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剖视图》教学设计机电科李继明设计摘要教学题目《剖视图》课程机械制图学时安排1课时年级2014级机电班所选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刘胜利主编一、设计依据为了满足课程改革要求,依据机械制图课程标准创设一个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教法方法于一体的课堂环境,以该如何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作为切入点,结合教学模型和多媒体工具,多角度地演示剖视图图的作用、概念名称和形成过程;通过四字口诀“剖、移、画、标”和补画漏线练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绘制外形简单且结构对称型的组合体的剖视图。二、学习目标与内容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剖视图的作用、概念及形成。2、掌握剖视图的画法。能力目标:1、明确剖视图的作用,学会运用剖视图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2、通过学习剖视图的概念、形成和画法,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2.学习内容(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七章第二节内容,主要讲解用剖视图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是后面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可以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2)学习形式:共同学习、探究学习、归纳学习。(3)学习结果:能够绘制外形简单且结构对称型的组合体的剖视图。3.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剖视图的概念、画法、和适用场合。(2)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教学难点:(1)绘制剖视图的步骤“剖、移、画、标”。(2)绘制剖视图时容易产生的漏线现象。三.学情分析就业分析:教学对象是2014级机电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厂矿企业从事煤矿开采和机电应用等方面的基层工作,工作中必须会识读相关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图、零件图和装配图。基础能力:中职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对纯理论性的知识没有兴趣。所以只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能动性及动手能力,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2四、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课件展示师生互动教法学法设计意图媒体资源知识回顾1分钟引入新课2分钟新知识学习15分钟1、回顾总结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知识2、通过一组视图,提出问题,引入新课生:(自主复习法)让学生迅速的进入上课状态,并回想起上节课的知识点。师:(启发教学法)通过反问为啥看不清组合体的结构,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将学生引入新学习当中。引出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剖视图?剖视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生:(对比总结法)通过对比前面六个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理解他们各自的适用场合和主要作用。【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多媒体中模型将学生带入本节新内容之中。【媒体资源】:多媒体动画演示。3新知识学习15分钟新知识学习15分钟3、概念详解4:重难点攻克师:(引导思考)通过一组立体图,动画一步步演示剖视图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其概念。引出问题:剖视图的形成有几个步骤?师:通过展示已经画好的剖视图,让学生们观察,明白剖视图上的要素是很多的,要想正确完整的绘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师:给学生们信心,并传授绘制剖视图的四字口诀“剖、移、画、标”。然后一步步引导该如何绘制?详细阐述每个字的内涵。【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四字口诀”让学生们先入为主,记住绘制剖视图的步骤。通过四字口诀,告诉同学们画剖视图有方法和技巧,给他们信心。【媒体资源】:利用电子教鞭、模型、flash、ppt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助学助教功能。4新知识学习15分钟新知识学习15分钟4:重难点攻克生:通过回顾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明白剖切平面的选择,进而可以举一反三。学习剖切符号的规定。师:(模型展示法)通过展示教学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移开部分后所能看到的要素有哪些?生:(问题驱动法)通过让学生观看一组常见的立体剖开图,鼓励学生们思考,并讨论哪些要素可见。师:(循序渐进法)通过回答一些简单的补画漏线题目,提高同学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回答得到肯定的乐趣,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设计意图】:教师点拨,解决本课难点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活跃课堂气【媒体资源】:教学模型、电子教鞭、ppt图片模型等。【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型体构思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设计意图】:通过补画漏线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剖视图的知识,提高其团队协作讨论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增强动手能力。5小结并布置作业2分钟5:布置作业6:课程小结生:(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们补画给出的一个组合立体剖视图中的漏线,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对勇于发言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和引导。师:(归纳总结法)梳理这节课的知识点。鼓励学生们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点。【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一步的全面理解剖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解决本课难点目标。【设计意图】梳理本节知识点,引导他们课后预习后面的知识。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