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题库直接打印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农业生态学: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和平衡发展规。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2.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3.整合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4.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2.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3.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4.内禀增长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5.生态密度: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6.生态对策: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1.生物群落: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2.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3.原生演替: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5.群落的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6.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1.环境: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2.生态因子: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3.生态环境:生态因子的综合为生态环境。4.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5.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6.生境:某一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由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只能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生存,则把该区域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7.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8.生态幅:生物耐受生态因子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之为生态幅。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来源于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成员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2.辅助能:除了太阳辐射能以外的其它一切形式的能量。3.人工辅助能:人类为防止农业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演化,提高农业生物种群的生产力,减少消耗,人为地向系统加入的那一部分能量。4.耗散结构: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5.总初级生产力: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光合作用总速率。6.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光能并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体中的化学潜能的过程。7.次级生产: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8.净初级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绿色植物真实积累下来的能量或干物质量。9.生态金字塔: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都迅速地减少,所以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生物的个体数目、生物量和所含能量就会呈现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塔。10.生态效率:在食物链环节上能量的各种转化效率为生态效率。11.群落净生产力:在生长季节或一年的研究期间,未被异养者所消耗的有机物质量或能量。1.生物地化循环: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自然动力和生命动力的作用下,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地质大循环: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3.生物小循环: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4.周转率: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个组分(库)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Fo)或流入的量(Fi)占库存总量(S)的份额。5.循环效率:生态系统中某一组分的库存物质,一部分或全部流出该组分,但并未离开系统,并最终返回该组分时,循环物质占总输入物质的比例。6.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面的长波辐射有较好的吸收性,对太阳辐射有高度的透过性,把这部分光波辐射的能量吸收(集聚)在大气层中,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7.水体富营养化:随着水中营养物质(N、P肥等)含量的增加,导致水中生物的过量生长,其大量繁殖及其死亡后的分解,降低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从而形成厌气条件,严重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的现象。8.生物富集:也称为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微量农药,并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9.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储存的场所称为库。1.资源:泛指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与能量来源。2.农业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人类农业活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农业资源。3.自然资源: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下,能够产生生态效益或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或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4.社会资源:指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人工资源,如劳力、畜力、农机具、信息等。5.最大持续收获量:是指与资源再生能力相应的,能长久维持下去的最大收获量。6.生物经济平衡规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以公共资源形式存在的生物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在这个水平上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收益恰好等于其成本。这种经济与生物的双重平衡关系叫生物经济平衡规律。7.收益递减率:资源转换系统的某一必要资源的输入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开始时系统的输出量增加很快,当输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输出量增加的速率逐步减慢、停止,甚至出现负值,这种现象称为收益递减。由于这种现象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因而成为一种规律,称为收益递减率。8.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1.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在可能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作物秸秆、家畜粪肥、豆类作物、绿肥、有机废物、含有矿物质养分的岩石和机械耕作,以保持土壤肥力和耕性,尽可能用生物防治抑制病虫和杂草的危害。2.生态农业: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体系。3.生物农业: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靠各种生物学过程维持土壤肥力,使作物营养得到满足,并建立起有效的生物防治杂草和病虫害的体系。4.持续农业:在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调整技术和体制变化的方向,以确保和满足当前及今后人类的需求;保护土地、水和动植物种质资源,防止环境退化,技术适当,经济可行而且社会能够接受二、单选题1.1865年,()将两个希腊名词合并构成生态学一词。A.勒特B.海克尔C.坦斯列D.奥德姆2.1866年,()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A.勒特B.海克尔C.坦斯列D.奥德姆3.《生态学基础》是著名生态学家()的著作。A.勒特B.海克尔C.坦斯列D.奥德姆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A.勒特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列5.生态学按性质划分为()和应用生态学。A.普通生态学B.陆地生态学C.海洋生态学D.理论生态学6.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提出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理论。A.林德曼B.坦斯列C.谢尔福德D.奥德姆7.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环境。A.生态B.生物C.宇宙D.人类8.()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A.农业B.农田C.草地D.森林9.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A.种植业B.农业C.林业D.畜牧业10.1803年,()在《人口论》中不仅研究了生物繁殖与食物的关系,而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生产的关系。A.坦斯列B.海克尔C.马尔萨斯D.奥德姆11.(),生态学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A.18世纪初B.19世纪初C.18世纪末D.19世纪末12.1859年,()出版著名的《物种起源》,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A.奥德姆B.马尔萨斯C.坦斯列D.达尔文13.1807年,德国学者()分析了植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A.洪堡德B.奥德姆C.马尔萨斯D.海克尔14.生态学开始进入()生态学阶段,也标志着生态学已进入近代生态学发展阶段。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5.()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使生态学研究领域更为广泛。A.《人口论》B.《物种起源》C.《植物地理学》D.《生态学基础》16.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境划分为()和陆地生态学。A.普通生态学B.陆地生态学C.海洋生态学D.理论生态学17.农业生态学在进入()世纪以来,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A.18B.19C.20D.2118.意大利的()教授在大学正式开设讲授农业生态学课程,并于1956年正式出版了《农业生态学》一书。A.克拉克B.柯克斯C.小田桂三郎D.阿兹齐1.A2.B3.D4.D5.D6.A7.B8.A9.B10.C11.D12.D13.A14.D15.D16.C17.C18.D1.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叫系统的()。A.目的性B.有序性C.整体性D.整合性2.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系统。A.孤立B.封闭C.隔离D.开放3.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流动。A.往复B.单向C.多向D.反向4.()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由哪些生物种群所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A.物种结构B.时空结构C.垂直结构D.营养结构5.()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在空间上的配置和在时间上的分布。A.物种结构B.时空结构C.垂直结构D.营养结构6.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以食物营养关系所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A.物种结构B.时间结构C.空间结构D.营养结构7.在演替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处于()时期。A.未成熟B.成熟C.演替D.顶极8.()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A.系统B.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9.()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A.系统B.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10.()为介于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典型代表。A.自然保护区B.城市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宇宙飞船生态系统11.大多生态系统都具有水平空间上的()、垂直空间上的成层性和时间分布上的发展演替特征。A.均匀性B.分散性C.镶嵌性D.合理性12.农业生态系统的()系指农、林、牧、渔、副(加工)各业之间的量比关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