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1.伤仲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伤仲永知识积累一知识积累1.重点词语解释(1)世隶.耕属于(2)未尝.识书具曾经(3)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4)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5)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6)泯然..众人矣消失(7)受.之天也承受2.通假现象识别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3.一词多义辨析(1)自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2)闻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3)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如此其贤也有才能(4)之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5)于于舅家见之介词,在贤于材人远矣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受于人者不至介词,从4.词类活用分析(1)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2)邑人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3)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4)父利.其然也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作状语,每天5.古今异义区分(1)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人今义:或许;或者(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3)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4)泯然众人..矣古义: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6.特殊句式认知(1)倒装句式“还自扬州”即“自扬州还”。(2)省略句式“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综合探究二综合探究1.关键语句翻译(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译文: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文:(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译文: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仲永的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4)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那么,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禀赋(的人),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2.行文思路把握本文以方仲永的成长为线索,条理清晰。童年:才思敏捷,天资非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少年: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3.重点难点分析(1)作者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点拨:“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中“伤”字的理解。点拨:“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伤”有三层意思:一是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惜;二是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三是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仲永的覆辙的人哀伤。4.文章主旨概括本文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说明人的知识才能绝不可单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作用。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