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镇中心校“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l号)、《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贵州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黔教师[2011]220号)精神,按毕节市2011年教师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我校在认真总结(2006—2010)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校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和“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按照“打造骨干、倾斜村校、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统筹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制;优化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我校基础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二、目标要求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为引领,以“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简称“省培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结合毕节市文件精神,通过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教师“立体培训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百千万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程”这五大工程。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名优教师培养培训为龙头,以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我校教师培训,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三、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四、主要任务(一)全员培训全员培训以“一德四新”为主要内容(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展开,涉及师德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校本研训、教育教学评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拓展。要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按照“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过程,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十二五”期间,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360学时,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市级(含市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具体要求如下:1、师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根据中小学教师实际,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切入点,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增强“责任感”和“生命感”为主题,以学校、校长、教师“十个不”承诺为重点,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促进全校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确保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取得实效,塑造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引导教师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结合地市要求,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抓住当前师德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讨论、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名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开展好各项专项活动,通过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并转化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行动。2、新理念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3、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依托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毕节地区教育信息平台、各类科研杂志、广播电视等,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认真学习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科育人,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4、新方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创新化,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参与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5、新技能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及课后反思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根据省、地、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按照普及、巩固、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远程网络培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学习和应用新教育技术的能力,并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专项培训1、管理者、培训者培训(1)管理者培训:管理者培训主要包含对教育行政部门从事教师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培训机构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等的培训。我校将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学习考察、到先进发达地区挂职等方式,分期分批对管理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各级管理者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新时期教师教育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了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总体规划、主要任务以及各阶段具体安排部署;掌握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学校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管理者对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业务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2)培训者培训:“十二五”期间,我校将加大校级培训者队伍建设,使培训者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实现向“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员”转型的目标。鼓励培训者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实际,完成相应的教育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任务,并获地级或以上奖励比例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各校要根据实际组建一支数量足够、学科齐全、相对稳定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队伍。培训者队伍由优秀骨干教师及具有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育行政干部组成。学校要根据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的需要,按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培训者参加相关的集中培训,或通过选派参加国家级、省级、地级、市级进行短期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水干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各种校本培训和指导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2、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十二五”期间我校将按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大力开展骨干培训,使我校逐步形成一支以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骨干力量,形成以“种子”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校本研修队伍,结合毕节地区“六个三”工程,以课题实施为抓手,促进校本培训的开展,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安排,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2010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80%的教师接受省规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培训单位颁发的合格证。45岁以下未达到省规定的“中级水平”者,不得领取“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和目标按教育部《方案》执行。通过培训,使其能够胜任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帮助其他教师更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知识;能够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协调校内外计算机教学信息系统;能排除常见故障;能运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4、骨干教师培训(1)加强全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十二五”期间,我校将按省、地、市要求,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从种子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参加“百千万”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根据学校实际大力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各级教师培训中心,遴选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至验收时骨干教师比例要达到全市标准,省、地、市级骨干教师比例达到或超过省3.5%的指标,其中地级骨干教师队伍比例要达到地区标准,我校在选拔培训骨干教师时,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骨干教师覆盖所有的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从而逐步构建一支由省级、地级、市级、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梯级队伍。建立名师、骨干教师信息库和电子档案袋。制定名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鼓励骨干教师自主设计发展规划,创造条件促进骨干教师自身的提升和发展,如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进修、学历提升、学术交流等,完善骨干教师评价考核制度。(2)学科及其他骨干教师培训:我校将根据《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结合“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目标及我镇实际,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农村通用技术培训等项目为基础,认真组织新课程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加强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化生实验教师,实用技术教师,图书管理员等薄弱环节骨干培训。5、新教师培训(1)新教师上岗培训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及《毕节地区教育办公室关于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的通知》毕地教办师(2011)35号文件精神,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新教师必须参加岗前适应性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120学时,其中教育局组织的规范性培训60学时,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60学时,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教工程培训360总学时中,实行单独登记。培训内容为,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教育科研、教师专业素养、师生关系的最佳境界、教育法律法规、上课、备课、撰写教案等教学常规、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如何当好班主任等等。我校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将根据地区安排认真组织实施。(2)青年教师培训“十二五”期间,我校将根据毕节市“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求,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形成先进的教学观念,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加深对本学科教学规律的认识,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使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按照初级教师职务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学科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等内容进行培训。6、学历提高培训为了在“十二五”期间稳步推进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我校将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师学历提高规划。要根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要求及教师专业结构情况,有计划地选派或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学历提高培训要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要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并注意解决选择培训专业时避难就简、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等问题。通过实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5年,小学教师学历基本上达到专科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80%以上。7、班主任培训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根据省、地、市安排,结合我校实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等方式,每五年对所有班主任教师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