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问答题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5)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活的灵魂;(P9-1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的理论(7)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3、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27)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2)“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6)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三章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P58-5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概“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P66-67)(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第四、五章1、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观点。(P78)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第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2、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有哪些?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04)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核心内容。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何意义和经验教训?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第六、七章1、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P122)(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八章1、党的十五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依据是什么?(P146-147)(1)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确立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2、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如何实行?(P159)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1)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益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1)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3)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4)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5)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163-165)(1)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4、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这一基本国策?(P175-176)(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第九章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P187-189)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2、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P192-193)(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2)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第十章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P203-204)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2)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2、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209)(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为了建设和谐世界,我国应从哪些方面努力?(P211)(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第十二章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241-242)(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哪些考验和危险?(P245-246)(1)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2)危险:精神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