边学,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时常研究学问,时常找到新理,才能教诲丰富,才能学生得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做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名教书匠,更要追求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并不是指专门搞研究的教师,而是指能够将培训和自己的教育6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能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做指导进行深入研究,将教、训、研结合起来的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充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养水平。注重道德修养,追求广博学识,这是我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也是毕生努力的方向。我也由衷地希望,厚德、博学成为每名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