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主讲教师:常立农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1.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人类生活和文明程度普遍提高。②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贵,社会主义在艰难曲折中向前发展。③资本主义出现较为文明的发展景象。导论2.当今时代的性质和主题①当今时代的性质从生产力形态上看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从生产关系形态上看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②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①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②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③文化多样化日益交锋的机遇和挑战④科技全面化迫切需求的机遇和挑战⑤世界发展的重心从亚太转移的机遇和挑战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①开创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②继承性: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③实践性:植根于中国实践并对中国实践发挥指导作用④开放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和世界1.努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3.深刻把握规律,坚定理想信念四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方法1.理论和实际相结合2.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的背景1.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2.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3.军备竞赛的强烈刺激第一篇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第一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概述第一节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1.科学革命①物理学革命---量子力学的建立和相对论的诞生②生物学革命---分子生物学的建立③系统科学的兴起2.技术革命①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②原子能技术的出现和发展③空间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三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点1.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与技术及其生产紧密相连、综合变革的革命2.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3.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一场波及全球的世界性革命第二节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态1.科学技术的分化与综合日益扩展,交叉学科急剧增加2.科学技术探索向微观和宇观、太空和海洋多极扩展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日益明显4.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日趋紧密5.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明显加快6.各国科学技术的竞争与合作同时并存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1.来自于科技自身的挑战①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②研究方法由还原到整体③研究信念由揭示客体的规律到揭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④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以及人类智能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待突破2.来自于科技外部的挑战①自然层面②人本层面③社会层面第四章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第一节自主创新一、自主创新概念自主创新是指人类自主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二、自主创新形式1.原始创新①定义:原始创新是创新者独立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②特点:第一,原始性。第二,内生性。第三,耗资性。第四,风险性。第五,带动性。③影响因素:第一,原创积累。第二,原创团队。第三,原创激励。④注意事项:第一,注意对原始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二,重视对原始创新成果的开发。第三,善于使用技术转让策略。2.集成创新①定义:集成创新是创新者把各种不同的创新要素有机结合的创新活动.②特点:第一,集成性第二,灵活性第三,模糊性③类型按照集成主体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个体集成、团体集成。按照集成科技水平的不同,可将一般性科技、改进性科技、突破性科技进行集成。④注意事项:第一,从战略高度来看待集成创新,增强集成创新的意识。第二,注重集成创新的策略,促从先进性与可靠性的结合。第三,构建适应集成创新的组织管理体系。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①定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创新者在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活动。②特点:第一,跟随模仿性;第二,开发针对性;第三,投入集中性。③方式:通过引进产品、专利、设备等方式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④注意事项:第一,选择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第二,把握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机。第三,培植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第四,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与再创新之间的关系。三、自主创新三种方式的差异1.创新行为的主体不同。2.创新方法不同。3.创新成果的经济属性不同。4.创新过程风险大小不同。5.资金投入的强度和阶段不同。6.对人才素质要求不同。7.管理原则不同。8.三种方式的比重不同。四、充分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1.坚持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高技术的需要。2.坚持自主创新,是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的需要。3.坚持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经济及综合安全的需要。第二节科技成果转化一、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科技成果转化是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开发并使其形成新产品,新工艺的活动。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1.自行转化模式①定义:自行转化模式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企业对自身研制的科技成果在本单位内部进行技术开发的一种方式。②要求:第一,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第二,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第三,有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2.成果转让模式①定义:成果转让模式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通过有偿方式将自身的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进行开发的一种方式。②要求:第一,对成果拥有方要求科技成果具有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第二,对成果需求方要求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第三,对中介组织者要求有良好的搜集信息能力及后续服务能力。3.联合开发模式①定义:联合开发模式就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联合进行技术开发的一种方式。②要求:第一,产、学、研各方要有共同实施技术开发的愿望和选择合作伙伴的能力。第二,产、学、研各方各自具有进行技术开发的基本条件。第三,产、学、研联合体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1.科研单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较差。2.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有待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开发能力有待改进。3.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尚需改善。第二篇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第一节全球化的概念特征及其动因一、全球化概念第一章全球化概述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二、当代全球化的特征1.参与的不平衡性2.受益的非均衡性3.影响的不确定性三、全球化的动因1.新技术成果的不断开发应用,为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2.各国市场经济趋向的改革,统一的市场体制,开放的各国疆域是全球化的制度基础3.贸易的自由化、资本的国际化、生产经营的世界化是全球化的经济基础4.各种国际组织与国际协调机制的出现是全球化的组织保障第二节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全球化1.贸易全球化2.金融全球化3.生产全球化二、政治全球化1.国际政治经济化2.行为主体多元化3.民主参与趋势化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资本主义成长阶段(15世纪—18世纪中叶)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3.资本主义私人垄断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4.资本主义国家垄断阶段(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5.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阶段(20世纪80年代—目前)第二章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第一节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自我调整二、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变化1.经济上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收入普遍提高。2.政治上阶级对立日趋缓和,民主法治日益完善。3.文化上社会思潮多元、复杂。4.社会管理日趋精细,福利国家成为趋势。5.生态保护日益重视。三、当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1.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进行调整改革。2.紧紧抓住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大力推进生产力的发展。3.在全球两种制度的竞争中,不断借鉴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四、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问题1.经济上虚拟化程度过高,导致周期性经济停滞,工人失业增多,贫富差距加大。2.政治上国内民主法制有待加强,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矛盾仍很严重。3.文化上个人主义价值观问题凸现,民族、宗教矛盾突出。4.社会管理上“福利过度”出现不可持续化问题。5.生态保护上不断转嫁危机,不愿承担历史责任。五、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1.全球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展,我们要有同资本主义长期打交道的思想准备。2.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既否定又继承的关系。3.坚定理想信念,既不要忽视“两个绝不会”,又要坚信“两个必然”。一、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1.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来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供了机遇。2.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3.全球化将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和文化拓展的空间。4.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国家争取到了难得的国际和平环境。第二节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二、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严峻挑战1.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安全的挑战2.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挑战3.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挑战4.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生态安全的挑战三、全球化进程中两制关系背景下中国的战略选择1.增进全球视野,积极苦练内功,全面应对全球化挑战。2.积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服务。3.树立新安全观,积极参与全球安全问题的解决。4.处理好对外交往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四、全球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