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和掌握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方法了解和掌握银行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方法了解掌握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方法了解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第一节资产管理理论及方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1998年起实施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资产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法。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是以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一种管理理论。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营业务的发展,资产管理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一)商业性贷款理论1.商业性贷款理论及其产生背景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的初期,当时企业的资金需求因其规模比较小,主要依靠自有资本经营,只有出现临时性资金需求不足时才向银行借款,这就决定了贷款的短期周转性。2.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特点(1)贷款具有自控性(2)贷款具有自偿性(3)贷款具有担保性(二)资产转移理论1.资产转移理论及其产生的背景这一理论的产生与西方国家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各国政府开始大量发行短期国债,这就为银行提供了新的流动性资产,而证券二级市场的活跃又为银行提供了可选择又能变形的交易环境。2.资产转移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有必须提高盈利性的需要。为此,可以把部分资产转移投放到极容易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的高流动性证券上,即以证券形式保存其资产作为二级准备,这样可以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3.资产转移理论的特点保持了流动性增加了盈利性(三)预期收入理论1.预期收入理论及其产生的背景: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已逐渐从战争中复苏起来,开始了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而且需求量也大幅度上升,不仅需要增加短期资金,而且又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和设备更新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2.预期收入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运用应以未来的收益为保证。如果未来收益没有保证,即使是运用于短期商业性贷款和可转让证券,也会造成经营风险;如果未来收益有保证,可以进行长期贷款和投资。3.预期收入理论的特点找到了运用资产的经济动因促进了业务的开拓加强了银行地位二、资产管理方法(一)资金汇集法:又称“资金集中法”或“资金总体法”,是20世纪30~4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普遍运用的一种传统的资产管理方法。(二)资金配置法:又称资金转换法、“资金分配法”,是20世纪50年代在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广泛运用的方法。(三)线性规划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数量方法,线性规划方法是企业进行总产量计划时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一)资金汇集法1.简称POF法。是指商业银行将各种不同渠道形成的各项负债集中起来,然后再依据资金需要的轻重缓急排的先后次序,把资金分配到各项资产。在分配资金时通常首先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只要这种配置符合银行的总体管理目标就行。2.基本操作程序:把性质和期限不同的各项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按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梯次分配,即分配于现金准备、短期放款、证券投资和固定资产贷款。资金来源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资本金借入资金图2-1资金汇集示意图资产运用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放款二级准备现金准备资金池(二)资金配置法1.简称“AAA”法。是指商业银行在选择资产种类时首先直接考虑负债结构的特点,包括各负债项目的法定准备金和周转速度等因素,然后据以对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和划分,并确定相应的资金分配方向。2.操作规范适用该方法具体操作时,可以在银行内部建立活期存款中心、储蓄存款中心、定期存款中心、资本金中心等部门,对资产的分配加以调剂。3.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分配的数量与获得的资金来源有关,也就是必须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性质来进行资产分配。如右图所示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资本金长期放款与投资短期放款短期证券现金准备图2-2资金配置示意图(三)线性规划法(LinearProgrammingApproach)这是一种规范化定量分析方法,较前两种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它的不足在于计算过程中运用的限制性因素很难准确估计,如果估计不准就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建立目标函数确定限定性因素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解案例设某银行的负债总额为5000万元,其2000万元为活期存款(D),定期存款(T)为3000万元;可用于贷款(X1)和购买短期证券(X2)。设贷款收益率为10%,证券收益率为5%,不考虑成本。试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测算资产负债的优化配置。解析第一步:首先确定目标函数。如设定目标为利息收入最大化,则目标函数为:利润R最大化=0.10X1+0.05X2第二步:确定约束条件(假设该银行有三个约束条件)(1)资金总量限制。即X1+X2≤5000万元(2)流动性限制。设短期证券(X2)须占贷款的25%以上,以保持足够流动性。即X2≥0.25X1(3)贷款需求限制。设客户对贷款总需求至少为3000万元,即X1≥3000万元。第三步,构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线性规划模型R=0.1X1+0.05X2X1+X2≤5000万元X1≥3000万元X2≥0.25X1从图2-3中看出E点位于OE线与AB线的交点,即E点完全满足了三个约束条件,并使利润最大化。E点被称为最佳资产组合点,在这一点上,资产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贷款4000万元,短期证券投资1000万元。目标函数:利润R=4000×0.10+1000×0.05=450(万元)第一个约束条件X1+X2≤5000万元,表明短期证券与贷款组合受资金来源制约,那么,可行的资产组合必须在AB线上或AB线之内。第二和第三个约束条件,表明短期证券与贷款的比例至少达到25%,如果贷款3000万元,证券投资应为750万元,设在第一约束条件下,按此比例扩大资产组合数量,经过多次验证,可以得出符合第二、第三两个条件的最佳资产组合为贷款4000万元,短期证券1000万元,即可行的最佳组合在OE线上。第二节负债管理理论一、负债管理理论的含义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既可以通过强化和调整资产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也就是说,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准备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即:以举债方式同样也能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二、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动因与特点(一)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动因1.竞争的加剧,利润的驱动2.通货膨胀加剧了银行管制(二)负债管理理论的特点1.以负债为经营重点2.为扩大贷款规模提供了条件三、负债管理理论方法:分类管理(一)储备头寸管理方法是用短期的资金借入来弥补资产上的缺口,以补充银行所需的流动性。即通过营运头寸调度来保持较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特点: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减缓了银行因储备减少而带来的流动性不足,从而缓解对银行经营带来的震荡。(二)贷款头寸管理方法即对所有到期负债进行严密监管,从而扩大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一种方法。特点:就是以不同利率借入外来资金,从而扩大贷款规模。西方商业银行大部分金融工具的创新就是该方法的具体化。第三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含义:这一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而忽视了盈利性;负债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三性”之间的矛盾,但过多的负债经营又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必须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结构的调整,达到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三性”协调发展。这一理论的产生是银行管理理论的一大突破,它为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了稳定与发展。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原理资产与负债的对称原理目标替代原理资产分散化原理三、资产负债管理方法近年来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已延伸、扩大或超越了资产负债管理的范畴,其资产负债全面管理的方法已向风险管理方法过渡,并逐渐模糊了两种管理方法的界限。(一)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二)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三)缺口管理方法(四)持续期缺口分析(一)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在任何给定的期限内对资产与负债到期日长短和资金数量由少到多进行梯次排列,以便使到期需要清偿的负债都能在相应的梯次上找到将要到期的资金来源偿还。在这里,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日不是每笔都对应,而是加权求出一个平均到期日,然后求出一个资金缺口。计算公式资金缺口=资产平均到期日―负债平均到期日资金缺口0,表明资金运用过多,应寻求新的资金来源或调整负债结构;资金缺口0,表明资金运用不充分,可以扩大规模或调整资产结构。资金缺口总应以0为轴心上下波动。通过管理使得摆幅越小越好,以取得资产负债的均衡发展。(二)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是通过计算利率灵敏度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在银行的资产负债中,有一部分利率在市场化条件下表现为浮动利率。其中:浮动利率资产可称作利率敏感性资产,浮动利率负债称为利率敏感性负债以此计算出一个灵敏度率或缺口率。利率敏感度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灵敏度率(缺口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该方法的战略目标就是灵敏度率或缺口率要保持为1。也就是说灵敏度率总应以1为轴心波动。当灵敏度1时,表明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为正缺口管理。当灵敏度<1时,表明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为负缺口管理。(三)缺口管理方法缺口方法实际是资金流动性管理、利率敏感性管理两种方法的结合与发展。目的是通过建立敏感性缺口(GAP)模型,来稳定或提高预期利息收入,以回避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手段是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的敏感性缺口来测量利率风险,即根据不同期限的资产与负债的合理配置,达到一个合理的缺口值。计算公式GAP=RSA―PSL可见,敏感性缺口是指一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P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PSL)之差。若GAP为0,说明该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日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变动不会改变净利息收入,这是因为利息收入的变动同利息支出的变动相等。1.敏感性缺口指标反映了某一时段的利率风险即:ΔNII=(GAP)●(Δicxp)其中:ΔNII=净利息收入的预期变化值GAP=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Δicxp=短期利率水平的预期变动幅度结果分析在一定时期内,如果预测利率上升,缺口为正数时,净利息收入就会上升;如果利率将要下降,缺口为负值时,净利息收入也可能会上升。只有利率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与预测值一致时,实际的净利息收入才与预测值相同。敏感性缺口为0时,就可以减轻利率风险。2.敏感性缺口的大小表明了利率风险的高低如下表所示缺口利率变动利息利息收入变动支出变动净利息收入变动正上升增加>增加增加正下降减少>减少减少负上升增加<增加减少负下降减少<减少增加零上升增加=增加不变零下降减少=减少不变上表说明了银行如果能准确地预测利率变动,就应该积极调整缺口,这样就可以增加收入。因增加利息收入而调整缺口有两个方面;当预计利率上升时,扩大缺口;当预计利率下降时,缩小缺口。例如:当一家银行预测利率将要上升时,准备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的比重,该银行打算多发放浮动利率贷款,但是此时客户也可能预测到利率要上升而很希望得到固定利率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致失去客户,银行只能作出让步,从而造成了调整缺口的策略失灵。(四)持续期缺口分析1.定义:持续期管理(DurationManagement)也可直译为投资回收期管理。金融工具的持续期是指金融工具以现值方式收回其价值的一段时间,又称“投资回收期”。※金融工具:既可以是商业银行的资产工具,也可以是负债工具。※金融工具的持续期不同于金融工具的期限。期限是指金融工具的生命周期,从其产生开始一直持续到期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