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卢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教育心理学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是一种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的五要素+三过程☆上图说明了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1)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研究的主要范畴,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①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年龄差异能体现出心理发展阶段的差异。(选择、填空)②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原有知识的起点水平、学习方式、兴趣和需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2)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等,是在“学”与“教”的互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5)教学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涉及课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文化背景等)两个方面,社会环境比物质环境重要。★三过程(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1)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加涅,八阶段学习结构模式:动机→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2)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利用教学媒体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发展情况(4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提出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武断教学法)——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实验)、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俄国出版了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国民教师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卡普捷洛夫)2.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2桑代克——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不用背①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②学科心理学的发展;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方面的问题;⑤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兴起(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1.内容日趋集中;2.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①主动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③合作性研究④社会文化研究;二、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一)中国发展情况---可分为3个阶段☆三个阶段:1)20世纪初~1949新中国成立之前,翻译国外著作①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出版我国第一部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②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潘菽(1879-1988),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新中国~“文革”——建国初期,借鉴苏联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讨论稿)3)“文革”~至今,“百家齐放、百家争鸣”;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反映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三、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意义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中间科学1.学科范畴角度: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学科作用角度: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备,以应用为主;3.学科性质角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二、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注意:原则不如方法重要)(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4个):①客观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②发展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第一原则)☆教育性原则:在研究实验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产生伤害,要避免影响教育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的变化,并按时间顺序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内容: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或选择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观察的对象:客观观察和主观观察。②调查法---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间接地了解和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1.访谈法\谈话法—一种口头调查优点:学历不限,缺点:费时费力;不能定时,不能定量2.问卷法---书面调查优点:省时省力;结果可以定量;特殊情况下可以定性缺点:文盲无法调查;专业人士不能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无法保证③实验法1.定义: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2.种类: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3.实验法最大特点:可以进行因果判断④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1)行动研究要把握的三个基本要领:①以科学理论为指导;②发现问题;③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基本环节:①计划;②行动;③观察(测量);④反思★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从生到死)与教育(重点章)第一节中小学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的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必考):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1)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是连续的,不可停止的,持续发展出现突发性的结果或新的心理特征呈现出阶段性;☆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婴幼童,少青成老①乳儿期(0~1岁)——1岁以内是乳儿期;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3岁开始,可以上幼儿园;④童年期(6、7岁~11、12岁)——学龄初期,6岁开始,——小学;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学龄中期,11岁开始,——初中,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⑥青年期(14、15岁~25岁)——学龄晚期,高中至研究生毕业;细分青年初期——高中(14、15~17、18)、青年早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65岁)——25岁开始,成年期⑧老年期(65岁以后)。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可逾越,从低到高;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发展模式,3-4岁口头语言发展高峰期;4)差异性(个体差异)——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的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的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3、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学习准备、关键期41)学习准备①概念: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2)关键期——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这种无需强化、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发生的时期在关键期。①概念: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印刻”发生的时期就是关键期;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的恰当的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P23③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双语发展的关键期在4-5岁之前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④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节认知发展与教育(重点)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机制+认知发展的阶段)1、代表人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最完整、最有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之一;2、观点:在每一个连续的发展阶段中,认知发展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建立在前一阶段基础上,但并不与前一阶段相同。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突发的、跳跃的。发展就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1)认知发展的机制:图式、同化和顺应、平衡①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握拳反射,吸允反射等。)a.是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个体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图式)b.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c.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d.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如简单的反射)。③同化和顺应——图式的变化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完成★同化——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拓展现有的图示。(消化系统吸收)1.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2.主要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即重组图式,增加图式)1.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有机体对自己原有的图式做出相应的改变;2.主要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5③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A.个体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发展,适应新环境;B.个体原有图式无法同化新的刺激,则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做出顺应;C.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即认识上的适应,即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D.平衡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皮亚杰,1981年)2)认知发展的阶段:(名称,年龄,特点)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4阶段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逆转;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增加各种各样的图式★具体体征: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认知活动仅限于感知运动;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仅限于感知运动,通过感知运动图示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发展的原因在于儿童感觉运动的动作对环境的作用,导致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引起图示的质变与量变。(没有个体的永恒性)。a)初期儿童:区分主体与客体;b)中期儿童: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到主动探索,智力先于语言产生;c)后期儿童: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是以后认知活动的基础。☆“客体永久性”——当某一客体从儿童面前消失时,儿童知道该物体并非不存在。②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头脑中的运算)★具体体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他们的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其思维特征是:思维的单向性,思维的刻板性和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a.“表象性思维”用表象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