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消化内科李杰病史简介患者男72岁入院时间2015年1月6日主诉:右上腹痛半年余主要阳性体征:肝缘位于右肋下4横指门诊彩超:肝左叶实质性占位灶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1*109/L,中性77%,血红蛋白122g/L生化碱性磷酸酶187.5U/L,白蛋白31.8g/Lr-谷氨酰转肽酶210.7U/L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6.5ng/mlCEA100ng/ml,CA19-9265u/ml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胆管细胞癌?定义肝内胆管细胞癌指发生在包括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约占胆管细胞癌的10%。在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中占5%胆管细胞癌是指发生于肝内胆管(即左、右肝管第1级肝内分支以上)的癌肿,属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末梢型胆管癌(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肝细胞肝癌是指肝细胞表达了癌基因,由正常的肝细胞变成了癌细胞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相关因素包括:囊性胆管疾病、肝内胆管结石、硬化性胆管炎、慢性寄生虫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可能与胆管的慢性炎症有关与肝细胞癌不同:多无乙肝病史,HBsAg阳性率低,肝功较好,不合并肝硬化病理特点目前根据日本肝癌研究会(theLivercancerstudygroupOfJapan)分类,依据肿瘤大体表现可分为三型:肿块型、管周浸润型和管内型。其中肿块型最多见,管内型外科手术切除后预后好于其他类型病理特点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常较大,直径5~20cm,质地较硬,坏死、出血范围小且少见,囊性变罕见,可有卫星灶这些表现与典型的肝细胞癌的大体表现(质地较软,中心常伴坏死、出血及囊性变等)有所不同组织学上,ICC为具有丰富纤维基质的未分化或分化很差的腺癌,与其他腺癌(如大肠癌肝转移、胆管硬化型肝癌)鉴别较为困难临床表现ICC多发生于60~70岁,小于40岁发病者罕见,男性稍多于女性,但无明显优势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不适、疲劳、消化不良等非特异症状,晚期可出现腹痛、体重下降、腹部包块伴有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感染时,常有腹痛、发热和黄疸,检查发现肝脏肿大、上腹部肿块等血行转移较少而淋巴道转移多见辅助检查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B超CTMRI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穿刺活检生化检查碱性磷酸酶(AKP)和谷丙转氨酶(AST)轻度升高,肿瘤晚期可出现胆汁淤积的特征(如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增高),但均无特异性,对诊断的帮助不大可有中度贫血、白细胞升高肿瘤标记物尚未发现一种特异性很高的肿瘤标志物:血清AFP值常为阴性CEA升高较常见,可占46.2%血清CA199升高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当CA199100μ/ml(正常值40μ/ml)时,诊断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6%B超为诊断ICC首选。具有诊断率高、无创、患者痛苦小、经济的特点。ICC包块多显示回声稍高且杂乱不均,边界不清不规则增厚的声影,可见管状结构被挤压到周边为特征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达72%~85.6%。本病由于缺少血供,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多呈乏血性表现CT是ICC检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ICC在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中有特征性表现,因而对ICC的检出和定性都有很大帮助平扫肿瘤多数表现为肝内单发的低密度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于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强化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出现环状或索条状强化等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延迟扫描期持续强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逐渐充填式强化,强化范围逐渐增大,最后病灶强化密度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三期增强表现为“慢进慢出”特点肝包膜回缩征图1a肝左叶低密度肿块,边缘示散在更低密度阴影,肿块边缘模糊图1b动脉期病灶呈结节状及网格样强化图1c静脉期结节状及网格样强化更加明显,邻近肝内胆管扩张图2a肝左叶及右前叶类圆形低密度肿块,边缘尚清晰,肿块前外侧肝内胆管扩张图2b静脉期病灶内呈线条样强化图2c延迟3min病灶仍持续强化且强化范围增大A.动脉期显示肝右叶类圆形肿块周边呈环状强化(箭),中心呈片状强化;B.门静脉期显示肿瘤中心呈高密度强化图1CT增强显示左肝外叶肿块,边缘明显增强。图2肝左叶外侧殷肿块延迟增强,其远侧胆管扩张。MRI可很好地观察肝实质、胆管树和血管结构的异常。肝内局部异常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晰,在T1加权像上显示低密度肿块,在T2加权像上显示高密度肿块,前者并可显示大血管与肿瘤间的解剖关系在显示小的肝转移灶、淋巴结转移及肿块侵犯门静脉有一定的优势PTCPTC可显示出肿瘤以上的胆管,狭窄呈不规则型或V字型狭窄,或发现扩张的肝内胆管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表面不规则;同时,还可获得细胞学检查标本浸润生长的ICC不易诊断,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可显示正确的扩散程度肝穿刺活检在B超和CT检查的基础上,对可疑的病例及时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诊断手段,能帮助在术前明确诊断缺点:术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可能引起出血、胆汁性腹膜炎、休克、感染、肿瘤针道转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故多不主张诊断临床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无高危人群和特异性临床表现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下列情况出现考虑此诊断:B超、CT检查提示肝内占位,并伴有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扩张,肿瘤血供不丰富,可合并肝门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少见较少合并肝硬化,多合并结石与化脓性感染,而肝功能尚好CEA、CA199、碱性磷酸酶、胆红素、γ—GT、胆汁酸可升高AFP、HBsAg阳性率不高鉴别诊断肝细胞癌肝血管瘤肝脓肿肝转移瘤肝细胞癌(HCC)大多有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常呈阳性一般质地较软,病灶中央可出血、坏死、囊变,周围肝包膜常表现外凸,很少合并胆管扩张,常伴门脉癌栓。肝内胆管细胞癌,质地较硬,常合并胆管结石及胆管扩张,周围肝包膜常内陷,易包绕门脉血管,不直接侵犯至管腔内CT表现为肝表面波浪状、结节状,向外突出,而无肝包膜回缩征;病灶内密度不均,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坏死及囊变;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型。肿块周围胆管扩张少见ICC较HCC更易肝门淋巴结转移,HCC更易侵犯肝静脉系统肝脓肿病史:肝脓肿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弱者、糖尿病及体内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下降临床出现发热、畏寒、肝区疼痛以及白细胞数升高,而AFP值阴性等临床指标CT:平扫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边界清晰或不清晰,中心液化坏死区呈更低密度,少数病灶内内可出现气液平增强时可出现典型的脓肿三层结构,即中心液化坏死区,中间为肉芽组织形成的脓肿壁,外围为脓肿壁周围的水肿带多发脓肿转移瘤肝脏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胃肠道癌、肺癌、乳癌容易发生肝转移CT表现:平扫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多发或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少数为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可明显强化,亦可强化不明显,病灶边界较平扫更清晰,病灶可显示“牛眼征”临床有原发肿瘤史,鉴别困难者应行穿刺活检乳癌单发肝转移结肠癌多发肝转移肝血管瘤肝血管瘤CT平扫边界较肝内胆管细胞癌清楚,呈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的类圆形低密度,少数病灶可为等密度,少数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边缘性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化部分逐渐向中心填充,延时扫描病灶可呈均一性强化小结肝内胆管细胞癌:慢进慢出,肝包膜回缩征肝细胞肝癌:快进快出肝血管瘤:快进慢出肝转移瘤:牛眼征+原发病灶肝脓肿:脓肿三层结构病史简介患者男72岁入院时间2015年1月6日主诉:右上腹痛半年余主要阳性体征:肝缘位于右肋下4横指门诊彩超:肝左叶实质性占位灶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1*109/L,中性77%,血红蛋白122g/L生化碱性磷酸酶187.5U/L,白蛋白31.8g/Lr-谷氨酰转肽酶210.7U/L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6.5ng/mlCEA100ng/ml,CA19-9265u/ml磁共振:考虑肝脏多发肿瘤性病变,来源于胆管可能诊断:胆管细胞癌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如下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其治疗与肝细胞肝癌不同:(1)胆管细胞癌属于少血供的肿瘤,因此,通过肝动脉栓塞,往往不能起到阻滞肿瘤的血供,介入治疗效果差(2)胆管细胞癌易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特别是肝门区的淋巴结转移,因此,外科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淋巴清扫。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手术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3)胆管呈树枝状多级分支结构,胆管细胞癌可以沿胆管蔓延,故切缘阳性率高(4)肝内胆管细胞癌只有到肿瘤足够大时,才出现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症状,此时患者就医时往往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肝门区肿瘤患者常会出现黄胆就诊,肿瘤尽管不大,但因周围存有大的血管,手术难度大,没有足够的切缘,容易复发(5)胆管细胞癌属于腺癌,对放疗相对不敏感,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单纯放疗只能起到姑息效果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尽管手术切除率不高,仍应争取根治性肝切除,提高长期生存率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切除、肝叶段(半肝)切除、胆肠吻合和Whipple等术式此外因本病常经淋巴向外扩散,术中要仔细清扫十二指肠韧带内的纤维结缔组织手术治疗Chu报道显示ICC经保守治疗和肝叶切除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1.8个月和12.2个月,似乎意味着手术切除病灶的预后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方案。Jarnagin等报道,对于肝内胆管癌,肝叶切除手术是最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案。在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三年生存率为40-60%。五年生存率在20-40%之间,手术死亡率约10%适用于该肿瘤的肝叶切除必须完全做到切缘无残留,无转移,无播散,无广泛的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韩国park等临床研究了15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I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CE治疗组72例和支持治疗组83例),结果在TACE组有23%的患者肿瘤部分缓解。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2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P<0.001)介入治疗TACE(化疗栓塞术)德国Thomas等研究了TACE介入治疗115例无法手术切除的ICC患者,共进行了819例次化疗栓塞术(平均7.1次/例),平均间隔时间为4周。结果显示:中位生存期和平均生存时间为13个月和20.8个月;1年存活率为52%、2年为29%、3年为10%肿瘤血供情况和Child分级B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疗效好:浓度正相关,肝组织是其他器官的100-400倍;瘤区高于正常肝组织5-20倍毒副作用低:其他器官药物浓度低,肝脏已降解部分化疗药介入治疗TACE(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特点CCNSC对癌细胞杀伤强而快,浓度时间曲线中,浓度关系大,浓度增加一倍,作用增加十倍CCSC对癌细胞的杀伤弱而慢,浓度时间曲线中,与时间成正比吡柔比星THP属CCNSC,进入细胞核,抑制DNA聚合酶阻断核酸合成,使细胞终止于G2期,不进入M期迅速分布于血细胞内,5分钟血浆被廓清,转移至肺脾肾等组织,胆汁粪便排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顺铂DDPCCNSC,改变正常复制摸板功能,影响DNA复制药代:分布半衰期25-49分,消除半衰期58-73小时,约90%以上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体内清除缓慢,5天仅排除27-54%不良反应:①肾毒性(水化);②胃肠道100%,呕吐:2小时开始,8小时高峰,持续24小时;③骨髓抑制;④神经、耳毒性;⑤皮肤过敏;⑥脱发轻;⑦低镁、钙羟基喜树碱HCPTCCSC,作用于S期,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霉Ι而发挥细胞毒作用,造成不可逆的DNA链破坏药代:药物浓度以胆囊及小肠内容物最高,其次癌细胞,小肠,肝骨髓胃肺,主要通过粪便排泄,24小时排出29%,48小时排出48%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血尿蛋白尿,乏力脱发氟尿嘧啶(5-Fu)CCSC,S期。药代:主要经肝脏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除,15%经肾以原型药排除。大剂量可透过血脑屏障。四氢叶酸增效;别嘌呤醇减轻骨髓抑制不良反应: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腔黏膜炎溃疡,腹泻;②WBC下降;③长期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