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件(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能力目标锻炼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及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及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学习重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膜中含脂质。时间:19世纪末人物:欧文顿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提出假说: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探究一:膜的分子组成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有必要,通过鉴定能更准确地说明问题3.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当时的技术不能实现1.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成分的提取和鉴定?从生理功能上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的。思考:实验: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时间:20世纪初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表明: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解蛋白质)分解。亲水的磷酸“头部”疏水的脂肪酸“尾部”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探究二:膜的分子分布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抽提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水空气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测得单分子层的面双层磷脂分子是如何排布的呢?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镜,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②静态的结构①所有膜结构都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这种结构有什么不足?提出观点:超薄切片技术获得的细胞膜照片细胞膜是不是静止不动的呢?你能举出实例吗?各种膜的功能一样吗?结构?试画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探究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流动镶嵌模型时间:人物:提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选择透性膜一定的流动性1、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有的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糖蛋白的作用:1有保护和润滑作用,2还与细胞膜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时间和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多种物质对膜通透性实验对红细胞膜化学分析红细胞膜的脂质铺展成单层分子的面积是原膜表面积的两倍电镜下膜呈“暗—亮—暗”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分子结构模型。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膜中含脂质和蛋白质脂质双层结构膜具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1972,桑格和尼克森1970年1959年,罗伯特森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20世纪初19世纪末欧文顿小结: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1、纵观整个人们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关系?科学研究是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像,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假说。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辛勤的工作.3、纵观整个人们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你还有哪些收获?1.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A.1959年,罗伯特森B.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C.1959年,桑格和尼克森D.19世纪,欧文顿【课堂检测】B2.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A.C、H、O、NB.C、H、O、S、PC.C、H、O、N、PD.C、H、O、Mg、FeC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10B12C14D16B4.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C)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②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③静止的④流动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具有()A保护作用B一定的流动性C主动运输D选择透过性5.请据下图完成回答:(1)这个简图表示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2)图中的化学成分是1、__________,2、_____、3、_____。(3)这种结构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可见[2]、[3]成分在[1]上的排布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蛋白质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全部或部分嵌入其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诱导融合人细胞鼠细胞荧光标记膜蛋白40分钟后370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现象吗?一位同学在重复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时,把细胞放在了200C的环境中,你能推测有什么不同于科学家的结构功能保证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运动性决定组成具有具有具有导致根据现象和已有知识提出假说或模型用观察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实践检验建模的基本方法问题2:在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示?均匀分布在脂质两侧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则整个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的分布否是是否具有流动性脂质和蛋白质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与三层结构模型的比较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