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ENMANARCHITECTS2009-2010学年外建史学习总结解读彼得·艾森曼和他的建筑哲学生于1931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学习建筑,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剑桥攻读博士的3年时间中,关注于当代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最新的理论发展。以哲理思辨的眼光观察、体验和创作着建筑.1957年加入格罗皮乌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对于现代主义具有直接和深刻的认识。1967年,他在纽约成立著名的“建筑与都市研究所”,成为新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心。在这个研究中心担任负责人直到1982年。当今国际上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设计理论早期受结构主义哲学影响,后受解构主义影响。生平简介1931美国经济危机193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73中东战争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济高速增长建筑界思潮涌动后现代主义萌芽70年代城市、环境、能源问题凸显二战期间现代建筑发展达到高潮深层次思考文化与历史,合乎理性新理性人文关怀,地方文脉新地域多义多解,不确定性,哲学思辨结构解构传统现代的创新新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高技派简介客观反映本质简约构成主义:打破古典原则相互冲突,游移不定的集几何秩序结构主义:形成知识的结构研究文本TEXT语言系统的差异性解构主义:缺席延宕差异哲学的思辨文本传达的含义与作者的意图并无必然联系挑战和谐,稳定和统一的观念建筑的形式与含义的关联究竟怎样?建筑师所要表达思想的丰富性受众价值体系的多样化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订设计多元的非统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世界不是只有白色,也不是只有黑色存在更多的是介于其中摇摆不定的灰色摆手可能是打招呼也可能是告别作品解读网格住宅一住宅五剥落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进步党总部办公楼轨迹追踪哥伦布会议中心布谷办公楼重叠莱伯史陶克公园规划莱茵哈特大厦世界大惨案受难者纪念场BLF软件公司总部住宅系列1967~1980如何强化建筑形式的独立性以号码来命名将研究理论用于一系列住宅设计“建筑应该创造一种紧张和距离,因为它不在人的控制之下。人和对象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将是崭新的。”作为对建筑形式与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住宅系列用梁板柱为基本结构语言,形成了与空间点线面的对话。思想:独立性:产生自己的形式,不依靠人来形成自己的意图。将形式的结构逻辑却别于功能与技术要求系的形式结果。他承认形式与环境的关联,但更强调来自环境的形式结构要求与另一个更抽象、更本质结构相关联。手法:通过图解使形式和功能分离格子布似的结构基础立面的正面性梁板柱的结构建筑的内外都不易成为建筑形式的主宰住宅Ⅰ号“硬纸板建筑”梁板柱的结构虽然略显死板,但是它却赋予空间另外意义上更多的可能性。由于框架结构的运用,重力不在是阻碍建筑平立面形式必须考虑的问题,建筑平面及立面变得自由灵活。住宅Ⅹ号思想:建筑是不确定的系统,房子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成为一个系统中的一部分。手法:不确定的扭转立面的正面性梁板柱的结构与众不同的系统,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但又很难被解读。使用原始的形式,基于语言学分析的操作方式,是形式的操作依据规则的严格控制,但规则本身的制定是任意的。正面性的立面“自主的建筑”梁和柱已经从承重逻辑中脱离出来了,形式和空间的组织产生于更抽象的一系列形式本身关联性的建立,而不是功能与技术的表达。结构质疑假想解构现代派建筑师所遵循的社会与美学的道德准则与信仰消失了现代建筑的形式原则转变了讨论:原来最基本的梁板柱结构可以作为最原始的对空间探究的载体。值得学习。艾森曼刻意将建筑内的纯几何关系的生成过程在建筑上反映出来。是为了消除“文本”表达的多义性,还是是为了扩大这样一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否这就体现了艾森曼独立性的结构到多义性的结构?框架的结构墙体的解放灵活的平面无限的可能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1985~1989场所:校园广场旁已有古典风格和粗野风格会堂建筑,毁于大火的军火库作为当代艺术廊及艺术研究试验室。为艺术工作者提供住宿。思想:使建筑从场地本身发展出来广义的文脉主义利用地点的价值,“建筑需要外部的参数,建筑只有在环境的框架中才能有意义。”使建筑构件延展出新的用途。与解构的概念相契合。手法:a.体块:一组砖砌体一组白色金属方格构架一组重叠断裂的混凝土块以及东北角上的植物平台。b.网格大学所在的哥伦布城市网格大学自己的网格c.布局中心式两套网格的相互作用强调城市参照系统的作用城市网络系统白色金属网格南低北高,呈现不稳定和动感两个扭转12.25°轴线网格,分别代表城市与校园无论在具体形式上还是象征意义上都将校园和城市相连。白色金属方格来代表鹰架,以表示未完成的感觉,带些解构主义建筑的味道。砖砌体和白色金属网格思考:砖砌体是否带有一些新地域风格呢?但艾森曼自己解释说是为了唤起背会军火库老城堡的记忆。“非建筑”将军火库作为中心,在新的系统中它的角色已经改变,成为“非军火库”。而入口处的脚手架,也不再是传统中为了建设而搭建的临时构筑物——成为“非脚手架”,同时在建筑中还有“非入口”、“非窗”、“非砖”等等。哥伦布会议中心场所:周边开阔一边是铁路,一边是住宅区无特别城市脉络和历史遗存思想:探索场所与现代大都市不断变化的生活本质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和建筑环境自发组织能力进行研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新的纪念碑,一个位于‘之间’的公共建筑,一个处理动态的现代生活中微小事务的场所”。手法:a.平面布局简单,化整为零,分解大体量使得会议中心这个通常既无尺度感,又形态混乱的建筑变得更具人情味和识别性。b.立面沿主要街道用砖和玻璃装饰成传统立面保持街道的延续。c.室内一条600英尺长的室内街道,从入口一直通到舞厅。把各会议室和大跨度的展览厅分开来,并成为该中心的主要公共集散空间。d.形体复杂,钢结构设计困难抓住开放基地不断变化的性质和附近住宅区的特征,把建筑分成条条弧线的束状体,以一种形象的方式既影射了基地旁边的铁路现状,又表达了信息时代的特征。室内街道讨论:建筑师在处理文脉和建筑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独特的方法,比如这里,艾森曼就运用了隐喻的手法,从外形上和基地文脉呼应,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大体量等等现实问题,使得建筑在呼应环境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的特性,拥有了自身的价值,值得借鉴。艾森曼由框架到网格再到更加复杂的无定型的钢结构是解构主义思想的深化还是高科技手段在建筑表达方式上的直接体现?或者二者兼有?生活的本质和纪念碑的意义又是如何在建筑中左右着建筑师的决定?柏林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场所:位于柏林纪念浩劫中受害的犹太人思想:反传统的强烈思想入手点不是象征感,也不是纪念意义,而是一种有构成感的几何体块所造成的秩序感,在具有有效部分的真实世界和无法读解的玄想之间徘徊手法:混凝土板长2.38米,宽0.95米,高度从0.2米到4.8米不等。占地19,000平方米(4.7英亩),安放了2711块混凝土板,在一个斜坡上以网格图形排列。用一套网格的定位系统、一种色调和动态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尺度、空间区域的划分——完全颠覆了建筑的经典模式。原有秩序因人为因素而远离人类心神不安缠扰不清的气氛没有使用任何象征主义对纪念碑传统观念的激烈手法讨论:关于特殊氛围的营造,艾森曼成了反叛的代表,非传统的尺度,非传统的布局,没有任何附加成分,简单的几乎有些单调。或许正是这样大胆创新的精神,才是我们创作真正的源泉所在吧。可贵的反叛精神,值得学习。可能由于缺乏在这种纪念性场所的经历体验,对于其手法的可行性和效果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其他作品:柏林集合住宅他使用了麦卡托网格,将它作为通向考古发掘物的手段。圣地亚哥项目他试图让建筑讨论不在场的问题,以非传统的造型寻求表达意义的其他途径,而不做可见的东西。法兰克福生物中心他运用了D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三种机制:复制、转录、翻译,来作为建筑布局的主要构思。布谷大楼将海底扩大学说(placetectonics)理论作为暗喻加以应用,表现出地球变动产生的裂痕。由地震所引起的建筑崩塌前的“凝结的瞬间”被记录下来。艾森曼并非是要单纯地表现所谓“凝结的瞬间”,而是意在强调存在于建筑中的从解读的单一化及含义的必然性等等制约中解脱出来的“内在的时间”。艾森曼把建筑等同于解构哲学中“文本”概念,他认为,文本再也不是一个关于意义的含混且总体的术语,而实际上是一个总是在形式和意义之间措置的传统关系的术语。讨论:对艾森曼每个作品的解读对我们来说都像是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体会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欣赏精彩绚烂的思维火花,只是这其中总会带有某种疑惑和担心。艾森曼玩转传统,利用传统,到抛弃传统,背离传统,是否可以看做是一场建筑界或者解构思想的放逐呢?当与传统的距离越来越远时,处在传统思想之下的大众能否接受这样的新建筑。解放的墙体,虚无的功能,最终演化为一种歪曲的状态。艾森曼似乎越来越少考虑受众的审美心理以及舒适度,而仅仅凭借自己的理解,以及所谓的哲学理论建构反传统的新形式。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另一种“以人为本”呢?只是这样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传统现代建筑中以让人舒适和享受为本,也许这正是对传统背离最有力的做法吧。思想总结三个阶段:1、早期对意大利建筑师特拉尼的形式主义解读和“硬纸板住宅”系列的建筑抽象语言元素的操作。2、中期柏林IBA社会住宅和俄亥俄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等设计建筑的抽象图像如何融入多种复杂关联的“场域”的关注。3、近期辛辛纳提阿诺夫艺术与设计中心和哥伦布会议中心等设计对城市和建筑环境自发组织能力的研究,以及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非笛卡尔几何学和复杂空间的探讨。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另一部分则是把数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自己某个作品设计的引发点。艾森曼的话:建筑评论家菲利普·朱迪狄欧(PhilipJodidio)曾经问过艾森曼类似的问题“当你自己在建筑中时,你不希望空间很舒服吗?”艾森曼回答说进入他的作品“第一感觉可能是不舒服,然后会觉得迷失方向。”他希望通过这种不舒适的感觉唤起人们对建筑的关注。“当你感觉舒服时,你会开始忽视空间;在你感觉舒服的地方就意味着忽视建筑。”埃森曼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排除个人和文化的因素,建筑形式只是一套符号,是由建筑自身的逻辑关系演变而来,他强调建筑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俄亥俄州大学维克斯纳艺术中心美术馆室内没有可供挂作品的墙面,也没有为作品营造光线的效果。艾森曼解释为他尝试消解艺术品的权威性,对建筑与艺术品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界定。当代文化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连续体,而“所有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知识都有可能成为建筑学中的一部份”。埃森曼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他的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尽管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由于没有足够的图像材料去说明传统的组织形式,所以我正在寻找如何定义空间概念的方式,在可以转移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定位关系。这就是我一直试图做的事,去转移目标,并将目标定义为有概念的建筑。”大师VS大师矶崎新文化性,兼取东西方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运用简单的几何模式营造出结构清晰的系统和高水准的建筑技术,他常将立方体和格子体融入现代时尚之中。(相同时期)1931年生于纽约彼得·艾森曼1931年,出生在日本大分市毕业以后在丹下健三的带领下继续学习和工作1957年加入格罗皮乌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对于现代主义具有直接和深刻的认识质疑建筑设计中现有的种种标准和原则,将众多其他领域的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理论高深晦涩,阐释作品所用的名词经常属于哲学范畴而非数学概念刻意地将建筑室内的纯几何关系的生成过程在建筑上反映出来。他以梁、柱、墙作为单词、句子和段落,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由点到网络的建筑语言。40年的建筑生涯中,有多个模型和设计作品“未建成”,并且这些作品的知名度比那些已经建成了的作品更高。在矶崎新看来,“反建筑史才是真正的建筑史。建筑有时间性,它会长久地存留于思想空间,成为一部消融时间界限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