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科技史殿堂-第三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校公选课2013年3月走进中国科技史殿堂第三讲一、概说二、冶铁技术三、农业和水利四、机械和物理五、其他自然知识主要内容概说:文明之路随着西周王室的衰亡和诸侯势力的崛起,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中国文明的第一次大繁荣。春秋时期,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发明了铸铁技术。由七雄之一的齐国编纂的《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大规模的水利兴修,显示了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楚国的芍陂、吴国的邗沟、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百家争鸣:专攻手工业技术的墨家、研究农业技术和探讨自然哲学的阴阳家、探索逻辑学的名家。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地理和医药文献也都成书于这个年代。超级链接:春秋战国时代一.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共传25王,前后经历了515年。二.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三.春秋战国时代跨越的年代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已经从原始的定性描述向着定量化的目标前进。数学的十进位值制和筹算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至战国末期,医学已经从春秋中期比较原始的理论形态发展到比较完整的《内经》理论体系。超级链接:春秋战国时代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可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虚名,再没有控制诸侯的力量,由此历史也开始了一个列国纷争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back中国最早的天文、地理和医学文献天文方面:《甘石星经》物候学方面:《夏小正》地学方面:《山海经》、《禹贡》医学方面:《黄帝内经》已被证明最迟成书于这个时代。算术:中国珠算鼻祖——筹算技术最迟在这个时期已出现。铁器时代的开端:冶金技术春秋战国时代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莫过于制铁技术的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铁器时代的开端,先进的铸铁技术是中国铁器时代明显区别于西方的最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也臻于极致。当时不但能够铸造出纹饰和器形极尽复杂的作品,而且根据不同的用途发展出了6种不同的青铜合金配方,即所谓“六齐之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技术仍然在继续发展。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器薄形巧、纹饰纤细二清晰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也从较为单一的范铸转变为使用浑铸、分铸、锡焊、铜焊等多种工艺。莲鹤方壶(春秋中期)大型曾侯乙墓编钟、铜尊盘(战国早期)战国青铜剑(干将、莫邪)莲鹤方壶青铜器,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现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通高126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张口咋舌,更托青铜器的威严之感。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曾侯乙墓铜尊盘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尊颈部和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说明是曾侯乙生前用器。曾侯乙墓铜尊盘该墓属公元前433年或稍后,因此两器的时代为战国早期。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尊与盘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玲珑剔透,精巧华丽。其铸造上的高度技巧,有着鬼斧神工之妙。尊盘通体用陶范浑铸而成,尊足等附件为另行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与尊体焊在一起。尊颈附饰是由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样构成,属于熔模铸件。由此可知,早在公元前5世纪,失蜡铸造法在中国已有很高的技艺。曾侯乙墓编钟共64件,其中钮钟19件,甬钟45件。此外另有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制镈钟一件。最大一件甬钟通高154.4厘米,重203.6公斤。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排,分别悬挂在钟架上。钟架为铜木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呈曲尺形。钮钟全部悬挂在上层,甬钟挂在中、下层,镈钟挂在下层右面甬钟中间。木质梁架上满饰黑漆彩绘花纹,两端都套有浮雕和透雕的青铜套,起着装饰和加固的作用。钟架十分坚固,承受重达2500余公斤的全套编钟,历时2000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中国古代的铸铁技术铸铁是中国人对铁器时代的独特贡献。和西方相比,中国的铁器时代迟到了三四百年,但使用铸铁技术却比西方早2000多年。在中国,铸铁技术与块冶炼技术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中国冶铁技术的这一独特发展路径令中外冶金史专家百思不得其解。江苏六合程桥吴墓中曾出土了同属于春秋晚期的快炼铁制品和铸铁制品。现代所知的早期铸铁器件如江苏六合铁丸、湖南长沙铁、铁鼎等,其年代都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这与《左转》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的记载是相符合的。超级链接:块炼铁和铸铁人类最早使用的铁器是由陨石带到地球上来的天然陨铁制造的。在西方,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已出现了块炼铁,即将铁矿石放在炭火中反复加热和捶打,将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制成块状铁。在古代欧洲,利用块炼铁技术,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熟铁,并且能够通过对熟铁的再加工得到质量很高的钢材。铸铁是将铁矿石和焦炭(在古代一度曾用木炭)一起放进熔炉里煅烧,让炉温提高到铁的熔点以上。这时,矿石中的铁会被还原成液态的铁水。人们再将铁水引出,铸成铁锭或直接铸成所需的器形。铸铁的优势是省工省力,便于大规模生产。在西方,直到18、19世纪,才出现铸铁技术。超级链接:块炼铁和铸铁战国铸铁范用泥范和陶范铸造金属器具的工艺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泥范和陶范一般只能使用一次。铸铁技术出现以后,可以多次使用的铸铁范代替了陶范和泥范,逐渐成为主流。考古学家曾在河北兴隆的燕国遗址中发现了成批的铸铁范,说明铁范铸造工艺在战国晚期已相当成熟。同时,这些铁范本身也是质量很高的铸铁制品。春秋铜柄铁剑1957年甘肃省灵台县景家庄出土。此剑柄镡相连,皆用青铜铸成,两面有对称纹饰,柄中部有长形镂孔4个,柄长85厘米,镡长4厘米,厚0.4厘米。剑叶铁质,残长9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焊接于铜镡上。铁剑叶全部锈蚀,从铁锈上可以清楚看出用丝织物包裹的痕迹。这是中国迄今发掘出土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证明至迟在春秋早期,中国已经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春秋战国冶铁技术大事记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去世)墓中出土了十多件铁制农具,铁质精良。说明当时秦国的冶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公元前514-前496年,吴王阖闾时,吴国工匠已能用“铁精”铸成利刃。大约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春秋晚期),铸铁器物已有较为广泛的使用。这一时期的铸铁器物在各地多有出土。春秋战国冶铁技术大事记公元前4世纪,河北兴隆燕国铸铁遗址出土大量铸铁范和形制相同的锄、斧等铸铁制品,说明当时已批量生产铸铁器。公元前311-前279年,战国燕昭王在位期间,已出现淬火处理的钢制兵器。战国早期出现的生铁柔化技术是冶铁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进步。考古证据表明,当时已可以通过不同的退火处理方式生产具有不同机械性能的白心韧性铸铁和黑心韧性铸铁,并用于不同工具的制造。生铁柔化生铁的优点是硬度高,耐磨损。但韧性较差,性脆易折,容易断裂。只适宜制作对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的农具和工具。为了增加生铁的韧性,就要对生铁进行一些加工,称为“柔化”。在高温下将铸铁件长时间进行加热,使其化合碳发生变化,就可以改变它的材质和性能。生铁柔化按照热处理条件的不同,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又可以分为两种工艺:一种是在氧化环境下对铸铁件进行高温退火,使生铁脱碳,由此得到的韧性铸铁断口呈白色,故称白心韧性铸铁;另一种是在中性或弱氧化气氛下,对铸铁件进行长时间高温退火处理,这时,生铁中的碳不会流失,但是会析出碳单质,夹杂在生铁组织中。由此得到的铸铁断口呈灰黑色,故名黑心韧性铸铁。白心韧性铸铁性能略差,黑心韧性铸铁被广泛使用于弹簧支架、阀门、扳手等器件的制造。农业和水利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井田制逐渐破坏,而后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与之相适应,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地理,农业的精耕细作传统在此时逐步形成。铁质农具的推广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轮作制度铁犁铧随着冶铁技术的成熟,到战国时期,铁质农具逐渐得到普及。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农具中,铁质农具已占85%以上,说明铁农具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已取得主导地位。《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和理论战国时期,作为新生产关系的体现者地主阶级,认识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出了“上(尚)农”的理论,推行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崇本抑末”政策。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约公元前290-前235年)率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论文。《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专讲农业的。这四篇虽不是独立的专门农书,但是它们联成一个体系,已经是一套完整的论文。其中已经提到根据土壤结构和墒情安排耕地的先后次序和耕地深度、合理密植、轮作制度等重要的农学原则。(“盖先秦农家言之精华也。”)《吕氏春秋》的农学思想和理论《上农》篇中提出了重农理论。《任地》、《辩土》、《审时》三篇是专讲农业技术的。《任地》讲利用土地的原则,土地的利用就是通过劳动来改良土壤的性质,使它适于耕种。《辩土》是讲使用土地,就是以人力来改变土壤的现状,对《任地》篇所提出要求的事,作了具体回答。《审时》篇讨论耕作及时不及时对农作物各方面、特别是对子粒性质的影响。《任地》等三篇包含着农业生产方面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总结了先秦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采桑养蚕采桑养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最重要的农事活动之一。战国时期正是丝织业发展的重要阶段。采桑的场景也频繁见诸当时的艺术作品中。正是该种社会背景,使采桑成为青铜器上的一个重要图案。在战国时代的攻战宴乐铜壶上就有一幅用嵌错工艺嵌成的采桑图。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第一层右侧是一组采桑的画面,两棵茁壮的桑树上挂着篮筐,有人忙着采摘桑叶,有人接应传送。树下有一个形体较高大的人,扭腰侧胯、高扬双臂,跳起豪放的劳动舞,旁边两个采桑女,面向舞者击掌伴奏。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作物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识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增多,仅在《诗经》里列举的植物就有140多种。胡麻(芝麻)(《诗经》里称“麻”或“苴”)就是其中之一。《诗经·七月》“九月叔苴。”(“叔”,本义是“拾取”。)还有用作染料的蓼蓝(俗称蓝草。)《诗经》“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襜(音搀):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春秋战国时期的灌溉技术灌溉技术的进步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飞跃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左传》所载郑国已知排水而后耕种之事。)在春秋末期,首次出现了大型的灌溉工程。进入战国时代,各国都非常重视兴修水利。设有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官职。春秋时期也成为中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