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会思考吗《思考,快与慢》阅读葛静丹尼尔·卡尼曼简介•1934年生于以色列,具有以色列与美国双重国籍。196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自1993年起,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众事务学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同时将心理学视角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分析当中,特别是研究了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在他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人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论证了在不确定情形下,人的判断会因为依照“倾向于观测小样本”形成的小数法则行事,或因为对于容易接触到的熟悉信息和对主观概率准确性的盲目偏信,而导致决策行为系统性地偏离了真实的概率论原理。•系统地陈述了“预期理论”。解释了人们厌恶损失的心理,解决了过去“期望效用理论”不能解释人们明显的风险偏好行为,完善了在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类决策行为理论。书籍综述•第一部分,两个系统:直觉性的快思考(系统1)和严谨的慢思考(系统2)。系统1指非受控或无意识的思考模式,简单直接当机立断,但有时可能得不到结论或是得到错误的结论;系统2指受控制的或有意识的思考模式,更为复杂和费力,可以补充或纠正系统1。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依托双系统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基本原理,目的是要“引入一套用于思考和表达思想的独特语言”。•第二部分,启发性与偏见。通过案例分析,解释了由于系统1的认知放松所产生的偏见和认知错误,以及代表性、熟知度、可得性启发以及回归平均值等对于认知和决策心理的导向,揭示了为什么在具体行为中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尽管系统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系统1的偏差,但系统2经常受到系统1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而且系统2很懒惰,经常疏于校验,从而无法纠正系统1形成的错误。•第三部分,过度自信与决策失误。卡尼曼说明了直觉判断的种种局限性,使我们认识到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知晓,却低估了对现实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以至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使我们由于过于自信因而产生“知道的错觉”。丰富的案例和实验依然充斥这一部分,揭示了外部意见对于正确决策的重要意义,以及抵制“后见之明”和“规划谬误”的有效方法,一步步修正了我们对于思维习惯的固有认知。•第四部分,选择与风险。18世纪时,经济学家以一个商人购买保险的决策为例解释了人是如何承担风险的,对效用函数进行了严密的推导,认为商人会依据风险效用函数值最大化的决策决定是否购买保险以及愿意为此付出的价格。而卡尼曼却道出了期望效用理论的缺陷,通过决策设问得出了人们真实而非理性的行为倾向:一是大多数人具有规避损失的心理倾向,二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三是人们对于决策的评估依赖一个中性的参照点。这正是他所提出的著名的前景理论。在此之上,他探讨了经济交易公平性的度量以及决策权重和客观概率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描绘了系统1的存在是如何使人们产生心理账户的。而由于系统1认定“损失”与“收益”的主观性又使人们极易产生框架效应,在面对意义相似的说法时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第五部分,两个自我。在书的最后,卡尼曼将焦点从经济理论引向人生与幸福这个心理学的命题。他从效用的内涵谈起,区分了关于幸福的体验效用和基于理性的决策效用,指出了过去一百年中经济学家们对于效用就是决策效用的片面理解和对体验效用的忽视,进而通过两种效用的不和谐引出了“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之间的冲突。解释了幸福这一概念的包容性,提出我们必须要把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的感受都考虑在内。正如卡尼曼所言:“幸福这个词并不只有一个简单的含义,我们也不该将其简单地随意使用。有时,科学的进步会使我们更加困惑。”两种自我同时存在的个体要如何去追求幸福,这也成为了作者留给我们和整个社会去思索的命题。理论体系•两个系统: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物种:经济人和自然人。•两个自我: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思考误区及修正•系统1快速,是因为我们从长期记忆中直接提取了成型的结论或印象,而它的错误则来源于我们头脑中的偏见。系统2懒惰,是因为使用工作记忆确实非常费力。•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思考误区来源于长期记忆过程中的信息偏见。但通过有意识的、大量的练习,人们可以形成正确的观念以替代原有的偏见,也就是说,更为准确、有效的思考方式是可以获得的。快思考的特点•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付出努力,没有控制的感觉•当发现(搜寻)特殊情形时,能接受慢思考控制来调动注意力•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因果关系(启动效应)•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推断原因和意图•忽略歧义,按捺心中的疑问•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真实)•做一些基本估测•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真正去空想,而不是计算(思维的发散性)•有时用简单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进理论)•对可能性做出过高估计•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对损失的反应比收益更强烈(损失厌恶)•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启动效应•启动效应:概念和词汇的联想和行为。•常见的动作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感觉。•系统1是作出快速直觉判断的依据,这种判断有时是准确的,但也可能只是错觉。•复杂而华丽的句子,让我们觉得信息量丰富、容易信服,尽管可能它们什么都没说;咬住一支铅笔保持微笑的表情,看待问题立刻乐观起来,因为大脑无法分辨自己是真的高兴,还是仅仅被一根小木棍抵住了嘴角———正是认知系统的这种不可靠,以及通常我们获得信息的不完备,让我们更可能依赖一些简单的办法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任务。认知放松•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系统2更不愿意工作,人也因此更容易相信系统1给出的判断。因此清晰美观的字体、简洁明确的描述,甚至是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都有助于让人信服。•曝光效应:又称多看效应,是指个体接触一个刺激的次数越频繁,个体对该刺激就越喜欢的现象。•好心情、直觉、创造力、轻信以及对系统1不断增强的依赖性形成了一个关联群集。代表性启发•典型偏好:人们习惯从事物中发觉和选取典型性样本,不习惯进行汇总和统计。•当个人在依据代表性启发法做决策时,首先会借鉴事件本身或同类事件以往的经验或以往的结果。就是说用样本判断总体。•统计性思维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和总体性质得出个案的结论。而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随便抽取几个特例,然后得出结论。•宗教的产生:无形的神是物质世界所有现象的最终原因。因果性解释•人们习惯于用因果关系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会倾向于用虚假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他们认为不随机的事件。•我们习惯上要通过因果联系理解事物,结果经常把仅仅是相关的事物理解成了前因后果。更有点意思也有点悲哀的是,小样本经常带来巨大的统计风险,但是我们还是喜欢夸大自己的经验,让身边的世界显得简单而有序,忽略掉那些展现世界复杂多变的证据。•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回归现象•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数据越极端,回归越明显。•无法用相关性解释回归性。•如果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的成绩是围绕某个平均值波动的,那么一次特别突出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下降,一次特别糟糕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上升。但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一现象就会引发错误,比如得到结论说:批评比表扬更容易使人进步。光环效应•我们对事件的判断受到与结论无关而与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物干扰。•光环效应产生的偏见,可以通过消除错误的关联避免。•只有在每个人的观察相互独立、每个人所犯错误间不相关联的情况下,才能降低群体错误率。•在对成功企业的系统研究中寻求其经营之道的成功学书籍为何成为畅销书?锚定效应•锚定效应:人们的某种数值估计会受到最先呈现的数值信息即初始锚的影响,以初始锚为参照点进行调整做出估计,但这种调整往往不充分,使得其最后的估计结果偏向该锚(即高锚会导致较高的估计,低锚则导致较低估计)的一种判断偏差现象。•人们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会从一个初始值(锚定值)出发,在数值调整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范围后停止。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当你可以给出锚定值时,你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评估结果。•例如,超市促销罐头,摆了“每人限购12罐”的牌子,这期间买了罐头的人平均购买7罐;如果没有这个牌子,平均每人仅购买了3罐。效用层叠•集体信念形成的自我增强过程,通过在公共话语中增强影响效用而增强此感知的合理性。•个人通过部分了解他人的外在想法,为了保持社会认可而支持公共话语内容,从而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效用层叠是一连串自持事件,可能开始于对相对次要事件的媒体报道,然后会引起公众恐慌和大规模政府行动。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述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比如“手术后3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比“手术后3个月内会有10%的病人死亡”更令人安心,虽然两句的深层含义是相同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但人们通常能读出不同的含义,而且觉得自己的所见就是事实。•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启发式判断•处理自身不了解的问题时,人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简单或熟悉的问题,并用该问题的答案替代真正的答案。•在使用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并认定这些容易知觉到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常出现,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这种判断方法称为可得性启发法。•情感启发:因为喜欢,所以相信。可得性偏见•评估事件时,我们会给予自己有直观感受的部分更高的权重,即忽略或低估自己不了解的部分。比如,高估自己在团队工作中的贡献程度;高估经常被媒体报道的灾难或疾病的危险程度。•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融洽。•因为上个月发生了飞机失事事件,人们现在更愿意坐火车出行,其实风险并没有变化,这就是可得性偏见。自信不可靠•比较可靠的专家知识来自于有规律可循的领域,并应通过长期训练积累而来,比如消防队员、护士,等等。在规律尚未被人类掌握的领域,自信的专家不会比猴子做得更好(作者所举的例子包括股票投资和社会政治)。•对某个判断的主观自信并不是对这个判断正确概率的合理评估。•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误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量化公式可靠•量化公式可以帮助修订主观判断的偏差。比如,有评分表帮助的面试官会比单靠主观判断的面试官做出更准确的面试判断。•主观判断不可靠是因为人们对复杂信息的最终判断很难达成一致。•对大多数人来说,本能厌恶数量分析和量化公式,认为其“盲目和机械化”。•要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结果必须由量化公式给出。损失厌恶•大多数人不喜欢冒险,如果在期望值相同的风险收益和确定收益中作选择,会选择确定收益。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所有人都想有所得,但会更努力地避免有所失。人们在只有没有理想的选择时,才会愿意碰运气。对收益愿冒风险,对损失保持谨慎。•前景理论:人们规避损失的愿望强于获得收益的愿望。因为风险厌恶型的人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前景理论推论:人们倾向于在获得收益时偏爱确定性,在遭受损失时甘冒风险。比如在100%获得900元和90%获得1000元之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