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语言培训教材台湾版一、概念篇台湾简介之一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地形: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為多震地区。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气候: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气候冬暖夏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北回归线穿过岛中部,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人口:截止2008年,台湾人口約达2300万多人(含金门、马祖人口),人口年增长率约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东部人口仅占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約为568.83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概念篇人口划分:若依据移居岛上时间的先后,可以分为四大族群,分别为:原住民、河洛人、客家人,以及“外省人”。近年来由于台湾人与东南亚国家人民通婚(多为台湾男性和东南亚女性通婚)日益增加,亦有所谓的第五大族群的出现。人口划分為汉族本省人(包括河洛人约73%、客家人约12%)85%;“外省人”13%;原住民2%。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鄒、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是太平洋地区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行政区域:全省共7市16县:台北、高雄2個直辖市,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此外,设有“福建省政府”,辖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台湾简介之二概念篇物产资源:•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充沛的雨量创造了丰富的水力资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台湾简介之三概念篇何谓繁体中文之一名称由來:繁体中文,台湾官方称为正体中文,亦称传统中文;所指为传统中文汉字的书写方式,以对应在中国内地普遍使用的简体中文的概念。目前台湾称为正体中文,而中国大陆、港澳及海外华人普遍称之为繁体中文,不使用中文的国家则通常将正体中文称作「传统中文」(TraditionalChinese),而对简化后的中文则称作「简化中文」(SimplifiedChinese)。自国共内战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台湾后,国民政府一直以正统自居。中国内地推行简化字后,相对书写复杂的传统字体即被官方称为繁体,而国民党政府则将其称为正体。使用概況:正体中文主要是台湾及港澳地区的官方文字,中国内地则是民间偶尔使用,日本、韩国等地则有不同与港台的另一套传统汉字,而菲律宾、朝鲜只在学术研究上使用。简体中文则主要使用于中国内地,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小区。除此以外的海外华人对两种书体的使用情况则为各半,大部分会使用正体中文来发布信息,手写则以简繁混合居多。概念篇简史:•从上古到西汉,官方的规范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等,与现代的正体字有显著差异。直到秦朝出现东汉盛行的隶书,才与现代正体字较接近。历代朝廷通过编写「字书」颁定规范汉字,相对于民间自发使用的各种简化字,具有的官方权威性。中国内地于1956年开始制定和推行简化字。从此,简化字在内地成为了规范汉字,而正体字就是与简化字相对的传统汉字。在香港、澳门及台湾,正体字一直保留沿用,并拥有官方的规范汉字的地位。•正体中文自1980年以来通常使用Big5中文编码。在台湾,中央标准检验局公布一套名为国家标准中文交换码CNS11643的官方编码,并普遍用于中华民国政府的户政、役政信息系统中。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亦使用CCCII编码。近年来,随着Unicode跨语言编码集的出现,也得到了广泛使用。香港政府所使用的即为采用Unicode的UTF-8编码。概念篇何谓繁体中文之二二、入門篇注音符号之一简介:•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後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1930年又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入門篇注音符号之二拼音组成:•声调符号/声母/韵母繁体字注音声调符号组成元素權ㄑ声母ㄩㄢˊ韵母入門篇注音符号之三注音符号、汉语拼音、台湾拼音(原通用拼音)对照简表:注音台湾拼音(通用拼音)汉语拼音ㄅbbㄆppㄇmmㄈffㄉddㄊttㄋnnㄌllㄍggㄎkk注音台湾拼音(通用拼音)汉语拼音ㄏhhㄐjijㄑciqㄒsixㄓjhzhㄔchchㄕshshㄖrrㄗzzㄘcc入門篇注音符号之四注音台湾拼音(通用拼音)汉语拼音ㄙss零韻-ih-iㄚaaㄛooㄜeeㄝêêㄞaiaiㄟeieiㄠaoaoㄡouou注音符号、汉语拼音、台湾拼音(原通用拼音)对照简表:注音台湾拼音(通用拼音)汉语拼音ㄢananㄣenenㄤangangㄥengengㄦererㄧi,yii,yiㄨu,wuu,wuㄩyuü,u,yuㄧㄚia,yaia,yaㄧㄝie,yeie,ye入門篇注音符号之五注音符号、汉语拼音、台湾拼音(原通用拼音)对照简表:注音台湾拼音(通用拼音)汉语拼音ㄧㄞiai,yaiiai,yaiㄧㄠiao,yaoiao,yaoㄧㄡiou,youiu,youㄧㄢian,yanian,yanㄧㄣin,yinin,yinㄧㄤiang,yangiang,yangㄧㄥing,yinging,yingㄨㄚua,waua,waㄨㄛuo,wouo,woㄨㄞuai,waiuai,wai注音台湾拼音(通用拼音)汉语拼音ㄨㄟuei,weiui,weiㄨㄢuan,wanuan,wanㄨㄣun,wunun,wenㄨㄤuang,wanguang,wangㄨㄥong,wongong,wengㄩㄝyueue,yueㄩㄢyuanuan,yuanㄩㄣyunun,yunㄩㄥyongiong,yong资料来源:台湾通用语言协会提供2003入門篇注音符号之六声调符号入門篇注音符号之七声母韵母ㄅㄉㄍㄐㄓㄗㄚㄞㄢ一ㄆㄊㄎㄑㄔㄘㄛㄟㄣㄨㄇㄋㄏㄒㄕㄙㄜㄠㄤㄩㄈㄌㄖㄝㄡㄥㄦ现行字母表:共37个注音符号入門篇注音符号之八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例字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例字ㄅb玻ㄐj基ㄆp坡ㄑq欺ㄇm摸ㄒx希ㄈf佛ㄓzh知ㄉd得ㄔch蚩ㄊt特ㄕsh詩ㄋn訥ㄖr日ㄌl勒ㄗz資ㄍg哥ㄘc雌ㄎk科ㄙs思ㄏh喝声母表入門篇注音符号之九韵母表-1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例字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例字一i衣ㄧㄢian煙ㄨu烏ㄧㄣin因ㄩü迂ㄧㄤiang央ㄚa啊ㄧㄥing英ㄛo喔ㄨㄚua蛙ㄜe鵝ㄨㄛuo窩ㄝê誒ㄨㄞuai歪ㄞai哀ㄨㄟuei威ㄟei欸ㄨㄢuan彎ㄠao熬ㄨㄤuang汪入門篇注音符号之十韵母表-2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例字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例字ㄡou歐ㄨㄣuen溫ㄢan安ㄨㄥueng翁ㄣen恩ㄨㄥong轟ㄤang昂ㄩㄝüe約ㄥeng亨ㄩㄢüan冤ㄧㄚia呀ㄩㄣün暈ㄧㄝie耶ㄩㄥiong雍ㄧㄠiao腰iㄧㄡiou憂入門篇三、用语篇何谓台湾国语台湾国语,通常简称国语,是指战后(二战结束后)在台湾地区由中华民国政府所推行、逐渐在民间普遍使用的北京话。由于北京话已经在台湾地区独立发展了50年以上,而逐渐与在中国大陆所使用的“普通话”有些不同,因此有些语言学家将其称之为“台湾国语”或“台湾华语”以示区别。民间亦将发音不甚标准,混合闽南语发音之国语戏称为“台湾国语”。用语篇台湾地区语言使用狀况台湾所使用的汉语方言,闽南话占了绝对优势,所以“台湾话”就是指闽南话。除了台湾中部山地原住民通行高山语和苗栗、新竹两县客家人说客家话外,沿海中国大陆其他方言,几乎没有成群分布的现象,与历史上闽南人最早大批移民到台湾有关。由於语言接触的结果,很自然地,台湾国语会从台湾的本土语言吸取某些词汇,除了台湾国语本来就缺乏的台湾文化和生活用词之外,还有大量台湾本土语言(主要是闽南话)的流行用词。有些闽南话流行用词,在台湾国语也能找到同义的用词,且这些闽南话用词活泼,为了表现生动文字,就用汉字写了出来,也方便用国语来念,慢慢就融入了国语词汇。比如,在会议上有人骂别人「压(鸭)霸」(不讲理),商店里则写著「大俗卖」(大拍卖)的招牌,奖券开奖时则传来一片「槓龟」(没有收穫)声。用语篇繁体用语来源之一繁体用语除了延续上述传统中文以外,亦随时代、地域、种族相互影响融合产生新的用语。有些新词汇是从电视的闽南话节目学来的,台湾电视在多年前曾播出黄俊雄布袋戏,其中的人物用语活泼,也造就了台湾国语的某些用词,比如「藏镜人」(偷偷躲在後面的人)、「秘雕」鱼(畸形鱼)等词汇。其他比较常见的借自台湾本土语言的新词汇,还有「速配」(相称)、「甲意」(中意)、「衰」(倒楣)、「赞」(好极了)、「牵手」(老婆)、「见笑」(害羞或可耻)、「老神在在」(气定神闲)、「搞怪」(狡滑难缠)等等。也受一些旧的和新的外来语词汇影响,比如,「马杀鸡」(massage,按摩)、「秀」(show,表演),「黑轮」(日语:日本关东煮里的鱼浆制品)、「运将」(司机),还有从英语转到日语,再转到闽南话,最後再转到台湾国语的「秀逗」(short,指头脑有问题)等等。用语篇繁体用语来源之二台湾的闽南话有少量的日语借词,这也是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在语言中留下痕迹,如“便当”(盒饭),称呼年长妇女为“欧巴桑”,沿用已久,许多人甚至已经不知道这些词是外来语。另外,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和平埔族的语言对台湾闽南话也有影响,如“牵手”,清人刘家谋《台海竹枝词》有一诗句并有旁注“手牵手放寻常事(娶妻曰牵手,去妻曰放手)”,连横在《台湾语典》中也说道:“土番娶妇,亲至妇家,携手以归;沿山之人,习见其俗,因谓妇曰牵手。”受日语和土著语言的影响,这也是台湾闽南语与大陆闽南语的区别特征之一。用语篇繁体用语概况之一由于历史和政治因素,早期中国内地人民与台湾及港、澳人民之间交流甚少,使得两岸三地在用词习惯和某些词汇构建方面有所不同。例如,「BallPointPen」在内地常被译为「圆珠笔」,而在台湾和港澳则被写作「原子筆」等。自1980年代以来,各种外来科技术语被不断引进,也令这种现象变得更加明显。同样,在使用正体中文的台湾及港澳地区等地也存在一些类似的差异。因此,有人便指出应该将之细分为「台湾用语」和「港澳地区用语」,而非笼统地归纳作「繁体用语」。在台湾绝大部分人都听得懂国语,只有部分老人家才有可能只会说方言,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大力推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国语”,即大陆所说的“普通话”,四十年的国语推行,成绩卓著,它甚至已经进入本应使用方言的交际场合,如家庭成员间的交谈。用语篇繁体用语概况之二至今,闽南话的大本营在南台湾,以使用率来讲,农民工和老一辈的使用率最高,而这群人说国语的时候,往往带有非常浓厚的土腔调,有点口齿不清,这也是台湾人所认为的“台湾国语”。台湾电台的电视节目主要是国语,但经常夹杂着闽南话,所以闽南话在台湾随处可闻,使用频率不亚于国语。在热门时段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