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概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y)是目前应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方法。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组思路、规范、过程、技术、环境及工具的集成。是将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包装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任何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学都应该支持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是对整个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一种综合的、详细的描述。一种好的系统开发方法学应该能够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提供一整套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措施。基本思想: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和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目标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即组织人员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步地构成整个系统。[编辑]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开发要求主要用于控制开发质量1、开发计划--阶段化2、管理业务--流程化3、工作步骤--程序化4、文档资料--规范化5、进度安排--网络化结构化方法:采用结构化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观点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原则,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分析,从而确定简明的、易于导向的系统方式,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流方法。.结构化方法将系统开发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是什么关系?结构化方法首先将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管理与评价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开发阶段。然后,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各阶段,坚持自顶向下的原则,进行系统的结构化划分。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调查开始,直至最底层业务,从系统的整体方案分析和设计出发,先优化整体的逻辑或物理结构,后优化局部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最后,在系统实施阶段,坚持自底向上的原则,从最底层的模块编程开始,逐步组合和调试,由此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结构化方法强调严格按照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进行新系统开发,适合于大型系统的开发。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严格区分系统开发的阶段性。(2)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3)遵循用户至上原则。(4)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结构化方法也存在以下的缺陷:(1)系统开发周期长。(2)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这是并不十分现实的。(3)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行维护管理难度加大。1.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应该如何分类,提出自己的看法。参考:管理信息系统实质上是实际业务系统的一种计算机模型,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业务系统与计算机模型系统之间的映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不同的映射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开发方法学。如传统的结构化方法是从业务过程或功能的角度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面向对象方法则从将过程与数据封装在一起、并视之为一个整体的对象的角度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问题空间和求解空间的结构描述方法不同;业务系统与计算机模型系统之间映射的构造方法不同。主要有:(1)结构化方法(2)面向对象方法(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4)原型法2.结构化方法认为:系统开发是一个在不同层次上抽象的过程。分析其含义。结构化方法采用结构化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观点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原则,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分析,从而确定简明的、易于导向的系统方式。结构化方法首先将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管理与评价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开发阶段。然后,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各阶段,坚持自顶向下的原则,进行系统的结构化划分。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调查开始,直至最底层业务,从系统的整体方案分析和设计出发,先优化整体的逻辑或物理结构,后优化局部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最后,在系统实施阶段,坚持自底向上的原则,从最底层的模块编程开始,逐步组合和调试,由此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大型系统、复杂系统。案例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更新,在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主流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加快处理、交换和共享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正在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子系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与控制加人到项目中,以便使项目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地说,就是先将整个系统的开发划分成若干个相对比较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在前三个阶段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即从组织管理金字塔结构的最顶层人手,层层分解逐步深人至最基层;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在系统实施阶段,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逐步实施,即按照前几个阶段设计的模块组织人员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渐地构成整体系统。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1.自顶向下整体地进行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在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时,从整体全局考虑,自顶向下地工作;在系统实施阶段则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制一个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上逐步实现逐步实现整个系统。2.用户至上是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整个开发过程中,要面向用户,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与愿望。3.符合实际,客观性和科学化,即强调在设计系统之前,深入实际,详细地调查研究,努力弄清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分析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目标系统设计方案。4.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把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工作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预期达到的工作成效,以便计划和控制进度,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5.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环境变化、内部处理模式变化、用户需求变化。6.开发过程工程化,要求开发过程的每一步都要按工程标准规范化,工作文体或文档资料标准化。[编辑]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强调了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一阶段及时总结、发现、及时反馈和纠正,避免造成浪费和混乱。开发周期长,不能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仅在开始几个阶段与用户沟通多。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开发过程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首尾相连的五个阶段,即一个生命周期(LifeCycle),如下图所示:1.系统规划:根据用户的系统开发请求,进行初步调查,明确问题,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确定分阶段实施进度,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2.系统分析: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分析处理方式和新系统逻辑方案;3.系统设计:进行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结构与功能设计,根据总体设计,配置与安装部分设备,进行试验,最终给出设计方案;4.系统实施:同时进行编程(由程序员执行)和人员培训(由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培训业务人员和操作员),以及数据准备(由业务人员完成),然后投入试运行;5.系统运行与维护: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评价、监理审计,修改、维护、局部调整,在出现不可调和的大问题时,进一步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请求,老系统生命周期结束,新系统诞生,构成系统的一个生命周期。在每一阶段中,又包含若干步骤,步骤可以不分先后,但仍有因果关系,总体上不能打乱。下午13:00—17:00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3.1.2打卡制度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