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后危机时期”退税、货币政策与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管理交流会(上午)时间:2010年4月17日地点:北京天坛饭店注:以下内容未经讲演者本人审阅,仅供参考!不得转载。路军: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主办的“‘后危机时期’退税、货币政策与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管理交流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对参加咱们这次会议的各位嘉宾和各位代表表示最诚挚的欢迎,感谢大家在白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是隶属于国家商务部,并且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的外经、外贸这么一个行业社团组织。协会的宗旨就是为广大的外经外贸企业服务,做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工作。我们这次会议举办就是通过我们对一些实际的了解,知道企业需要了解一些什么问题,需要掌握一些什么问题,我聘请了这方面有关的国家政府官员、学者以及一些专家教授,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些专题讲座,希望大家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头,通过咱们这次会议能够有所收获。下面我们进行这次会议的第一讲,有请商务部机电科技产业司张骥司长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做一个专题讲座,大家欢迎!张骥: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按照协会领导的安排让我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给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们机电科技产业司,顾名思义,原来是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和科技司合并而成,为了构建和谐,所以叫机电和科技产业司。这个司主要是六大板块的业务,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加工贸易政策的制定和管理、1亿美元以上成套项目的协调、机电产品的国际招标和出口管制。我们这个司的业务从理论上讲覆盖了整个贸易量的70%,机电产品现在占到60%了,去年是59.3%,现在1-3月份是59.8%,再加上加工贸易的非机电类,大概是70%。上午我们想分六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和交流,因为贸易问题现在日益被人关注,对贸易的说法也多种多样,作为长期参与研究和制订政策的一个公务员,我想从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这里面的一些数字都是客观的,一些观点和认识都是我个人的原创。我刚才问了一下没有记者朋友,我也能够更多的跟大家说一说我个人的想法,真话,但是不一定是正确的话,仅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如果有记者的朋友也没有关系,如果你觉得哪一段话有用,你要登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一声,你发表的话很可能是我一段话里面的一句话,可能不能够表明我整体的观点,我觉得记者最“可爱”也最担心,在哪一个地方登出来以后可能就强调一个点,这样就给我带来一些风险,所以我一般不愿意出来做讲座,但是我们部里面协会办的还不能不来。第一个方面,谈一下在危机发生之前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实现了那么高的一个速度是靠什么支撑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那么多年高速的增长是不是都是靠自己,是什么因素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应该在2008年之前,我们整个外贸一路高歌猛进,持续高速,到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进出口额达到了2.65万亿。我这个把数字更新到2009年,但是这里面更多的是在危机发生之前的一段,2.56万亿是1978年的124倍,即使是按照2009年的数字看也增长了106倍,大家可以看到速度是相当之快的。1、按照3月26号WTO的最近统计,如果按货物贸易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贸易国是美国,进出口额2.66万亿,中国是2.2万亿,德国是第三,2.05万亿美元。按照出口来算中国是第一大出口国,1.2万亿,德国是1.12万亿,美国是1.05万亿,中国已经属于前两位,出口已经是第一位。2、在总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整个格局都在发生变化。出口是第一位,进出口总量第二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在结构方面实际上也实现了两次的飞跃,原来初级产品、纺织产品逐步跨越到机电产品为主,现在也在向高新技术产品方面转变。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机电产品占比也就是8.6,现在已经占到整个出口量的59.3%,贸易顺差75%都是由机电产品创造的。3、企业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部里面统计现在有经营权的企业是52万家,但是真正的有业务的没有这么多,可能有些已经死掉的,但是从过去注册登记来说是52万家,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按照海关统计,去年还有业务大概是12万家左右,因为每年都有变化。进口企业和出口企业还略有不同,进口企业可能还多一点,大概12.5左右。那么就按照这52万家算,外资企业占到53.8%,国有企业占了7.7%,民营企业占了38.5%。在整个出口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在55%左右,国有企业23.9%,民营企业占21.1%,这是一个大的格局的变化。4、市场多样化方面也取得很大的进展。目前我们有贸易往来的234个,就是2009年有234个国家和地区都跟我们有贸易往来,所以无论走到任何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产品。5、贸易方式的多样化。一般贸易占了44.1%,加工贸易占的48.8%,加工贸易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占了80%左右都是外商投资企业来完成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主要在国内进行装配。6、企业的经营机制不断的完善,完全实现自负盈亏。中国目前整个外贸没有对企业采取任何的补贴,尤其是出口企业,没有任何的补贴,完全是在自负盈亏的前提下实现的。7、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从事外贸的人数超过8千万,实际解决就业超过1个亿,外贸出口对社会的稳定,对我们向城镇化建设迈进,城市不断提升来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弥补了国内资源的不足。无论是石油还是铁矿石,还是铜金矿等等方面,我们对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都是20%到60%,我们在利用两个资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9、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进出口税收成为国家的第二大税源,国家的外汇储备重新统计超过了2.4万亿,居世界第一位。现在国家领导人之所以在国际的场合受到格外的重视、尊重和关注,跟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密不可分的。这个国家实力里面,贸易的总额和外汇储备的总额是一个重要的标志。10、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去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可能主要国家包括一些新兴的经济体主要的借款对象就是中国,所以我们的温总理到俄罗斯,普京那时候非常的客气,主动上去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当时大家都有点意外,后来发现讲完以后,就是对总理要求提出借钱,人穷志短。所以到哪儿都是借钱,好像中国有钱,实际上也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但是不管怎么说你至少不缺外汇。因为当时俄罗斯也是接近4000亿吧,结果黄金储备就占了一倍,它不可能去卖黄金,直接的借款,短期的又占了一半,所以它自己拥有的可支配的外汇是非常少,当时它报了一个数字是4000亿左右,所以大家觉得俄罗斯不差钱,有石油,实际上是差钱的,还差的很多。有的一些小国家向我们领导人提出借钱的要求,被我们领导人婉绝,讲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困难。最后人家都说了“不管中国借不借钱,我们都感激中国人民”,还是用感情来打动领导人,这是在危机发生以后各国的一个状态,相对来说中国确实是经过了一个寒冬,但是有羽绒服、有棉衣,很多国家可能穿的很单薄,所以这次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目前的前10大贸易伙伴,大家可以看到(PPT)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可以看到我们主要的贸易国。在整个贸易提升的过程当中机电产品功不可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文选里面没有收录进去,实际上在1987年原来国务院机电出口做过批示,说外贸光靠传统产品是不行的,看来要在机电产品出口上要打主意,小平同志这么朴素的话实际上是带有战略意义的,现在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回事。增量的65%,纯量的接近60%,都是机电产品。所以机电产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5年国务院作出决定“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是搞机电产品或者和机电相关业务的这些公司领导。到2008年,这24年间出口增长了490倍,刚才我们可以看到30年的时候全国贸易124,106倍,机电产品自己跟自己比增长了490倍,年均增长30.9,这个速度相当于世界机电贸易平均增速的2.9倍,世界贸易增速的3.1倍,日本机电产品出口的5.1倍,美国机电产品出口的3.8倍,德国机电产品出口的3.5倍,全国外贸出口平均速度的1.8倍,是我国GDP的3倍。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看到这个柱状图(PPT)最高的就是机电产品的增速,一直到德国,到全国贸易,都是矮了一大截。在总量增加的同时我们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面我都不讲了。我最后会把这个PPT修改以后发给我们协会的同事们,到时候有需要用的话,可以在这里面作为一个参考,昨天我稍稍的整理了一下。在机电产品高速增长的时候,实际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85年-1990年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当时每年增量是27.7亿,增速是45.9%;1991年-2001年,我们加入WTO之前我们的平均增长是23.7%,大家可以看到这是符合规律的。基数大了,增速下来的,由45.9%降为23.7%,增量每年最高的时候是283.4%;第三个阶段就是2004年-2007年,也可以到2008年,都是以超常规的增长。在基数很大,迈过了1000亿美元以后,我们的年均增速还保持了36.3%,比第二个阶段还多了13.4个百分点。最高增量一年就是1517亿美元。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通过投资,通过各种方式,有那么强的竞争力,而且还实现了国际交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是外在和内在的力量,靠我们自己的改革,同时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承接国际转移带来的。既然它是转来的,它也可能转出,它是流动的,它是“游牧民族”性格,但是放在我们头上,显得我们国家外贸势力很强,其实这一块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顺差的情况,机电产品的顺差对于全国的贸易顺差贡献度在75%-90%,加工贸易对全国顺差的贡献度是90%-130%,这里面都可以看到(PPT)。因为机电产品里头65%左右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也就是顺差是外来转移过来的,并不是靠我们的实力。但是国外不这么理解,都认为是中国的,所以压我们的人民币,实际上是错误的,是产业类贸易造成的顺差。大家可以看到2004年之前我们机电产品都是平衡,机电产品占了全国贸易顺差75%-80%,突然就上去了,哪里来的?就是通过长期的投资转换为巨大的生产能力,两头在外,参与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国际的一个环节,装配环节在我们国家,最后造成的顺差,大进大出嘛,尤其是中国经济相好,大家对人民币增值预期很强烈,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块的顺差是这么来的。2008年底开始产生的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速度也是不可持续,像24年保持30的速度是不可能,因为我做了一个测算,按照2007年的速度继续往下走,德国当时是7000亿的样子,美国是6000亿,日本是接近5000,如果不发生这场金融危机,机电产品继续保持36点几的速度继续往下走,连续第三个阶段,到2012年,那就是再过两年,我们机电产品的总量将是德国、日本、美国机电产品总量的总和,分别是德国的2.6倍,美国的3.2倍,日本的4.4倍,是全球机电贸易总额的40%,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会扰民的。我们的纺织品弄到25%就已经受不了了,机电产品弄到40,可能吗?更何况我们外贸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体现,我们的竞争力并没有那么强。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没有这个危机速度也会下来。第二个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在应对当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大家可以看到(PPT),我们从2008年的8月份开始加工贸易率先下滑,接着是机电产品的下滑,然后是整个贸易的下滑。这是持续了6个月,是垂直下落,像自由落体运动一样往下落。然后从2009年2月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开始放缓,进入了6个月的振荡,到了2009年8月,我们加工贸易、机电产品连续4个月开始回稳,降幅明显的低于全国贸易的平均水平。从11月开始实现正增长,12月份机电产品的增长已经达到了26.8%,加工贸易已经达到了30.6%,开始往回走了。现在1-3月份也是这么一个态势,1-3月份全国的贸易进出口增长44%,出口28.7%,机电产品增长是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