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机溶剂1有机溶剂工业溶剂约30,000余种,液体,以有机溶剂为主,用作清洗、去油污、稀释和萃取剂;也用作原料以制备其它化学产品。常用苯及其苯系物,二氯乙烷,正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1)挥发性、可溶性和易燃性(2)化学结构(3)吸收与分布(4)生物转化与排出(一)概述1.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2清洗车间清洗车间(一)概述2.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和脑神经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肾脏血液致癌生殖系统7接触性皮炎(油漆所致)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主要表现剥脱性皮炎多型红斑表皮松解坏死重症多型红斑苯中毒10(二)苯11(二)苯12(二)苯理化特性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沸点80C,极易挥发,蒸气比重为2.77。燃点为562C,爆炸极限为1.4%~8%。易着火。微溶于水,易与乙醇、氯仿、乙醚、汽油、丙酮、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互溶。13近年来国内纯苯的供需情况年份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51992万吨300250200150100500年产量年表观消费量研究背景14自2001年12月起,浙江温岭市开始有苯中毒病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治疗的情况出现,患者均为制鞋企业员工。截至1月21日,已陆续收治了28例慢性苯中毒和疑似苯中毒病人。目前已有4人死亡,有2人出院,其余22人继续住院接受治疗。1516我国接苯人群数量众多,每年都有许多苯中毒病人出现,患病率约为0.5%。据卫生部统计,近年来苯的急慢性中毒一直高居中毒事故的前三位;恶性、重大事故时见诸于报道。慢性苯中毒的防制工作是当前职业卫生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1.苯17接触机会①作为有机化学合成中常用的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农药,合成橡胶、塑料、洗涤剂、染料,炸药等;②作为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用于生药的浸渍、提取、重结晶,以及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和油漆等制造;③苯的制造,如焦炉气、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重整与乙炔合成苯;④用作燃料,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18毒理吸收、分布和代谢苯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进入,经皮吸收少,消化道吸收完全,但无意义。苯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一次大量吸入高浓度的苯,大脑、肾上腺与血液中的含量最高;中等量或少量长期吸入时,骨髓、脂肪和脑组织中含量较多。进入体内的苯,约有50%以原形由呼吸道排出,约10%以原形贮存于体内各组织,40%左右在肝脏代谢。肝微粒体上的细胞色素P450(CYP)至少有6种同工酶,其中CYP2E1和2B2与苯代谢有关。20酚代谢物与硫酸盐或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毒作用表现(1)急性中毒急性苯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出现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模糊等。重者神志模糊加重,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状态或出现抽搐。严重者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尿酚和血苯增高。22(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引起慢性中毒,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神经系统: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有的伴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毒作用表现232)造血系统: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感染而发热血小板减少齿龈、鼻腔、黏膜与皮下常见出血红细胞减少血液涂片白细胞有较多毒性颗粒、空泡、破碎细胞骨髓象主要表现为:①不同程度的生成降低,前期细胞明显减少;②形态异常;③分叶中性粒细胞由正常的10%增加到20%~30%。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苯与急性髓性白血病密切相关。IARC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毒作用表现243)其他:皮肤可脱脂,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脱脂性皮炎。生殖系统苯接触女工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率增高;免疫系统,接苯工人血IgG、IgA明显降低,而IgM增高。职业性苯接触工人染色体畸变率可明显增高。毒作用表现25诊断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按意识障碍程度,又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26急性中毒急性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黏膜刺激症状。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急性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27诊断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又分为轻、中、重三级。28观察对象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4.5×109/L(4000~4500/mm3)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80×109/L(6~8万/mm3);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g/dL),女性低于110g/L(11g/dL);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慢性中毒29慢性轻度中毒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如白细胞计数持续或基本低于4×1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000/mm3)。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慢性中度中毒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符合下列之一者:a)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000/mm3),伴血小板计数低于60×109/L(6万/mm3);b)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3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1500/mm3)。慢性重度中毒出现下列之一者:a)全血细胞减少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白血病。慢性中毒30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可用葡萄糖醛酸,忌用肾上腺素。病情恢复后,轻度中毒一般休息3~7天即可工作。重度中毒的休息时间,应按病情恢复程度而定。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31慢性中毒的处理原则无特效解毒药,根据情况对症处理。对症治疗可用有助于造血功能恢复的药物;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同内科。脱离接触工人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种。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轻度中毒一般可从事轻工作或半日工作;中度中毒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重度中毒全休。观察对象的处理原则根据职业禁忌证,应调离苯作业岗位。32职业禁忌症:1.就业前体检时,血象指标低于或接近正常值下限者;2.各种血液病;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3.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预防由于苯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发达国家在苯的应用方面均予以严格管理,以做到原生级预防。制造苯和苯用作化学合成原料均控制在大型企业,避免苯外流到中小企业,以限制作为溶剂和稀释剂的使用,如日本限制苯作为溶剂的用量为2%。近年,我国对苯的危害已高度重视,已逐步采取措施进行原始级预防。34预防措施1.技术措施:搞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革,以自动化、机械化、密闭等,消除手工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如以静电自动喷漆代替手工喷漆等,这是控制苯危害的关键措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如制鞋业研究和使用混合溶剂胶、无苯系物胶、水基胶和热熔胶,代替苯和甲苯为溶剂的氯丁胶黏剂;制药工业中用酒精代替苯作提取剂‘喷漆作业中用无苯稀料等,这些是杜绝苯中毒的根本措施。有苯作业应该尽量采取密闭生产,并合理设计排风系统。加强排毒净化措施,使作业环境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达到作业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要求,同时净化后的气体也必须达到大气排放标准。2.组织管理(1)企业应制定苯作业防毒措施计划,并纳入企业生产发展规划。尤其是乡镇企业领导更应该重视苯作业危害。(2)建立健全苯作业规程及有关防止苯中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和个人防护。(3)加强工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加强排毒净化装置的维护和检修,使设备处于正常状况。(4)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苯浓度及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以保证作业环境空气中苯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同时排放合格。发现超标,应找出原因予以处理。国家卫生标准为40mg/m3。(5)员工就业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测,防止患有职业禁忌的人从事苯作业。之后定期组织工人体检(检查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必要时,可做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和骨髓象检查等),建立健康档案,发现中毒症状及时治疗。(6)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具。(Eg:防毒面具、防毒口罩)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将泄漏污染区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控制出入。切断火源。现场处理人员应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衣,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毒物进入下水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容器内,然后进行适当处理。4.储运预防措施: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采用防爆型。开关在仓外。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累。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爆晒。运输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对遗传物质的损伤是苯中毒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接苯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大于对照组。并不是所有接苯工人都会发病。慢性苯中毒的发生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广泛存在,与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预防40environmentgenerelationshipbetweengenesandenvironmentalfactorsinthecomplex,chronicdiseases人类疾病多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1疾病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苯的接触评估吸烟、饮酒等毒物代谢酶和DNA修复基因等的多态性慢性苯中毒生活方式BACK研究背景42探索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发病风险的关系。分析不同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之间,以及基因-环境暴露之间的交互作用。综合职业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对个体慢性苯中毒的发病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筛检苯中毒易感人群的简便可行的方法。职业卫生标准,二级预防。43七、甲苯二甲苯1.和苯的接触机会相似,常作为苯的替代物。2.经呼吸道进入人体。3.高浓度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严重者危及生命。七、甲苯、二甲苯八、正己烷(n-hexane)主要用于植物油提取、溶剂、电子工业清洗剂、制造胶水、清漆、粘合剂等。以蒸气形式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八、正己烷慢性中毒常见:主要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均可影响。八、正己烷九、二氯乙烷(dichloroethaen,C2H4CL2)可用作化学合成的原料、脱脂剂、清洁剂、萃取剂、工业溶剂和粘合剂;植物油提取等。以吸入为主。急性中毒较为常见。九、二氯乙烷主要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中毒表现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神志不清、中毒性脑水肿、肝肾损伤、抽搐、昏迷等。潜伏期数天甚至十余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