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冬病夏治”三伏灸“冬病夏治”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何谓“冬病”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阳气不足,是“冬病”的最基本病机原理冬天所发之病,大都是寒性的。寒邪侵袭在于人体阳气的不足。寒则热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扶助人体阳气,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对人体阳气给予激发,对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治疗一些难治的疾病减少发病率和减轻发病症状是有帮助的。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难治的一些疾病在夏天三伏天进行一些中医的内治与外治配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就是激发人体阳气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不是直接作用于疾病,而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适应症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肺系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操作规范。1.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一般比例范围是:白芥子占比最大,约为35—40%,细辛次之,约为15-25%,其他的延胡索约占10—30%,甘遂10-20%。2.药材炮制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3.药物制备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姜汁的浓度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4.贴敷方法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家庭可以用干净的白布涂药贴在穴位上,然后胶布固定5.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6.贴敷时间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7.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8.贴敷部位(背部和腹部是关键治疗部位)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辨证、辨症加取腧穴,如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另外,包括大椎、定喘、膻中、中府、天突、关元、神阙、中脘、内关等也有选用。治疗骨关节炎疾病,常用的穴位有大椎、肾俞、悬钟、关元、阿是穴等。治疗脾胃病,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对于有些觉得上诉药物制作比较麻烦的也可以用艾条隔姜灸代替,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左右,以局部红晕为度,每次对穴位施灸前可先把整个脊柱来回艾灸30分钟具体穴位举例主治组别穴位哮喘支炎咳嗽第一组(初伏)大杼百劳膏盲第二组(中伏)肺俞定喘肾俞第三组(末风门脾俞足三里伏)鼻炎第一组肺俞大椎肾俞第二组风门脾俞足三里第三组大杼肾俞曲池胃痛第一组胃俞肾俞足三里第二组肓门脾俞中脘第三组肝俞意舍梁丘颈肩痛第一组肩井大杼阿是穴第二组秉风悬钟肩中俞第三组天宗肩外俞阿是穴腰腿痛第一组承筋三焦俞大肠俞第二组肾俞关元俞阳陵泉第三组承山气海俞膀胱俞膝关节炎第一组鹤顶内膝眼外膝眼第二组肾俞阳陵泉阴陵泉水分第三组委中足三里阿是穴胆俞肩周炎第一组心俞肩贞肩髎大椎第二组肩井巨骨中府第三组臑俞臂臑大杼慢性盆腔炎第一组脾俞膀胱俞天枢第二组大巨三阴交大肠俞慎用人群1.孕妇;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注意事项①贴敷时皮肤有感觉温、热,有一些轻微的刺痛,甚至起泡,但是这个都是正常的现象,这是药物起作用的现象,所以不必要担心,但是记住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消毒,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②敷药的当天以及次日(15小时内)不洗冷水澡,不要贪凉。三伏灸期间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③两岁以下的孩子也不适宜进行贴敷治疗,因为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④贴敷期间不宜剧烈运动,不宜呆在空调房间及吹电扇,最好多在自然通风的地方⑤热性疾病,咳黄浓痰、咯血患者不适合⑥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第三组水分气海水道三焦俞颈椎病第一组百劳肩井心俞第二组新设大椎大杼命门第三组大杼心俞肩中俞虚人感冒第一组风门心俞肾俞第二组肺俞膈俞胆俞第三组大杼厥阴俞胃俞认识误区误区一:“三伏灸”对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特别疗效,并非能治百病。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灸”的治疗。误区二:灸得越久越好。烧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一般艾香烧上5~10分钟,让皮肤微红就可以了。真正发挥功效的是后头敷的“膏药”。误区三:“三伏灸”要在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就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效果最好2012年三伏天具体时间是:2012年7月18日~7月27日为头伏10天2012年7月28日~8月6日为中伏10天2012年8月7日~8月16日为末伏10天一般每年选取初中末伏第一天(或者前三天)进行三伏灸,三年为一个疗程,循序渐进下面有一个重庆电视台关于三伏灸的专门讲座,网址如下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