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说课PPT课件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草埠湖镇中心小学(说课稿)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六、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准备七、说教学效果评价说课流程五、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辩析、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说学情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在以前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中会涉及到的“可能”、“一定”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过.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等知识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的时间,几年来,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会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找次品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学生若干人一组多媒体课件天平每组准备模拟天平学具一个圆形学具若干个。教学策略教法学法情景教学直观演示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观察猜测推理归纳拓展延伸动手操作(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这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被我吃掉了3片,有什么办法把这瓶少的找出来呢?像这种比较轻的物品,我们一般借助天平来测量它的重量。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1瓶,天平平衡说明: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1瓶,天平不平衡说明:揭示课题•其实在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一些物品外观看似完全一样,但其中常常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要么轻一点,要么重一点,要把它找出来,我们最好的工具是什么?(天平)。我们把这一类问题都叫做“找次品”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使用天平来“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瓶口香糖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如果是5瓶木糖醇,你还能用天平将那个次品(轻一点的)找出来吗?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拿出5个圆片代替5瓶口糖。思考一下,怎样找出次品?1.你把木糖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2.天平两端各放几个?3.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小组讨论【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提前找到次品的情况,如果运气好的话称1次就可能找到次品。在这里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当我们选用一种方法来分析的研究问题时,应注意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9个小皮球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注意说清以下问题: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2.天平两端各放几个?3.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进行小组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突破这个难点。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前先在小组内进行分工,使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让学生摆学具而不再使用天平,并尝试用图示法记录操作过程,是完成由具体到抽象过渡中的重要一步。】对比称法,找出规律。用哪一种方法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最优策略:1、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2、平均分是不是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就能使保证找到次品所需要称的次数最少呢?难道说把被测物品平均分成三份保证找到次品所用次数最少?你认为对吗?在12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验证猜想123份(4、4、4)3次126份(2、2、2、2、2、2)4次122份(6、6)3次123份(3、3、3、3)3次平均分成三份能最快找出【设计意图】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优方法。首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称出从9个中找出次品的方法,以及发现最佳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如果是3的倍数的数,为什么要分成3份,以及为什么而且要平均分成3份对最佳策略的成因作出推理和解释。接着用12去验证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最后运用规律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让学生感悟这里其实有规律可寻。小结: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就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设计意图:设计待测物品数量由3个到5个再增加到9个,12个,……,带领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分析模式,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感知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也为下节课教学埋下伏笔】这里有15个轮船上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用天平称,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质疑:假如遇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数,例如7个、10个……又该怎么分呢?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这类问题。总结反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怎样找方法好?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你发现“找次品”的最优方法了吗?六、说教学效果评价情景的创设。通过身边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设计这一环节,还是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使学生肯动脑、想参与、乐学习。六、说教学效果评价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口香糖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层层推进、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六、说教学效果评价板书设计不好设计、很抽象,不容易使孩子们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进行了简化。用下划线来代表天平,上面的两个数字代表托盘两边的物品数量,这样就更形象一些,让孩子们也更容易理解一些。但分析天平两边出现的两种情况,不很清楚、易懂。究竟什么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还值得探讨。六、说教学效果评价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