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橘子粉一样的童年——《第56号教室的奇迹3》读后感李元读完雷夫老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3》这本书,我觉得借用李镇西老师的话来形容这本书再贴切不过----一个把教育视作生命的雷夫对千万老师们说的一句句肝胆相照的心里话和真心话。书中雷夫用了许多颇有戏剧性又很残酷的事例告诉我们这些虐心的经历是所有老师都或多或少会面对过。有初出茅庐的热情和碰壁,遭遇挑战时的彷徨和坚韧,面对难题时的沉思和从容,取得成功时激动与开心,都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然而雷夫正是在这种沮丧复杂中坚守自己的教学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他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然后将自己收获的成长又用这种诚恳的方式娓娓道来。对于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双手不自觉的合十,慎重的告诉自己要让自己的心在教育的路上,对于现在这份职业多一种敬畏与信仰。无畏和不朵颐,如果我们不肯努力不肯信仰教育的真谛,任何事物随时都可以搬起石头自己砸自己得脚。我想只要,我们摸着自己得良心,正直得吟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放眼望去,我们时刻激情却迷茫,可责任给予我们的是,要用点滴铸就孩子们——像橘子粉一样得童年。它是甜甜的、粉粉的、浪漫而唯一的。第一部分遥想青葱岁月雷夫在回忆他青葱岁月之初也就是刚踏入教育领地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仿佛站在(艰辛之地),那(一年之计)时常(天有不测风云)。他用(平常心)(启动孩子的内在力量),教会学生(沉默是金)(学以致用之道),告诫学生(善妒之人)要(减压),提示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学会(见仁见智)。而我在读到书中雷夫举的事例----当老师的爱心却得到是孩子们向他竖起了中指,和一个孩子彻头彻尾的谎言的时候。我失望透顶了,有时候确实特别无力,太多时候我们尽心尽力去帮助学生结果却发现一切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总结:雷夫在书中说教师这个职业时常让他倍感沮丧、艰难和疑惑绝对事出有因。我感同身受的同时渴望自然的教育,却无奈应试的教育又期待素质教育,虽然雷夫老师他在书中谈到他对素质教育感到很诧异,我想在不同教育体制下每个人的体悟不同,只要目的不谋而合就够了。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努力教导孩子们要有荣誉感,而这个世界却让他们不断面对耻辱;我们努力说服孩子们要做正派人,而这个世界却浊流当道。雷夫又用罗曼罗兰的话鼓励着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依然热爱它。我想无论我是追求自然的教育,还是无奈应试教育,或者怀揣希望做着素质教育的梦,我必须充满爱心和耐心的与一个又一个或是顽劣或是古怪或是自我或是自卑的孩子较量,一次次内心挣扎的冲突后我将积累战胜自己的勇气和自豪给与孩子带来了真正像橘子粉一样甜甜的童年。第二部分成长与收获首先请允许我先讲述我曾经读到的一个案例: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布置了以下任务三个躲迷藏的小动物——小鸭、小青蛙和小兔在躲迷藏,小朋友你们能根据这个场景讲一个小故事吗?(1)小朋友甲乙丙丁等等说,三个小动物在一起做游戏,可开心了。可是三个小动物藏着藏着,发现好久都没有人来找他们,原来他们都在躲,没有规定谁负责找。这时,小朋友A君就不同意了,凭什么就是你们这样子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三个小动物躲着躲着,突然猎人来了,小兔躲在树洞里可是猎人在伐木一下把小兔给砍死了,小青蛙躲在灌木丛旁边,猎人没看到一不小心把青蛙给踩死了,小鸭子躲在水塘里,猎人来了向小鸭子的翅膀开了一枪结果连小鸭子也淹死了!(2)同学们,荷叶姐姐可真伟大呀,她淋湿了自己,让小池塘里面所有的小动物都没有淋到雨,你们喜不喜欢她呀?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可这时A君又不同意了,老师老师我才不要喜欢荷叶姐姐,我问为什么呀?孩子说:因为荷叶姐姐太丑了,她满身都是刺,特别扎人呢?(3)这天,我进了孩子A的空间,看到空间里面写了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做:像橘子粉一样的童年。我满是惊喜,这样一个孩子怎么能够说出这么美的一句话。于是我带着好奇心点开了这篇文章,文章的大致内容是:有个班上的小女孩经常和他在一起玩,他很羡慕小女孩每天水瓶里面能带橘子水,他就告诉小女孩说你将你的橘子粉每天给我带一点吧,那样我就每天和你一起玩。从此,小女孩每天就给他带橘子粉~~~总结:雷夫在他成长与收获的章节中说有时候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无力和惊喜。就像我上面诉说的案例,有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与家庭让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孩子乖巧懂事。那么,真正的三观,真的不重要吗?当一个智力极高的孩子三观尽毁的时候,就是一个家庭甚至社会悲剧的开始。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德育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必修课程与教育,那么爱孩子就告诉她或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时像雷夫说的那样,每一次意外都是智慧的考验;每一个顽童都是意志的磨砺;每一道难题都转化为课题;每一回绝望都蕴含这希望。这就是雷夫的成长!第三部分步入名师讲堂在这个部分,我真正体会到:毕其一生,方有大师也!这句话的力量。首先雷夫说有时候对孩子放手绝不是自私,今天的问题大多可以等到明天解决,假如你在喘口气、醒醒脑的时候感到有些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个好老师就学会想想莎士比亚《亨利五世》中一句台词:父王啊,与奋不顾身相比,爱惜自己的生命算不上什么罪过!其次在这个一切讲高效的社会,老教师的存在是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良师绝对不是速成的。教师这行面对的群体时刻充满变数,的确需要我们虚心学习、精心准备和长期积累。最后要学会名师的微笑宽容与静待花开。宽容是无声的教育,要相信做出的永远比喊出来的有分量。在这种人与未来的较量中,我深刻体会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其实教育也是一样的。每个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但是我认为孩子都是有差异的。或者说孩子的兴趣的和擅长点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到了那个年龄就会干那个年龄会做的事!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粗俗点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我们恢复淡定,让家庭社会都和谐轻松起来,尊重所有孩子的差异。只是,让我们有梦有切实的指导,在规律面前保持敬畏的心里,别让扭曲的心里毒害了我们的孩子,这样才能肩负起引领下一代成长的中国梦!后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读完这本书,对于我个人来说在观念上还是有很多的冲击与充实。用雷夫在他后记主题来说就是对待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绝不退缩,永不放弃。我深读这本书发现教育的本质就是心理的沟通。父母和老师是我们孩子心理的治疗者,同时也是孩子心理问题的导火源。有时候你硬是要用美国的皮包中国的饺子,那样真不好吃。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应该有大局观念,能够引导孩子树立高屋建瓴的思维观与价值观。多关注生活、关注也许对孩子来说很远的东西。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寻找他们成长的点,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多一份理解。是啊,尊重一个人应该是无条件的,哪怕是一个需要谆谆教导的孩童。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做孩子心灵障碍的点火人。当遇到一个说话结巴的孩子,你该如何评价?请这样说吧:你是一个嘴巴追不上脑袋的孩子哦!用优点和闪光点来看待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保留自己的判断,成就他们的同时也就成就了我们自己。我是个读着童话长大的女孩,心里没有过多的阴暗面。长大后我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读了这本书,我聆听雷夫先生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教诲,努力让自己的教育工作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勇敢的攀登在通往天堂的阶梯上,我将为能给我的学生铸就像橘子粉一样甜甜的,粉粉的浪漫而唯一的童年而骄傲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