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跨国经营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跨国经营理论大纲内容知识要点基于贸易的跨国经营理论理论内容、贡献和局限性基于外国直接投资的跨国经营理论理论内容、贡献和局限性跨国公司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1基于贸易的跨国经营理论——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1.1贸易结构优化理论贸易结构优化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俄林的要素禀赋论1.1.1重商主义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出口和抑制进口来改善国家的经济福利,其结果是获得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财富流入本国。它假设一个国家的财富是依靠财产的库存,一般是指黄金。基本内容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大卫ּ休谟:重商主义追求的贸易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并且对导致走私现象的出现。亚当ּ斯密:重商主义歪曲了社会财富的真正含义。1.1.2以地域分工为基础的绝对优势学说亚当•斯密:一国应当尽可能进口在别国生产成本比本国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比别国生产成本低的商品。在通过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其他具有优势的产品或通过其他国家交换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利润。专业化生产产品的选择:自然优势、后天优势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在其效率最高、或者说所消耗劳动时间最少的产品方面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和出口。a过生产产品xb过生产产品y产品的劳动成本、国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国生产单位:、yxbCCyxaCCCCCCbybxayaxbyaybxax1.1.3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的比较优势来自于不通产品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一国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具有比较劣势。生产1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布匹(x)粮食(y)a国50100b国200200bybxayaxbyaybxaxCCCCCCCC比较优势模型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在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在产品ybxa每个国家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将使双方获得比较利益。“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古典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与启示缺陷之一:前提假设很难成立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发挥的作用比其他活动要大。商品贸易是提高一国生活水平的首要机制。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必须是自由贸易要素具有很强的国别性,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性很差古典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与启示缺陷之二:没有综合考虑生产效率和生产要素价格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从劳动生产率和要素价格两个因素中的一个来判断比较优势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国别LxLyPxPyA2015120180B402090150A60403075B30364090劳动生产、要素价格与比较优势1.1.4动态比较优势学说——筱原三代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一国的国际贸易优势应当和合理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要借助国家的干预力量。1.1.4动态比较优势学说——赤松的雁形理论后进国的贸易格局应该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时间市场国际间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第一阶段技术缺口主导阶段:国际间技术的差别导致了国家间贸易的产生。当一国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时候,成本对贸易流的走向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技术是决定贸易的关键因素。1.1.4动态比较优势学说——普斯纳尔(posner)的技术缺口论第二阶段成本差别主导阶段:当其他国家通过模仿也掌握这种技术的时候,该国会丧失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成本差别会逐步决定贸易的走向。1.2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的3个不同阶段: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3种类型国家:某发达国家(创新)、发达国家(模仿)、发展中国家(模仿)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论:母国生产并出口——转移到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减少生产和出口——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停止生产,改为从海外进口。产品周期理论前提1.2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t0: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西欧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4: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5: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发展中国家美国西欧国家时间(t)第一阶段产品创新出口量进口量第二阶段产品成熟第三阶段产品标准化t0t5t4t3t2t11.2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首先在创新国生产(新产品阶段:由母公司——其海外子公司生产),然后传递和扩散到其它发达国家(成熟阶段:创新国生产、其它国家进口),最后到发展中国家(标准化阶段:创新国进口、其它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由进口转出口)。发展中国家美国西欧国家时间(t)第一阶段产品创新进口量出口量第二阶段产品成熟第三阶段产品标准化t0t5t4t3t2t1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结论产品周期理论是关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决定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是对要素禀赋论的补充。从产品要素密集性角度上讲,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国家角度上讲,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其比较利益将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论:母国生产并出口——转移到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减少生产和出口——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停止生产,改为从海外进口。产品周期理论的贡献这种理论将对外直接投资同国际贸易、产品周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它将传统学说应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改换为动态分析方法,同时它抛弃了传统的理论假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系统的理论形态。它重视研究与开发、市场需求、规模经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公司愿意到国外生产以便用其垄断的优势而不在国内生产。能同其它一些理论组合而解释更复杂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可以解释那些标准化产业部门的对外投资,但无法解释非标准化产品的对外投资。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和产业转移现象,而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的双向投资行为。主要适用于类似美国具有产品创新的企业,日本等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就很难适合这一理论。适用于制造业,对于服务业、原材料采掘业就不适用。产品周期理论的局限性1.3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1.3.1基本假设小岛清根据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要使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条件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边际产业”具有双重含义,对于投资国来说,它位于投资国比较优势顺序的底部,而对于东道国来说,则位于比较优势顺序的顶端。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产业顺序是从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这一投资顺序的演进符合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1.3.2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别国别行业投资类型投资主体经营方式美国具有先进经验的制造业反贸易导向型大型企业独资日本已经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顺贸易导向型中小型企业合资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动机自然资源低成本劳动力寻求市场扩展生产和销售能力避免贸易壁垒寻求市场投资1.3.3边际产业理论的贡献基于日本战后投资状况的边际产业理论,能够很好解释一定时期一定产业的对外投资现象。截然不同与传统优势理论,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进行研究,开辟了跨国公司理论方面的新思路。1.3.4边际产业理论的局限性理论不具有普遍性,只是战后一段时间日本的产业结构形成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可用传统的国际投资学派理论统一起来。过分美化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生的正面作用。基于外国直接投资的跨国经营理论垄断优势理论通货区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2基于外国直接投资的跨国经营理论2.1特定优势理论(Monopolistically-CompetitiveTheory)2.1.1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缺陷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资金的流动是收益可以预期的和无障碍的——资金会自由地从收益较低的地方流向收益较高的地方,直至各处的收益都相等,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才会衰竭。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如证券投资无法解释海外直接投资,国际企业所面对的海外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众多的买者和卖者。商品具有同质性各种生产资本要素在市场上移动无阻碍。消费者、生产者、资源所有者对市场状况及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2.1.2理论核心之一:新的理论假设基础海默抛弃了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假定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假设,将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基础上。规模经济问题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产品市场的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由政府课税、关税等措施引起的市场不完全2.1.2理论核心之二:垄断优势垄断优势体现为技术优势、消费者认同优势、市场优势、投入优势。垄断优势是市场不完全竞争的产物。前3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能够拥有垄断优势,第4种市场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实现价值增值。2.1.4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将对外投资分为直接对外投资和间接对外投资。明确提出了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企业的特定优势。能够较好的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条件。贡献局限性以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强调寡头垄断行业企业的垄断优势对海外经营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结论不能解释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其他行业的跨国经营行为,更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2.2通货区域理论(CurrencyArea)2.2.1理论框架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完全自由的货币市场,而是存在若干通货区域,各国货币的软硬程度不同,不同货币的具有不同的流动能力。代表人物核心内容阿立伯(RobertI.Aliber)——《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多元通货世界中的多国企业》2.2.2通货区域理论的意义是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与市场失效概念结合的扩展。不是从生产方面,而只从金融方面去分析海外直接投资。对于从宏观上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是有一定意义的。2.3交易费用和内部化理论(TheTheoryofInternational)2.3.1交易费用理论生产消费交换买卖关系,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管理交易,即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限额交易,主要指组织、个人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市场交易是有费用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假定:存在一个自由市场交易机制。2.3交易费用和内部化理论(TheTheoryofInternational)2.3.1交易费用理论——几个概念市场生产效率企业交易效率2.3交易费用和内部化理论(TheTheoryofInternational)2.3.1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成本与交易成本的来源交易的四项属性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的频率买者和卖者的数量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交易进行成本违约成本机会主义行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及其与之相关的资产专用性投资水平机会主义行为:交易的一方贪图或侵占交易另一方利用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与特定交易专用性资产投资水平直接相关,当交易中的一方对该交易进行了巨大的专用性资产投资以后,交易中的其他各方就有强烈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资产专用性:是投资支持某个特定交易项目的资产,如果不牺牲该资产的一些生产率,或者不对这种资产进行再投资以适合新的交易活动,专用性资产就不可能用于别的交易。资产专用性的形式包括:地点的专用性物质资产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资产贡献市场为何会失灵结构性市场不完善自然的市场不完善信息分布不对称有限理性机会主义控制独特资源而造成寡头垄断政府管制赋予特权生产价格与交易价格交易成本(交易效率)交易费用理论环境的不确定性、数目众多的企业、机会主义倾向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等是导致交易费用增加的关键,因而存在着市场与层级组织间的交替转换关系,即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治理方式。当企业内部交易的费用比由市场来完成更借阅时,这种交易行为就“内部化”到企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