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和人性关怀的双重缺失我们总是在感慨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不满,有抱怨,总是觉得大学就是在消磨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理想,并且告诉我们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出门上学的时候,妈妈特别严肃地跟我说:路上一定要小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出门看看电线杆上贴的那个图片,看见和那个人长得像的就快跑。知道吗?我当时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突然才知道原来有一个大学生杀了人,并且逃脱了,在全国到处流窜。最后,终于在略微的不安中知道那个大学生在海南的“天涯海角”被逮捕归案了。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结局,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天涯海角,一切罪恶都会有被终结的一天的。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大学生要杀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杀死自己的朋友,这些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长大了,对世间的事情看法也慢慢地丰富起来,也客观多了。我像我有些明白那个杀人的大学生——马加爵,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了。云南大学“2·23”重大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马加爵被逮捕,审讯中马加爵表露出来的杀人动机竟是:想融入同学中却时常遭到嘲笑,使他自己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是个小丑。据马加爵3月17日晚交代,他感觉自己在云大太失败了。从大二开始,他越来越感到自己在同学的眼中是个小丑。马加爵在审讯中说,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己的生活一向很节俭,但有不少同学却因此嘲笑他。他一直认为云大不容纳他,在云大他是个孤独的人,他非常希望同学把他当朋友,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同学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我,我都能守口如瓶,而我的隐私告诉他们时,他们都会当作笑话向外传播”,“我好像一直是裸露着的人,别人都在嘲笑我。”据警方证实:随着审讯的一次次推进,马加爵开始很明显地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他说他现在非常想念他的家人,想尽快见到他们。“审讯过程中,马加爵精力极不集中,偶尔流露出对抗情绪。有时说着说着脑子就会抛锚,思维就会断链,他经常会大口大口地喘气,尤其是提到家人,马加爵会禁不住泪流满面。”在这一切种种的背后,我也看见了一个懦弱的,可怜的孩子的形象。马加爵不过是想要得到同学的尊重,大家的认同,虽然出身贫苦,但是这并不是他自己可以选择的,难道要去责怪他的父母吗?这是社会的不公平,这是社会秩序的不规范,这是社会人情味的缺失,这一切不都是马加爵本身的错误。马加爵事件的出现,可能会让许多人都感到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正好3月22日的《长沙晚报》上“‘会诊’马加爵”专栏,编者按中就明确写道:“马加爵思想极不健康,长期上网浏览各种暴力、色情、恐怖的图片和信息,且心理极度不平衡,最终走向极端。”随着马加爵的落网,其作案动机和心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问题在于,心理健康固然值得关注,马加爵事件中心理不健康却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或者说就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达形式。如果我们把马加爵事件缩减为心理健康问题,那实际上会阻隔我们对深层问题的体认。没有一个人是天生的罪人,我这样说决不是为马加爵推卸责任,而是当事情已成定局,我们所要做的或许不单是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追求其作为一个纯属个人的偶然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应该把这一个人性的、偶然性的事件看成是社会性的,是跟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事件呢?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我们能从这个事件中发现什么。说得更直接点,马加爵杀人的事件是否与我,与你,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马加爵到底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他今日成为一个在全国人民严重十恶不赦的冷血杀手呢?在我们的现行教育制度中,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导致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的呢?在这里,有一点是我很想从教育的角度提出的问题,马加爵可以考上云南大学,这说明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智商低下的人,并且他也是一个精神正常的大学生。从他在案发后对家人的思念可以看出他其实很看重家人在心目中的地位,这说明他还是一个有家庭伦理观念,有人性的人,试问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成为一个杀人犯呢?这实在是很值得我们这个社会进行深思和考量。这就不得不提到大学里大学生的道德缺失和人情淡漠问题了。作为名牌大学的学生,我们太在意学习,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上的教育。大学里,到处是对各种事物的攀比,吃的食物,穿的衣服,背的包包,还有更夸张的,交的男朋友,女朋友有没有钱,长得好不好看,这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成为了我们在这个小世界立足的依据。这些外在的一切成为了我们的快乐的来源,而且人类本身是一种群体性的动物,我们喜欢在一个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归属感,如果我们和大部分人不一样,那么我们必将遭受到很大的舆论压力和各种问题。这就不得不说到中国教育所提倡的随大流,从众思想对中国的学生产生的不可磨灭的但是在我看来却是毁灭性的影响。中国的孩子喜欢攀比已经是一种不正的风气了,而且当一大部分人都在追随同一种风潮的时候,这简直是一种对于另一小部分人来说是无力抵挡并且无可奈何的冲击。因为出生的家庭就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吗?因为现实的贫困就可以否定我们的努力吗?这些就是教育的不足了。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教育,但是连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那些出身贫困的人,对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我们的教育,说严重一点,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所以我真心想说一句,教育不仅仅是教,还要育,教育是要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成为真正有尊严的人,成为懂得爱自己和爱他人的人。如果一个人不知自爱,那么他只能算是一具行尸走肉,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重他人,那么他已经称不上是一个人了!马加爵确实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如果现在的大学生仍然不能学会不尊重他人,谁可以保证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马加爵呢?外国语学院10级英语1班10111140118吴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