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特征(一)五四运动和中共党建时期(1919—1923)(二)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三)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四)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五)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1949)一、南昌起义(1927、8、1)直接:占领南昌城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2、经过:(1)时间:(2)领导人:(3)军队:(4)地点:(5)结果: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国民革命军南昌一、南昌起义(1927、8、1)(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意义:(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4、教训:一、南昌起义(1927、8、1)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纠错会议):(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1)时间:(2)领导人:(3)地点:(4)结果:(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思想内涵: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1)武装斗争——军事保证(2)土地革命——核心根本(3)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及其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建设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高考链接·典题】•1、(2005年全国卷)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军,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A.北伐军进军湖南B.八一南昌起C.湘赣边秋收起义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解题思路:本题的有效信息是“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及“匡庐、潇湘”,由此结合教材知识知应该是秋收起义。规范解答:C(2011年上海市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B【典例·展示】1.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主要原因是•A坚持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C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D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解]农民阶级最关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共领导的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也使中共得到了农民阶级的坚决拥护。[答]D[评]该题属于分析判断型题,解答时要注意把中共的政策、农民及土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遵义会议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3.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革命斗争遵义会议的转折意义1.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政治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重要革命方法由幼稚走向成熟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挽救革命)1、大革命失败后,建立自己的武装,独立领导革命。例:南昌起义有了自己的军队;三湾改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2、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指明了新的出路。纠右滋“左”(道路上;军事上);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失利。3、文家市决策。通过井冈山的斗争,总结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经过推广,终成燎原之势。4、遵义会议——标志成熟。在事实上确立了……;第一次独立自主地……;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的问题:国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革命方式武装斗争(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为主)土地革命(内容、作用)根据地建设建立——包围——夺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正确的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左”倾道路(1)产生原因1、国情分析错误2、大革命失败、屠杀的刺激3、共产国际的错误4、照搬俄国,急于求成(2)革命方式中心:无产阶级的城市暴动。配合:农村(土地革命),农民阶级长征前后的表现:冒险、保守、逃跑②延安整风(1942):在思想上彻底清算(3)“左”倾错误的清算①遵义会议(1935):在军事上和组织上易错知识点1.“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主要表现为急噪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但“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2.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并没有纠正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延安整风期间才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主要表现有:第一,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第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集体;第三,及时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5、红军长征最终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B、红军进入甘肃、陕西C、吴起镇大会师D、甘肃会宁大会师D命题视角一:从历史主干知识角度研制教材的重点是遵义会议。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前造成中国革命危机的主观原因是()A.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C.放弃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D.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解析:遵义会议召开前,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导致了革命危机的出现。答案:B命题视角二:从教材史料角度研制本课时教材应关注的史料有:南昌起义(图)、井冈山会师(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等。2.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①是党中央纠正军事上“左”倾错误的地点②是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取得长征以来首次重大胜利的地点③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④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党中央纠正军事上“左”倾错误的地点是遵义,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取得的长征以来首次重大胜利,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地点是陕北吴起镇,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在甘肃会宁,依地理知识判断即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