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字词2、体会作者浓厚的苦情及亲情3、感受作者语言上魅力二、教学重点:目标1、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时安排:二课时(此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更有学者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二、解题陈,陈述、禀报;情,1、情况;2、衷情;3、情理表――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又称“奏议”。三、作者简介及背景:1、作者:李密(224—287),一名虔(qian2)(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孝著称,受举荐,曾仕蜀汉为郎中和尚书郎,曾多次出使东吴,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2、背景:公元263年,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二、整体感知:之前要求大家预习过这篇文章,刚才老师也稍微了讲了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我们都知道李密是因为什么而向晋武帝陈情?————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试想我们的晋武帝是何许人也?人家可不是泛泛之辈,晋武帝司马炎他靠的是什么夺取天下的啊?他凭借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大家想想啊,面对这样一个手握大权、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武君”,李密这个“亡国之臣”仅凭要侍养祖母这一个理由而再三推辞不去做官,我想就算是明君都会勃然大怒。所以可想李密的处境非常被动和艰难,所以我们换位思考下,在面对此情此境时,我们该怎么去做才既能不去做官,又能得到皇帝的谅解了?(学生思考回答)————1、否定自杀(懦弱)装病(失品)还乡(无用)······2、就算晋武帝再残暴,他也人心都是肉长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告诉我们,当遇到难以搞定的“钉子户”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能有些同学不大赞成这观点,那我只有一句话反驳你:你的功力还不够。不信我们就来看看一代名臣李密是如何靠他嘴皮子和笔杆子来说服这个史上最难以摆平的“钉子户”的。三、分析第一段1、朗读2、正音:险衅xìn夙sù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期jī功强qiǎng近床蓐rù茕qióng茕孑jié立3、指导学生翻译第一段,并注意重点字词义的积累(见课本)4、第一段主要是在讲什么(学生可以七嘴八舌地说)————第一段在讲自己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大家说说他有哪些不幸的人生经历:————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人生有三大不幸:少时丧父,中年丧妻,老来丧子)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5、学生感悟李密不幸的人生,并引入中心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参考:这是一幕人间真情,这是一番至情至性、至惨至悲的话语,只要是有血性的人都会感动,当然皇帝也不例外。6、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述这些不幸的遭遇?————1、中国人的处事之道都比较委婉间接,太过直接经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当时的处境看,如果李密一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很可能会性命不保2、开篇不谈辞官之事,而是从自己幼年遭遇和家庭困境说起,回忆了自己幼遭不幸与祖孙俩相依为命的经历,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悲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感氛围,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因此这段文章的朗读基调应该是——凄苦,悲凉。)7、但是问题来了,虽然李密的人生遭遇到了很多很多的不幸,确实非常非常值得同情,但是在同情之余,要让晋武帝这样的“鳄鱼”流眼泪,首先就必须解决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打消晋武帝的猜测和疑虑,因为在魏晋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忠臣不事二主,所以在当时的(灭蜀建晋)背景下,晋武帝心中绝对存在这样一个猜测和疑虑——你不来洛阳做官的原因到底是因为要照顾祖母?还是因为要保留名节不肯做战胜国官员的借口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作为一个心思缜密的人李密一定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接下来他怎么陈述才能达到目的是我们值得去关注的一件事,下节课见。板书:陈情表——李密诉悲情:四大不幸营造一种悲戚氛围要动情需消疑虑《陈情表》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字词2、体会作者浓厚的苦情及亲情3、引导学生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二、教学重点:目标1、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时安排:二课时(此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我们学了《陈情表》的第一段,我们先来回顾下,在这一段里作者开篇不言辞官,反而大诉苦情,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悲戚的氛围,博取同情。板书:诉苦情,营造悲戚的氛围博取同情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李密的人生遭遇到了很多很多的不幸,确实非常值得同情,但是在同情之余,要让晋武帝这样的“鳄鱼”流眼泪,首先就必须解决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打消晋武帝的猜测和疑虑,因为在魏晋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忠臣不事二主,所以在当时的(灭蜀建晋)背景下,晋武帝心中绝对存在这样一个猜测和疑虑——你不来洛阳做官的原因到底是因为要照顾祖母?还是因为要保留名节不肯做官的借口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作为一个心思缜密的人李密他也一定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接下来他怎么陈述才能达到目的是我们值得去关注的一件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看。二、正音三、解释意义1、重要字词:A、拜臣郎中则告诉不许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十有四庶刘侥幸不胜B、上报:报答皇恩/向上级报告奔驰:急速就职/跑得很快臣之辛苦:辛酸悲苦/身心劳苦秀才:优秀人才/科举中最低级者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刘病日笃猥以微贱(形容词做名词微贱的身份)2、句式:臣具以表闻(使--闻)急于星火告诉不许3、翻译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使动)余年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4、成语虚词一次多义(作业)孤苦伶仃茕茕孑立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四、分析课文朗读(一)第二段1、朗读2、第二段中作者除了说要照顾祖母外,更多的是在写什么?————反复陈述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了感恩之情。板书:念恩情3、同学们说说哪些是说朝廷对自己的恩遇,哪些是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的?————知遇之恩:察臣孝廉,举臣秀才,召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可以说从这段里,我们可以看出朝廷对李密的天大的恩情,对不对,用李密的话说是在过分提拔他。但是他的行为又让朝廷急于星火,以致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朝廷的的恩情李密不是不知道呀,所以他在文中也表达了自己是一个知恩感恩并图报的人。比如说感恩句子:逮奉圣朝,非陨首所能上报。如何评价他的这也感恩的句子(这两句感恩的话,我觉得力量很大,效果很好.不知大家意下如何)A、一个“圣朝“二字,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而且给晋武帝的感觉胜过赢百次胜仗,喝千杯美酒。因为这是对他建立晋朝的最大支持、肯定和赞扬,所以这2字让人听起来绝对有如沐春风和沁人心扉的感觉。B、还有一个句子是“非陨首所能上报”,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想想啊,还有什么感恩报恩的方式能比得过这句话了?这句话不仅说明了皇恩浩荡,更是在表明自己极大的忠君报国之志。所以说这一段作者着力写如此浓厚的恩情的目的是什么?———表明爱国之心,忠君之志(大加赞许,收买人心)板书:念恩情表明爱国之心,忠君之志4、一起来读一遍,既然这一段是在写“恩情”所以朗读基调应该读出感恩时候的——感激恳切5、看这一段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的是,在本段的最后作者以“刘病日笃”来说明了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一个是祖母情深似海,另外一个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情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是在这种境地里,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李密的言语里执着————尽孝之心,也就是养育之恩不该忘,奉养之责不能弃。(二)第三段1、在课文的头两段,作者既大诉苦情,又大念恩情,目的就是先入为主,大打感情牌,可以说是动之以情呀,(板书:动之以情)但是仅仅凭借说几句苦情,念几句恩情,我想晋武帝除了会动一下恻隐之心外,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为他肯定会说:你应该现在尽忠,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你应该舍小家为大家,舍孝而尽忠嘛!何况你祖母很早就生病,他生病之时,你也在蜀国为官啊,所以说大打感情牌(就算是苦情牌感恩牌)也都还是不够的。接下来李密会写些什么了?我们继续往下看2、朗读3、这一段主要是在讲什么了?————讲自己为什么要尽孝道的原因A、圣朝以孝治天下言外之意则孝养祖母虽为徇私情,却也合情合理亦合法,因为“以孝治天下”治国之要策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我暂时不去做官,是尽孝,跟忠臣不事二主的气节无关)意思是说,我在前朝做官,完全是为了前程着想,我看中官位,不重名节,不矜名节,借此打消武帝疑虑。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为什么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了,我们看看这一段的最后,作者短短的几句话就极其形象地刻画一个苍老多病,在床上苟延残喘,将要死去的老妇人形象。想想啊,这么一位可怜的老人,光想想就催人泪下,又有谁忍心抛弃她了。而且作为被她一手带大的孙子去尽孝,那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义务啊。在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达到自己的尽孝的目的,又在做什么呀?————催泪,动之以情(只不过这次是什么牌子的——浓味牌),而且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作者在这一段动之以情的时候还进行了晓之以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理于情,情理融合。4、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下的是:作者为什么要此催泪般地讲孝情,目的是什么?————讲孝情,使尽孝之志合情合理合法板书:讲孝情使尽孝之志合情合理合法寓理于情4、我个人觉得第三段是本文陈情最浓烈的段落,因为读的时候我似乎可以看到感觉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还可以听到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不知道有没有相同的感触,可见其语言的艺术感染力是多么强烈啊5、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注意读出讲孝情时候的――真挚,诚恳。(三)第四段1、朗读2、在这一段里有一句最能体现作者陈情的目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也就是说自己想去尽孝。板书:说私情3、通过看一段,大家觉得李密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能,因为:A、提出了解决忠孝矛盾的方法先尽孝后忠君,欲忠孝两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母之日短”说明李密年壮可为,而祖母则时日无多,再提出“报养日短,尽节日长”顺理成章了。B、心之诚:愚诚,微志,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谦恭,虔诚,已经几乎到了含泪哀求的地步,尤其是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晋武帝极其忠诚、无比尊崇。C、除了上面2个动情的地方,作者还用了一个二州牧伯和皇天后土进一步加强的印证,借以表明自己所说的事情句句属实板书:说私情望忠孝能两全4、后来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感动地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相传晋武帝还特意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5、教师明确:纵观全文,我认为晋武帝之所以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原因有下A、为李密的真情所打动。动之以情B、为李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