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行政决策第一节行政决策概述一、含义及特点(一)决策先秦:《韩非子·孤愤》“智者决策于愚人”;20世纪中叶发轫于美国,“Decision-Making”。人们就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二)行政决策:AdministrativeDecision-Making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行为设计和抉择的活动。(三)特点1、主体特定(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2)国家行政机关内的公务人员(3)依宪法、法律规定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享有行政权的社会组织2、内容广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3、结果权威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理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二、行政决策分类(一)根据行政决策主体的不同:中央行政决策和地方行政决策(二)依据行政决策涉及问题的规模和影响的不同:战略决策、战役决策和战术决策(三)依据决策问题的性质以及所依据的条件的不同: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四)依据决策使用方法的先进程度: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五)依据决策目标要求的不同: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二、行政决策分类(六)按照决策主体的人数和决策权力分配的情况: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七)按照决策者的思维反应模式: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八)按照使用的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九)按照决策的时间先后顺序: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十)根据决策目标数量的不同: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三、行政决策的原则1、信息准、全:2、可行:生产力标准和利益标准(经济、政治、社会心理)3、系统:决策主体系统思维、把决策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系统4、对比择优:5、预测:6、动态:7、民主集中:8、连续性:四、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2、行政管理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3、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4、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5、科学性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案例讨论:公车改革问题纵向: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权机关横向:党的领导决策系统人大的权力决策系统政府的行政决策系统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一、行政决策体制及构成行政决策系统行政决策系统构成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1、决策中枢系统(1)界定政策问题——社会问题(SocialProblems)马奇(JamesG.March)和西蒙(HerbertA.Simon):(社会)问题就是要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间的距离。A、罗威(T.Lowi):受问题影响人数多少及其关系分配性的(distributive)调节性的(regulative)再分配性的(redistributive)B、邓恩:问题的特性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problem):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走私、贩毒)结构适中问题(moderately-structuredproblem)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problem)没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腐败、个人隐私)(2)确立政策目标(3)组织设计政策方案(4)选择政策方案2、咨询子系统由掌握各门类知识的专家、学者组成,决策中枢系统的辅助机构。组织形式:官方的半官方的民间的跨国的•参谋子系统的作用(1)协助决断子系统界定政策问题,确立目标(2)为决断子系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3)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进行跟踪反馈、分析3、信息子系统(1)收集信息,完整地、真实反映客观情况(2)加工、整理、分析、归纳信息,取精华,剔虚假(3)传递信息,把加工处理好的信息传递到决策者手中•有关信息特征的问题•信息的稀缺程度(scarcity):稀缺与价值•获取信息的代价(cost):“征信系统”的建立•信息源发布状况(promulgation):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的时间性(time):边际成本关于信息的传输渠道问题4、监控系统:内、外两体系(1)内部政党——人大——政府内设监控机构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2)外部: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舆论二、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一)独裁制(二)议会制(三)人民代表大会制三、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1)组织目标:近期、远期;可行性(2)职能范围:权限约束,不能越权(3)机构设计:避免交叉、指令应统一(4)职位设置:统帅的权威性(5)人员配备:数量、质量(6)权责划分:避免法不责众(7)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刚性(8)技术和信息:科学有效、交流畅通(9)物质因素:硬件建设(10)团体意识:决策各个系统互相支撑伍启元:《公共政策》•政精英权•策政治基力•结层结构流•果动•一般民众精英/大众模式集团模型:政策利害关系人结构图政策制定者公共政策政策牺牲者政策受益者外加影响公共政策均衡政策变化集团A的影响集团B的影响备选政策位置改革开放三十年看城市发展决策的程序决策程序示意图提出问题,识别机会明确目标拟定方案方案1方案2-------反馈评估决策实施监督第三节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与模式一、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1、问题界定(1)含义被行政主体所认知并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公共问题。(2)问题界定的主要环节A、症结分析——全面认识问题问题产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问题的性质、类型、范围、程度、影响和问题的内部层次、结构B、原因分析主和客观原因主和次要原因直和间接原因近因和远因“留守儿童”“留守儿童”C、确切表述对问题症结的“现实”与“理想”及二者的“差距”作准确的定性\定量概括,对差距、原因作出准确判断。(1)基本原则针对性可行性系统性规范性具体性2、目标确立(2)依据A.既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B.前一阶段已经界定出的问题C.当前和将来的主客观条件(1)轮廓设想:各个方案之间要相互排斥(2)细部设计3、方案设计4、后果预测(1)收集资料(2)确定方法(3)计算和分析(4)评审结果5、方案抉择——确定标准符合国家和社会的总体战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目标消耗的资源尽可能少实现目标的风险尽可能低实施方案所产生的副作用尽可能小6、可行性分析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7、合法化二、行政决策的基本模式(一)精英/大众模式(二)集团模式(三)系统模式(四)制度学派的模式(五)趋向和窗口模式(六)权力决策模式(七)有效决策模式(八)公共决策模式(九)决策程序模式(十)渐进性创新模式三、行政决策的具体方法全体一致原则多数原则过半数原则(一)全体一致原则—unanimityrule(安理会决策)决策方案的通过需全体决策投票者一致投赞成票,若有一人投反对票,该决策方案就不能通过。优点: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即每个投票者均获得满意,或至少无人受损。缺点:决策成本过高;决策结果有利于部分人;出现决策的“搭便车”现象。(二)多数原则——majorityrule投票者支持最多的一种方案获得通过的决策方式。优点:大大降低了决策成本缺点:可能造成决策不科学、不民主(相对多数实际上占全体少数的局面)。多数原则可能的变异举例:现有方案A、B、C,共有10人参加投票。ABC433其中A方案获得通过,但只有4人选择A,占全部人数中的40%。政治局常委的决策(三)过半数原则至少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投票支持的方案才获得通过。优点:比全体一致原则决策成本低,比多数原则更民主。不足:当多数人的净收益小于少数人的损失时,社会整体收益为负;可能出现投票循环;易产生多数人强制现象。(四)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决策悖论:即决策因陷入“循环”而无法作出)例:甲、乙、丙三人对方案A、B、C按照过半数原则进行表决。其中甲对三个方案的偏好为:A〉B〉C乙的偏好为:B〉C〉A丙的偏好为:C〉A〉B若先对A、B进行表决,显然甲、丙以2:1选出A,再将A与C进行表决,则乙、丙以2:1最终选出C。若先对B、C进行表决,选B;B与A再表决,最终选A。若先对A、C进行表决,选C;C与B进行再表决,最终选B。讨论:关于“决策公平”的基本方法(1)朴素法(2)拍卖法第四节行政政策一、行政政策的含义•广义的行政政策是一切国家权威机关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制定的基本规定和指导原则•狭义的公共政策仅仅指的是由政府机关制定的,用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为准则二、行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一)行政政策的目标•(二)行政政策的内容•(三)行政政策的载体三、行政政策的基本特征•(一)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四)导向性和时效性的统一四、行政政策的基本类型•(一)根据行政政策制定的主体不同,可将行政政策分为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二)从行政政策的结构层次角度,可将行政政策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与具体政策•(三)根据行政政策作用的领域不同,可将行政政策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文教政策等•(四)根据行政政策的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将行政政策分为鼓励性政策和禁止性政策四、行政政策的基本功能•(一)导向功能•(二)管理功能•(三)控制功能国家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邮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累计亏损已达11亿元。2003年1月21日,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严重。仅2002年,审计机关审计查出由于违规担保、投资和借款等,已给国家造成损失多达72.3亿元。案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