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文化语音学一、语音与文化如果我们把视线从传统的语音的自然属性(物理、生理属性)移向语音的社会属性、心理属性,就会发现一系列不同于现在语音学研究的现象。不同的语音对不同的社区的人们往往有不同的感受。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语言感情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也许是因为他生下来就孕育在其中并时刻在使用这种媒介,使他觉得分不开,而且最能表达他自己。这是一种心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我在这里称之为语言感情的东西,是有物质基础的,是从千百年世世代代共同生活而又共同使用同一种交际工具因而形成的。这不是生理现象,而是社会、心理现象。可以断言,尽管普通话——公用语——被推广得极有成效(毫无疑问这是完全必须的),上海人在外地见面、广东人在外地见面,还是宁愿说他的沪方言或粤方言。这不能归结为地方主义,这是一种不可用暴力禁压的社会习惯。禁压一种语言,甚至禁用一种方言,是完全无效的,而且会招引很大的反感,导致激烈的社会矛盾。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未改鬓毛衰。阴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声声慢》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言语音声的洪亮高扬与幽细低抑→好:hao-hQ-:北方人和苏州人。就汉字而言,方言区中人们对汉字的不同读音(方音)与文化现象也有一定关系。二方音与文化1、汉语方言的历史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早在《左传》《孟子》里,已有齐语、楚语之分。优势文化、优势方言瞧不起地方方言,主要表现在对语音的歧视上。孔子→南蛮鴃舌;现代广东话→鸟语。汉代扬雄的《方言》把西汉时期的方言划为13个。当今大致可以分为七大区: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方言点-方言小片-土语群-土语有时同一方言点内往往还有差别、如丹阳方言处于吴语和江淮官话交界处、十分复杂、当地人称“四门十八腔”,俗言“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汉语方言纵然十分复杂多样,作为汉语变体的各种方言,还是有着不少共同点。它们之间最大的特征是共用一套汉字符号系统,有一批共同的词汇单位,有大致统一的语法结构和有着整套关系密切的音系。2方言研究的作用。1)保护祖国文化遗产语言是人类文明历史、人口变迁的活化石。从中可看到人口迁移、民族文化交流、古代政治经济地理等演变痕迹。金坛话百年变迁:太平天国戴王:铁打金坛、纸飘丹阳、风吹溧水。Ⅰ、语音:苏州新派舌尖前后不分。Ⅱ、词汇:南京老派:手勒儿→手帕;捋绳儿→窗帘;孟浪→冒失。扬州老派:太太、爹爹、姆妈;新派:奶奶、爸爸、妈妈。潮州话:走路→行路、吃饭没有→食未。张家港:釜冠→锅盖。Ⅲ、语法:武汉方言老派:吃得饭成;打得老虎死。如皋:你打不我过。方言对研究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历史变迁有重要价值。2)对推普工作的作用研究方言和推普不矛盾联系方言特点、事半而功倍南京→这是难的、蓝的◎水缸里的水流了出来湖南→h/f:来糊我的粉红活佛龛、会糊我的粉红活佛龛、不要乱糊胡糊糊坏了我的粉红活佛龛。3)对学习外语的作用吴语、江淮话中入声→日语促音;吴语中的全浊辅音→英语、日语全浊辅音。◎反例→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雪堂雪堂(sitdown)请侬坐、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爷要发茶(father)娘卖茶(mother)→洋泾浜英语。4)研究汉民族发展史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方言好似地方文化的镜子。方言和人文地理、交通地理、历史移民、民俗民风、中外文化交流、栽培植物发展史都有密切关系。从淮南越长江(吴越)经浙南(瓯越)到闽地,上古都是东南百越的范围。属汉藏语系的壮侗/侗台/黔台语族,与今东南亚语言如泰语等同源。中原南迁居民对东南越语的影响由北向南依次减弱:江淮全覆盖、江南深融合、浙北浅融合、浙南深渗透、闽地浅渗透。闽语不是从作为汉语方言的古吴语中分化出来、而是中原汉语对百越语言汉语化程度较低的结果。吴语和闽语的底层来源都是百越。旁证之一:骨髓配对台湾的骨髓库对南方患者配对的成功率比北方患者高出数倍,对白人、黑人几乎为零。旁证之二汉刘向《说苑》中的《越人歌》-记音。梁启超:翻译史上的第一部杰作滥兮忭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差被好兮不訾之诟耻,心口怀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林,心悦君兮君不知。用楚语翻译,多出了22个字。夜晚哎、欢乐相会的夜晚,我好害羞,我善摇船,摇船渡越、摇船悠悠啊,高兴喜欢!鄙陋的我啊、王子殿下竟高兴结识,隐藏心里在不断思恋哪!郑张尚芳——把汉字依古音用侗台语里文字形式较古的泰文为主进行译解。玉米在各地方言中的称呼:玉麦(南宁)、包谷(武汉)、包芦(南京)、六谷(宁波)、棒子(济南)、黍麦(温州)、玉蜀黍(洛阳)、玉芦书(扬州)、包粟(黎川)、珍珠米(上海、丹阳)、粟米(东莞)、御麦(苏州),异称多说明原产地很可能不在中国。厦门称为番麦。结合资料可知原产南美洲,明代传入我国,始称御麦。明朝田艺蘅《留青日记》记为御麦御、玉在北方话同音,后来写作玉。5)有助于对语言和文学作品的理解Ⅰ、作品:《红楼梦》史湘云行酒令,拿丫头们开玩笑: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讨桂花油?南方人不可笑:A?o。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41回)刘、牛谐音为江淮官话。《红楼梦》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命其词曰《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蒙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下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共20句“速、绿、烛”;“力、急、泣”扬州同韵。林黛玉原籍苏州、在扬州长大。曹雪芹谙熟扬州话。Ⅱ、语言:瘪三。清末、吸鸦片沦为乞丐、偷儿、瘦、缩颈耸肩,三根筋挑着一个头,头肩山立、肩窝凹陷,像个搁笔的笔架,笔架也称“笔山”、文人以笔山嘲烟鬼。笔山与瘪三在上海话中同音,前者太雅、于是讹写成瘪三。西崽。鲁迅杂文称洋奴为“西崽相”,《汉语大词典》“亦作西仔。旧时指在洋行或西式餐馆等行业中服杂役的中国人,限于男性、带有鄙视的意思。”语源boy,音译为仆欧、仆役,boy这一行当、又可译为“侍者”,“侍者”在粤语中读如“西崽”。于是一些正直文人如吴趼人、陈天华、鲁迅笔下,“西崽”的写法就带上了特殊的讽刺意味。6)其它作用方言区各大城市方言频率的统计,对于设计现代化通讯线路、提高通讯效率可以提供必要的有关语音频率的数据。公安系统根据方言的特点、可以帮助识别罪犯、提高破案率。地方戏曲的欣赏等。3现代汉语7大方言区简介1)北方方言区夏商开始倾向于建立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统一的政治实体。春秋时孔子称民族共同语为“雅言”。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汉朝杨雄称为通语北宋人沈括第一次提出“北人音”概念1153年金定都北京(元大都)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余尝于天下都会之所、闻人间通济之言……四海同音、上自缙绅论治道、及国语翻译,国学都授、言语,下至讼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明朝张位称为“官话”(《问奇集》:江南都患齿音不清、然此亦官话中乡音耳。民国时统称为“国语”。建国之初称为“标准语”。1955年10月,定为“普通话”。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少数民族除外)、西南。北方话语音之所以变得较简单,跟历史上外族的多次大融合有关。汉人中70%使用北方方言。2)吴方言过去以苏州话、现在以上海话为代表。占汉族人口的8.4%,近9000万人。现在的苏南、上海、浙北地区。辛弃疾.山东历城人。清平乐·村居:茅檐底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狡猾),溪头卧剥莲蓬。*气管炎-妻管严日语中汉音、吴音、唐音、宋音◎汉音→唐代标准发音(《切韵》、《唐韵》、守温36字母,诗歌韵文:行コゥ)。吴音→最古、从南方中国传入(行:ギョウ,佛教用语多用吴音,也称和音)。唐音→宋元明清中国音总称,主要是江南发音(行灯ァンドン)。宋音→入宋僧(唐末至元初、属唐音)。3)闽方言区4.2%。福州(闽北)、厦门话(闽南)。《三山志》: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入闽者八族。(晋移民)南明永历15年郑成功率大批闽南人入台。1907年的《日台大辞典》:台湾讲汉语284万人、讲闽南话230万人,合计81%(现在2000多万人口)。4)粤方言区5%。百越、百粤,秦始皇派赵佗率50万大军谪戍,南宋末年大量皇室入粤。rose红酒→蜜桃红→美酡露→未妥。5)客家方言区4%。相对于土著而言。东晋永嘉之乱、唐末至宋、蒙古南下,三次从河南、安徽南部的汉人迁入今广东、福建、江西交界地带(184个县)。广东梅县为纯客县。海外对客家文化研究较多。回廊式建筑。6)湘语区5%。古为楚语。今剩湖南湘资沅流域的35个县。有顶音。7)赣语区2.4%。今江西、湖南一部,形成于宋。与客家不同的是、由南迁汉人的语言和土著语言相互渗透而成。三谐音与文化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于音同或音近的语音特点来表达意思、从而造成一种特殊效果的各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跟该语言的语音结构固然有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还跟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相联系,弄清楚汉语谐音和汉民族文化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汉语交际语言,还可寻觅出词语的文化渊源,从中窥探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适十狮适市、氏恃矢势、使十狮逝世。氏适石室食狮、石室湿、氏拭石室、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漪姨——漪姨倚椅,悒悒,疑异疫,宜诣医。医以宜以蚁胰医姨。医以亿弋弋蚁。亿蚁殪,蚁胰溢。医以亿蚁溢胰医姨,姨疫以医。姨怡怡,以夷衣贻医。医衣夷衣,亦怡怡。噫!医以蚁胰医姨疫,亦异矣;姨以夷衣贻医,亦益异矣!1言谈中的谐音:跳舞-跳六2诙谐语中的谐音:君子好逑(配偶)(球)3民风、民俗及绘画中的谐音:荸荠/毕齐4地名、姓名中的谐音:地名求雅训→北京:狗尾巴-高义伯、大墙缝-大翔凤、干鱼-甘雨、哑巴-雅宝、母猪-墨竹。→舟山群岛:菜齐-彩旗岛。前苏联大使罗高寿、瑞典汉学家高本汉。5音译外来词中的谐音:音义皆译→酷cool[ku:l](凉、镇静)-无限扩大(从众心理)。6跟汉语方言有关的谐音:上海话:沙发(sofa)→加拿大(Canada[ka])→马大嫂(买、汰、烧)广州话的确靓(漂亮、好)Decron模仿成“的确良/凉”→cookie[kuki](小甜饼)译为“曲奇”。7诗歌、歇后语中的谐音:冻豆腐-难办(拌);猪头三(缺牲)。8误听中的谐音:不同文化背景:作协-做鞋。9避忌语中的谐音:船夫忌言沉、子→(筷儿);北方人忌蛋→鸡子儿、摊黄菜、木犀汤、木犀肉;广州忌说折(蚀)→猪利、牛利;忌说干→猪肝(润)、担竿(润);忌说散→雨伞(雨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