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法学院课程论文(作业)封面(2011至2012学年度二学期)课程名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提交日期:2012年06月18日评阅日期:2012年06月22日标题:浅析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摘要:家庭是最初级的社会群体,是人生开始的第一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关系、父母素质及其受教育水平对子女人格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参考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关内容,以自己的家庭环境为例,结合现实生活,主要探讨分析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如何营造更有益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提出中肯的建议。关键词:家庭环境、人格、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正文:环境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的密切相关。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成绩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的同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创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环境,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完善着自身的人格。我在此主要从环境因素来分析人格的形成,缩小在家庭这个框架里,来阐述家庭环境在人格形成中不容忽视的意义。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中年期甚至到老年人都离不开家庭。就算是,你离开原始家庭组建新的家庭,你也会有意无意的显现原有家庭的烙印。同时继续受新组建的家庭的影响。所以说家庭对人的影响贯穿始终。由于遗传因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人格,如兴趣、爱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都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书香门第、艺术世家、中药世家是很好的说明。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一、家庭环境为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家庭环境包含着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1.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所需的物质条件。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其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人们常说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意义重大。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好的学校,使其接受较好的学校教育,有益于其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家庭物质环境较优越接受较系统学习、展现自己天赋的机会较多。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其次,家庭的地理位置对人的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都有着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较发达城市,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思维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家庭心理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内容所构成的。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人们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较好的影响。相比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心理环境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教养、人格、生活方式、工作态度等对孩子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态度认知、情绪情感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如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且父母之间在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份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对自己及他人的认识,改正其缺点。这样就能够逐渐培养子女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的人格特点,具备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待人坦诚、有独立处事的能力。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此外,在家庭心理环境中,家长的性格、兴趣与才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长具有健全的人格,爽朗、乐观而又活泼的性格,那么这个家庭会较多地充满笑语欢声,如果家长对生活充满热爱,兴趣广泛,勤学习与钻研,那么这个家庭则会较多地充满学习的气氛;如果家长有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才能,那么这个家庭则会充满艺术气息。可见家庭环境对塑造孩子的个性是有重要性作用。二、家庭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构建和谐家庭关系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敌意、刻薄,严重的可能出现越轨行为。于我的家庭而言,在我的记忆里,爸妈总是吵架,因为很多事。在我初中时代父母还闹过离婚,母亲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就会抱怨父亲的种种不是,所以我一直和父亲的关系不太好,直到现在,也不是讨厌就是无法做到像妹妹那样亲近。这种家庭环境必然会对我有一些影响,我从小到大,对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敌意的人,虽然没有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但是在我心里,我对人不是友善的。在我的观念里,男人不怎么地,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在我心里夫妻之间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情,母亲性格较为的强悍,父亲则多半不语,我都能够理解他们之间的不和睦,但是有些观念的形成是一辈子的我深知这一点。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小的时候我们都深有感触,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关注,希望父母可以无条件的信任我们,爱我们,针对关注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有条件地关注和无条件关注的观点,有条件的积极关注是,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表现得特别突出时才去给予些许关注,它的结果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他们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因此,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生活。小孩子是否能在童年期得到父母的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对其一生影响重大。还有一点在亲子关系是中必须要提的是信任,在我的童年里,母亲由于事多、记忆力不好,总是不记得自己把钱放到了什么地方,她每次找不到都会把我和我妹妹找来问是不是我们两个谁拿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感觉很委屈,翻看小时候写的日记很多关于这类事的感想和苦恼,妹妹同样也遇到这种烦恼,我知道母亲可能是害怕我们乱动钱而养成不好的习惯,但是,对人际信任这一点我是欠缺的,妹妹也是。我们都不能够给予别人太多的信任,在人际交往中对于钱的问题会不知不觉地比别人想得多。信任这个词很重要它关系一个人的人格,作为父母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心理,他们都应该尽可能地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其次,子女进入青春期以后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人们常说的叛逆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子女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弱,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及对子女地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他们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是具有独特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来形成一种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才使其安全渡过青春期,拥有更健全的人格。三、如何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1.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家庭是进行社会化的重要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形成良好人格的有效途径。2.加强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子女能否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与父母密切相关,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子女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首先,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子女智力素质优化。因此,家长应当培养自己健全的性格和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保持稳定的情绪,并讲究方式、方法,循循善诱,注重讲道理,启发孩子的自觉性,由于榜样的无穷的力量,这们的家庭就会始终保持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家庭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影响。孩子身心才能得以健康发育。其次,作为家长应当根据不同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和子女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与人格,发掘、发展他们的潜力。再次,家庭教育应注重子女人格的培养。现在大多数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我想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思想政治道德品德的缺失甚至败坏,即使学校教育涉及再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济于事。例如,孩子在学校和人打架挨欺负,回家诉苦,如果家长说:“他以后再欺负你,你就往死里打他,打坏了咱家养着他。”或者,两个孩子因为小事发生冲突,孩子没怎么地那,两个家长打起来了。还有这样的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较多的交往,鼓励子女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这些做法完全不利于其良好人格的形成,即使以后有幸成才了,对社会也不会有太大的贡献。随着各种认识的更新,人们开始相信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即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重情商、逆商(应对逆境和挫折的能力),而不是智商。情商、逆商就是人格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只有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家庭教育要培养子女各方面的能力。能力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家庭教育在子女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随时的持久的。例如在培养自信心上,孩子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就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此时,家长的正确引导教育是告知或用行动证明:如果能力强,人品好就会获得同伴及长辈的赞许。照此进行,就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了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最后,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子女正确的期望。“望子成龙,王女成凤”是所有家长共同的愿望。但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父母应该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在我们的记忆里,最最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即别人家孩子。父母应该根据子女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这样以来,可能使其在成长的路上较少的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可见,家庭教育的好坏与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氛围环境,进而直接影响到子女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和思想素质水平的高度。参考文献:[1]罗洪铁.人才学原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廖小琴.家庭环境对成才的影响.人才开发,1998,(12).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