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生平简介舒茨(全名:阿尔弗雷德·舒茨)生卒:1899—1959(60)国籍:奥地利·维也纳生平简述:1917年(18岁),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参加一战。1918年(19岁),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1920年(21岁),用两年半时间速成大学生涯,之后进入银行工作。1939年(40岁),举家迁往美国,并度过余生。1943年(44岁),被聘请担任纽约社会研究新学校的客座教授。主要著作:1、《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后改为《社会世界的现象学》)19322、《舒茨文集》四卷本文集(他人编纂)3、《论现象学与社会关系》文选学生:瓦格纳4、《生活世界的结构》两卷本1973、1989学生:勒克曼5、《生活形式与意义结构》和《对关联问题的反思》手稿集合思想渊源:1、奥地利经济学派(1)人物:米塞斯、维塞尔(2)主要观点:主观价值理论:主张从主观价值的角度来理解编辑效用乃至所有类型的人的行动,批评实证主义,认为实证主义用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则来分析人的行动是毫无意义的。先验范畴论:用分析人的行动的理念类型来把握历史事件的意义。强调理念类型(idealtype)作为先验范畴的一面。(3)借鉴:接受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对韦伯思想的“去历史化”2、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出发点,但不能简单的说,舒茨的思想是韦伯思想的“完善”或“彻底化”。舒茨关注的是怎样明晰的分析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在这一点上与韦伯是一致的。3、胡塞尔的现象学舒茨用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构成分析,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随着他对生活世界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摆脱了胡塞尔哲学这哦难过的唯我论思想。(主体间性、生活世界)4、美国实用主义(1)人物:詹姆斯、米德(2)詹姆斯的思想引发了舒茨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舒茨借鉴了米德对身体行为分析的思想,将其放在主体间性的“我们关系”中来考察,并成功摆脱了米德思想中的行为主义清晰那个,将身体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学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点。5、舒茨的学术对话者2(1)人物:考夫曼和古尔维奇(2)好友,通信第二节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考点1:舒茨对韦伯解释社会学的批判1、批判的原因:为了深入探讨行动的意义问题,以便对其主要研究的社会世界的意义问题打基础。2、借鉴:肯定韦伯的基本思路是准确无误的,相信他已经奠定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出发点,赞赏其“价值中立”的观点、“理念类型”的方法和个人主义方法论。3、五点批判:韦伯将有关社会行动、意义、理解的论述是为解释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舒茨认为这个基础很不牢靠。(1)韦伯并没有充分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所产生的复杂影响。(2)韦伯似乎只是将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看作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的意义,而没有意识到二者的真正区别。(3)应该扬弃韦伯对“观察式理解”和“动机性理解”的区分(是否涉及更广泛的意义),代之以“直接经验世界”与“遥远世界”之间的区别。(4)尽管韦伯一再提及动机是行动以一定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他有关动机的论述含糊不清,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区分开动机的两方面含义:原因动机和意图动机。(5)韦伯关于意义和动机的含糊导致了他有关社会行动的概念的含糊。舒茨认为社会行动的核心特征是筹划,我们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不仅从“以他人为取向”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因为前者才是社会行动的样本。考点2: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行动与行事,手头的库存知识与经验图示1、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的区别(1)主观意义:“我”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主要涉及时间问题(2)客观意义:“我”与他人如何建立主体间性的问题,主要涉及符号和沟通的问题2、行动(action)与行事(act)(1)行动:指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过程(2)行事:指也已完成的状态(3)关系:行动的筹划是一种虚拟的想象中的行事,行事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行动。当“我”处于行动状态时,沉浸在绵延的时间流中,不可能发现任何清晰地,可相互辨别的经验,而一旦“我”意识到这一绵延,持续的意识流就转化为冻结的、空间化的状态,将“行动”构成“行事”,最后从中构成行动的意义。3、手头的库存知识(stockofknowledgeathand)和经验图式(1)手头的库存知识:当关注从绵延的时间流中挑选出若干经验时,这些经验会被进一步构成一个综合体,这种经验构成的综合体就是意义构造。这些意义构造不断积累增长,就组成了舒茨所谓的“手头的库存知识”。(2)经验图式(解释图式):借助“库存知识”,处于自然状态的普通人的所有过去经验获得了有序的安排,这些安排的基础就是各种意义构造形成的秩序模式。舒茨将这些模式称为经验图式作用:人们借助经验图式赋予行动以意义。考点3:主体间性真正的主体间性的理解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沟通意图,另一种是具有沟通意图,使用符号的理解。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我们所把握的意义都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一方面,我们既不可能到达他人意想的主观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重现3他人的意义构成过程,只可能面对该过程的产物;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只停留在客观意义的层面上,因为在舒茨看来,不触及他人的主体经验的意义理解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理解。考点4:社会世界的结构1、直接性的社会世界在面对面的情况下,空间和时间本质上都具有直接性。参与互动的人会有意识的考虑面对他的人,这种针对他人的态度,称为“你们取向”,在这种取向下形成的关系称为“你们关系”。当在面对面的关系中,每个人都彼此相互觉察,并抱着同情的态度参与他人的生活,则称为“纯粹的我们关系”。只有在“我们关系”范围内,我们才能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以具体的方式获得“你”的经验。2、间接性的社会世界在时间和空间都是间接性的情况下,形成“他们关系”,我实际上借助各种理念类型来理解他人,把他们的行动看成是匿名的过程,这种类型化的解释图示,构成了我的库存知识的重要内容。3、社会世界的层化根据你明星的程度和理念类型的具体程度,将间接关系构成的同时代人的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进一步探讨前辈世界和后人世界,这叫做“生活世界的层化”。第三节生活世界的结构考点5:生活世界1、生活世界与实践世界的区别生活世界不具有目的结构,而人的任何活动总是具有目的性的,所以,我们的任何实践世界都不同于生活世界,一方面它们以生活世界为前提,另一方面,有参与构成了这个生活世界。2、生活世界的含义那坦森:生活世界包括人所牵连的种种日常事物的总和。在舒茨的分析中,生活世界与自然态度和主体间性密切相连。自然态度:是处于生活世界的人的基本特点,它使人们认为生活世界是不言自明的现实,这些抱有自然态度的人都会想当然的接受他。从某种意义上讲,超验性、客观性等观念正是从这种自然态度中产生的。3、生活世界的结构性原则生活世界的“结构性”体现在具有不同视角的人能够相互理解,行动的意义通过与特定社会场景的制度化联系使每个人的社会行动都成为可理解的,每个相当清醒的、正常的成年人都会根据一些日常生活原则来理解他人的存在。正是依据以下生活世界的结构性的原则,在生活之中,我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才可能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l)他人是具有肉体的存在(2)他人的身体具有和我自身在本质上一样的意识(3)外在世界中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是同质的.意义也基本相同(4)我可以与他们打交道,并相互采取行动(5)我可以使自己为他人所理解(6)一个已经层化的社会文化世界是作为一个参照框架被预先给予的,这种给予方式使普通人想当然地将其视为“自然世界”(7)由于(6),我发现自已置身其中的情境只有一小部分是我个人创造的。考点6:社会现实问题4第二章常人方法学第一节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渊源和流派一、什么是常人方法学常人方法学分析的是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基本方法,(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的研究在分析日常生活活动时,将其看作(社会)成员的方法,成员用它们使日常生活看起来是理性的,并出于各种实践目的使行动是“可讲述的”,也就是“可说明的”……根据菲尔默的研究,常人方法学这个“名目”体现了常人方法学的两个主要倾向:(l)社会学应该是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既应包括宏大的方面,也应包括所谓琐碎的方面;(2)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日常活动。二、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渊源(1)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常人方法学理论在许多方面是帕森斯理论的一种“颠倒”,即将帕森斯对社会秩序的解释“去神秘化”和“去物化”,使整个帕森斯的秩序理论摆脱唯意志论的色彩,从普通人的口常生活的经验角度来理解社会秩序。(2)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舒茨的类型化,多重现实等许多概念。胡塞尔对“构成”的分析,对“生活世界”的分析,胡塞尔对“日常世界”的分析,胡塞尔对哲学主流的拒弃和对“无预设哲学”的追求,语言风格,古尔维奇的现象学心理学,梅洛-庞蒂对“具体”行动的论述以及海德格尔对“常人”的分析。(3)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哲学他对“规则”问题的判断性分析,特别是谈话分析学者的许多想法(4)符号互动论戈夫曼对日常“接触”和“互动秩序”的研究,晚年关于“互动秩序”的提法。(5)经典社会学与常人方法学涂尔干晚年对社会认知的关注,韦伯对社会学方法论的论述和解释社会学的设想,尤其是齐美尔对“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的思考。三、常人方法学的历史与流派1967年出版了常人方法学的《圣经》——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研究》。谈话分析和工作研究逐渐替代常人方法学早期对基本行动理论和秩序问题的关注,成为常人方法学的主流。罗杰斯根据理论兴趣的差异划分出“情景常人方法学家”和“语言学常人方法学家”两个群体,而亚历山大则在常人方法学中发现了“意义取向”和“实践取向”这两个个体主义的理论化方式。第二节常人方法学论社会秩序问题一、对帕森斯的批判和社会行动的规则问题加芬克尔认为,在帕森斯的理论中,行动者不过是一个“判断傀儡”;另一种是“心理学傀儡”。加芬克尔认为:(1)一再出现的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或“成就”。(2)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作为行动的“蓝图”和规定发挥作用,不如说是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可描述的一种“工具”,类似物理实验报告中的程序说明,人们可以借此了解实验的情况,但实验的进程其实并不按照报告进行,报告总是在实验之后才制5作出来;(3)如果说的确存在社会“秩序”的基础,那也是人之性而非规范性。二、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三大特征(1)行动的权益性①权益性: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②破坏实验:社会学家为了使“普通行动”成为“可见的”,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布局引入混乱,造成局部失范,来发现社会行动内在组织过程。③举例:井字游戏,外来寄宿者实验(2)行动的局部性①局部性:行动是在场景中组织而成的。②局部性的特点:空间局部性任何社会行动都处于一个场景之中。结构局部性在任何特定的场景中,场景本身就是行动的一部分,和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成的“成果”。局部的索引性(3)索引性①定义:索引性表达是沟通结果及所有社会行动的一个特点,都依赖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常人方法学常用索引性来描述日常生活的基本结构。②索引性的特点——无尽索引性:一项表达(或行动)的意义必须诉诸(即索引)其它表达(或行动)的意义才可理解,而这些被涉及的表达(或行动)本身也具有索引性,这样,任何一个表面上孤立的“表达”和“行动”归根到底都是一条“无穷无尽”的“索引链”上的一环。③举例:夫妻谈话④处理所隐形方法:作为治疗的常人方法学主要针对的恰恰是常人方法学本身,而治疗常人方法学的方法就是竭尽全力现实日常生活的索引性。(4)行动的反身性和可说明性①行动的可说明性:指“可观察的和可报道的”,即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报道,可以被看到、谈论,并因此可以被理解。包含两层含义:行动不可能被完全看到、描述和理解;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中,行动和说明是不可分的,说明是行动的内在组成部分。②反身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