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他的散文以描写见长,并在描写中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春》。写作背景《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在酝酿之中。他这一时期的思想,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反映在散文作品里,《绿》这篇散文随着对“绿”描写的逐步深化,作者感情的逐步发展,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向往和倾慕热爱之情,所反映的正是“五四”时期作者勇于进取的精神。教学目标: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温州仙岩梅雨潭那充满生命力、洋溢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其间所跳动着的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2、学习本文剪裁得当、结构精巧、写景传神、情景相生的写作特色。3、体会本文状物抒情语言的强大表现力。阅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踞()薄()阴棱()角穹()皱缬()什刹()明眸()善睐()挹()尘滓()掬()绺()qióngjù•bóliǔléngzǐxiéshíchàmóulàiyìjū绿文体特点结构内容语言观察点写法写景抒情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重点)中心线索写景线索:梅雨潭的绿(明)抒情线索: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与赞美(暗)梅雨潭绿的成因衬托梅雨潭的“绿”(烘云托月)结构思路:先总点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文眼(1)再分写梅雨瀑、梅雨潭--------突出“绿”(2-3)最后总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再点(4)惊诧更深,喜爱更浓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第一观察点:山边---远景观察的角度:仰视观察的景致:梅雨瀑—令人惊诧听觉:花花花花的声音视觉: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观察顺序:游踪(移步换景)。第二观察点:亭边---近景观察的角度:平视观察的景致: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亭、山、云、岩、草、瀑布、水花第三观察点:水边观察到:梅雨潭的绿观察角度:俯视1、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2、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3、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4、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5、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比喻(从色彩的角度水色清澈)(形状深度)(水波)静态(水波)动态(质地的角度水光)北京什刹海拂地绿杨对比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明梅雨潭的绿【醉人、奇异】明暗适度浓淡相宜淡浓秦淮河的波暗联想裁你以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挹你以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临风飘举她必能明眸善睐取你以为料,赠给那失意的画家,编你以为曲,我将赠给那美丽的哑女,她必能妙手丹青了她必能纵情歌唱了你能模仿两句吗?问题探究①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形容词来概括。醉人、奇异②作者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多方设喻精雕细刻运用对比突出表现大胆联想升华意境该换人称,凸显爱意写法归纳1、移步换景,有序观察。2、多种修辞,反复渲染。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3、结构精巧,首尾照应。4、巧妙联想,借景抒情。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梅雨瀑水波水光水色北京.杭州.西湖.秦淮河裁你以为带.挹你以为眼梅雨潭朱自清她松松的皱缬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她不杂些儿尘滓(奇异、醉人)向往自然热爱生命5、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当堂训练快速完成练习册85面练习《绿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