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一、前言中西文化的異同是二十世紀以降中國知識分子所關心的課題,探討這個課題的論著如雨後春筍,指不勝屈。中西文化異同的比較,可以從各種角度切入觀察,其中一個頗有啟發性的角度就是從思維方式入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活潑空靈,不拘一格,其較為常見者有(1)以已知之事物推論未知之事物的「類比思維」(analogicalthinking),(2)將兩種具有同質性的事物或現象聯繫在一起思考的「聯繫性思維」(co-relativethinking),(3)從具體事物出發進行思考活動的「具體性思維」(concretethinking)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很能體顯中國文化的特質,因此,這個課題引起學者極大的興趣。1本文寫作的主旨,在於針對「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並就其在二十一世紀之意義提出新1關於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最全面的分析仍推日本前輩學者中村元。參看中村元:《東洋人の思維方式》(東京:株式會社春秋社,1988年),第4卷《シナ人の思維方法》。此書有簡編之英譯本:HajimeNakamura,editedbyPhilipP.Wiener,WaysofThinkingofEasternPeople:India,China,Tibet,Japan(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64),Chap.17,pp.196-203.314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的看法。第二節分析在中國人的思想傳統中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聯繫性思維方式」及其內涵;第三節則分析這種思維方式的三種表現;第四節探討這種思維方式所導引出來的自然觀、人性論、人生觀、政治思想等相關價值。本文第五節及第六節則扣緊現代社會的兩種重要價值觀:民主與人權,分析傳統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在現代社會中的新意義。本文第七節則扣緊本文主題,提出結論性的看法。二、傳統中國的「聯繫性思維方式」及其內涵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綿延發展中製造了德澤豐厚的思想遺產,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而且對現代最有啟示意義的,(1)首推「聯繫性思維方式」。(1:1)這種思維方式在諸多兩極之間建構相互溝通或交互滲透之關係,(1:2)古代儒道兩家思想是這種思維方式的源頭,而且可以互為補充。(2)這種思維方式貫通古代中國的宇宙論與心性論,構成完整的系統。我們接著闡釋這兩項論點。(1)所謂「聯繫性思維方式」,是具有中國文化的特殊性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是將個人、世界、宇宙的諸多部分之間,建構緊密的聯繫性關係的一種思維方式。(1:1)這種所謂「聯繫性思維方式」基本上認為在宇宙間的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部分與全體之間是一種有機的而不是機械的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整個宇宙各個部門或部分互相滲透、交互影響,並且互為因果。這種「聯繫性思維方式」在中國古代的儒家與道家思想傳統中固然以深切著明的方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315式呈現出來,但是在中國佛教的緣起觀中也相當明確的表現聯繫性思維方式。關於傳統中國的「聯繫性思維方式」,前輩學人如李約瑟(JosephNeedham)2、史華慈(BenjaminI.Schwartz)3均略有觸及,但內容極其精簡,有待我們進一步分疏。這種所謂「聯繫性思維方式」,建立在三項命題之上:(a)宇宙間的事物都具有「同質性」(Homogeneity),因此可以互相感應或類推。(b)宇宙中的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c)部分與全體之間均是有機而互相滲透交互影響的關係。(1:1a)傳統中國文化與思想認為宇宙之諸多事物均有某種「同質性」,這種想法在傳統經典中屢見不鮮。《周易‧繫辭下》說:4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一段文字假設宇宙萬物在表象的差異之下,都潛藏著共同的質素或運作「文法」(grammar)(所謂「德」或「情」),有待人類加以解讀並表而出之。由於宇宙萬物皆存有這種共同質素或運作的「文法」,所以諸多存在或現象之間均有其可類比性。《逸周書‧時訓篇》從自2JosephNeedham,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Vol.2:HistoryofScientific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56),p.281.3BenjaminI.Schwartz,TheWorldofThoughtinAncientChina(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5),p.350.4高亨:《周易大傳今註》(濟南:齊魯書社,1979年),卷5,頁558-559。316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然界的現象如「風不解凍」、「蟄蟲不振」、「魚不上冰」,推論人文現象如「號令不行」、「陰氣奸陽」、「甲冑私藏」的出現。5董仲舒(約179-104B.C.)《春秋繁露‧四時之副》認為「慶賞罰行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也」,凡此種種說法,都顯示古代中國人深信:宇宙萬物與現象有其同質性,故有其可類比性。(1:1b)由於古代中國人深信宇宙萬物有其「同質性」,所以他們也多認為宇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有機體。在這個有機體內的部分與部分之間,存有互相滲透的關係。舉例言之,《周易‧繫辭上》第一章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將宇宙萬物以「乾」「坤」兩大範疇加以分類,而且萬物依「八卦」而通其德,類其情,《周易‧說卦傳》第十一章並進一步將這兩大範疇進行細部分類說:「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但是《易傳》作者指出:宇宙中紛紜的現象之變化,都因「剛柔相摩,八卦相盪」而交互影響,一如銅山東崩而洛鐘西應。(1:1c)不僅宇宙中之部分與部分互相感應交互影響,而5《汲冢周書》(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卷6,〈時訓解〉第52,頁336。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317且部分與全體之間也有類似的關係。《孟子‧盡心上‧1》說:「萬物皆備於我」,這句話的涵義固然是就人的道德修養而言,但是,這句話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作為宇宙的「部分」的「我」,與作為「全體」的「萬物」有其共同的本質,因此,就一方面觀之,從「我」(部分)就可以掌握「萬物」(全體)的本質;另一方面,則「萬物」(全體)的特徵也顯現在「我」(部分)之中。於是,部分與全體就構成交互感應的關係。所以,宇宙中的部分與全體之間,是一種往返交互詮釋的循環過程,《道德經》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雖是指子母相承不絕,周行不殆之意,但是卻也可以從部分與全體的循環這個角度加以理解而獲得新意。總之,這種「聯繫性思維方式」將宇宙理解為一個大的系統,系統內的各個部分交互作用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1:2)以上所說的這種「聯繫性思維方式」之遠源,可能與古代中國文明之「整體性的宇宙形成論」6有關係,而在古代儒道兩家思想中將這種思維方式一再呈現,皆表現而為一種「整體思維」的觀點。中國的「聯繫性思維方式」將宇宙理解為一個各個部分交互作用的有機體。舉例言之,《易經》對宇宙事象的分類始於乾坤二卦,逐漸展開而氛圍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之間以一種循環6張光直認為中國古代文明最令人注目的特徵,是從意識型態上說來它是在一個整體性的宇宙形成論的框架裡面創造出來的。參考張光直:〈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收入氏著:《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第2集,頁131-143。318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運動、交互轉化的方式而構成大的整體循環系統。在這個整體循環系統中,「部分」的特質呈現在其他的「部分」之中,而「全體」中也包含各個「部分」的特徵。誠如劉長林所說,《易經》六十四卦所表現出的全息思想,在中國古代學術中並不是孤立的現象。這種宇宙一體或天人合一的理論認為,人是一個小宇宙,每一個人都帶有全宇宙的信息。中國古代的宇宙論、生物學、醫學、社會學、政治理論,都認為事物的部分涵納著關於整體的全部信息,通過觀察局部,完全能夠把握整體。7中國文化中這種「整體思維」的傾向,在道家思想中表現得頗為清楚。老莊基本上認為宇宙萬物都源於一個終極之因,舉例言之,《道德經》作者認為宇宙萬物皆生於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42章),因此,宇宙的一切存在都可歸因於這種作為最終之因的「道」,《道德經》三十九章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古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可作如此解。莊子(約399?-295?B.C.)則將這種最終之因稱之為「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莊子‧知北遊》)在這種認為宇宙始於終極之因的前提下,道家認為宇宙萬物因7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透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頁72。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319為分享共同的質素,所以具有共同的、可以互相轉化的性質。張亨(1931-)先生就指出,《莊子》書中「化」字共出現81次,義蘊至為豐富,但基本上是指一種「有」可以變化成另一種「有」。8這種思想建立在以「聯繫性思維方式」為基礎的「整體思維」之上,將宇宙視為一個整體。所以,《莊子》書中的「知」字出現約539次,基本上對知識都採取否定態度,莊子認為知識對生命造成傷害,破壞生命的完整。9凡此種種都可以顯示道家思想中的確具有「聯繫性思維方式」的傾向。除了道家之外,儒家諸子思想中也展現強烈的「聯繫性思維方式」。我在上文中已說明,中國的「聯繫性思維方式」將宇宙視為一個各部分之間及部分與整體之間互有聯繫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中國思想傳統中的「整體論」思想,實植根於這種「聯繫性思維方式」。林毓生的研究已指出,傳統中國的整體論思想,對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之全盤性的反傳統思想造成深刻的影響。10我想在這裡進一步指出:傳統中國的整體論思想與儒家(尤其是孟子)心學傳統也有深刻關係。在孟子(約371?-289?B.C.)思想中,「心」作為一8張亨:〈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道家思想溯源〉,收入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年),頁101-149,尤其是頁111-112。9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頁114。10林毓生:〈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收入氏著:《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頁139-196,尤其是頁150,並參看Yü-shengLin,TheCrisisofChineseConsciousness:RadicalAntitraditionalismintheMayFourthEra(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79),此書有中譯本,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320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個價值意識的創發者這項事實,不因人因地而改變,具有普遍必然性。在《孟子‧告子上‧15》孟子與公都子的對話中,孟子認為作為「大體」的「心」具有「思」的能力,而作為「小體」的「耳目之官」則欠缺「思」的能力。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