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就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声音来表情达意的工具,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二、汉语是汉民族用于交际的最重要工具,是人类众多语言的一种。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上古汉语:周秦两汉——《诗经》中古汉语:南北朝隋唐——《广韵》今古汉语:宋元明清——《中原音韵》古汉语研究: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三、现代汉语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就是明清以后,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各地的汉语方言。四、关于汉语的称呼在人类众多语言中,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语言会像汉语这样有这么多的称呼。古代的“雅言”“通语”“官话”等指当时的“汉语共同语”现代中国人(包括华侨):国语、华语、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文、华文日本人:古代最初叫唐话,明治维新以后称汉语、清语、清国语等,以后又不断地变化,称支那语、华语、中国语。日本侵入中国东北时期,曾经称之为满洲语、满语等。此外,还有“奴国语”一类的蔑称。第二节汉语共同语和汉语方言一、语言和方言任何一种语言,其内部都不是整齐划一的,不是说这种语言的说话人在说话时都一模一样,恰恰相反,往往都会表现出某种差异。这种差异有的表现为地域的不同,有的则表现为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的不同,前者就是所谓的“地域方言”,后者则是所谓的“社会方言”。一般而言,“方言”都是指前者。方言的形成是一种语言在地理空间范围内,长期演变、分化的结果。对于语言和方言,我们还要有这样的正确认识:(1)语言实际上都是以方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是抽象的,方言是具体的。(2)语言和方言的界定并不完全依照语言学的差异。2语言之间的差异有时比方言之间的差异还要小。二、汉语共同语和汉语方言汉语共同语的产生原因:(1)客观上,存在不同的方言。(2)主观上,不同方言的使用者有交流的需要。汉语共同语打破了地域界限,能让不同地区的人彼此交流,从而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汉语共同语是超地域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汉语共同语是在汉语方言之外重新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语言,实际上,任何一种共同语往往都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说,方言其实又有基础方言和一般方言之分。而基础方言的形成往往决定于该方言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地位,不是某一个人随意决定的。英吉利共同语以伦敦方言为基础,这主要是英国产业革命以后,伦敦成为工业中心,大量劳动力迁入伦敦,人们于是以当地伦敦方言为基础,并吸收了其他方言而逐渐形成英吉利共同语。意大利共同语以多斯岗方言为基础,主要是文化的原因。意大利在统一以前,著名的文豪如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都是用多斯岗方言写的。而多斯岗方言区的首府佛罗伦萨的语音就成为意大利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而汉语共同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这主要是因为在汉族的发展史上,北方无疑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上的强势地位。当然,北方很广阔,北方方言内部也不统一,而共同语需要语音、词汇、语法上的规范统一,因此就需要以某一个地方为准,这从先秦两汉直至元明清以来,北方方言的中心肯定也不一样,而就辽金以来,北京无疑是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因此,汉语共同语的历史至少不会晚于14世纪,这一点从外国人所用的汉语教材可以得到印证。如明朝初年,朝鲜人编的两种汉语会话教材:《朴通事》和《老乞大》。从这两本书的内容可以判断那里边写的就是北京口语,可见这种口语已经被外国人承认是汉语的代表。这两本书所用的语言和元曲说白里的语言,无论是语法,还是词汇,并没有多大分别。三、汉语方言的分区每一种方言在其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会表现出自身的特点,人们就根据这些特点来划分方言。当然,由于语言主要是以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方言之间最为明显的特征主要也就表现在语音上,因此,划分时也主要根据语音的不同。由于各方言之间也不是绝然的彼此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学者们对于方言的划分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具体见PPT。第三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是两个密切联系的话题,汉语规范化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提,而推广普通话既是汉语规范化的目的,也是汉语规范化的方向。汉语如果不进行规范化,那么就谈不上普通话的推广,而如果不是为了推广普通话,汉语也就无所谓规范不规范。那么,什么才是汉语规范化,什么又是推广普通话呢?一、汉语规范化的客观前提语言变异: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要推普的最主要原因。汉语规范化也就是追求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最大程度上的统一,最大程度上3消除这种变异,使人们在语言习得时有据可依,从而使人们在说话时能够保持最大程度的共性而能彼此沟通,消除由于语言差异而带来的交流障碍。规范不等于整齐划一,不等于静止不变,规范是对既有的语言事实加以归纳、引导,规范本身也会语言生活本身的改变而改变。二、推广普通话的主观需求(1)有利于民族的统一。(2)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3)有利于人才的教育培养与自由流动。(4)有利于信息的共享。……三、推普的发展历程·推普是我国历史上语言统一、国语运动等文化运动在新时代的延续。早从唐代开始,我国古人就表达了语言统一的需求,不过当时主要是针对书面语的。(见PPT)我国当时的清政府就开始提出语言统一问题,并逐渐发展为“国语动动”·1955-1956: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北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之所以称其普通话,主要是从民族团结的考虑。毛泽东的一句话也许最能说明问题(见PPT)当时的推普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见PPT)·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要求把推广普通话的工作重点放在“重点推行,逐步普及”上,并明确提出: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工作用语;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宣传用语;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的交往基本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交际用语。·1992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明确提出新时期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新的12字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997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普及普通话的具体目标:在全国范围内,2010年前初步普通话,2050年前全面普及普通话。·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普通话定为国家通用语言,并用法律形式将国家推普的方针、任务固定下来。(见下册318页)四、推普的现状与问题现状:据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调查报告,2002年,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已达到53.06%。这一目标相较于解放前,甚至相较于改革开放前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到201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4问题:1)普通话的推广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城市普及率明显高于农村(如果你行走于各大城市,你在交际上基本上没有障碍,但如是农村,那就不好说了。)·普通话的说明显好于写。国民的书面表达水平明显偏低。·北方好于南方。·汉族地区好于少数民族地区。2)普通话的推广造成了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危机。这里所说的危机就是指“消亡”或“死亡”。语言其实也是有生命的,也有强势、弱势之分,语言的消亡就是指该语言的使用者越来越少,直至没有。1990年代,曾有语言学家统计,目前全球仍被人使用的语言多达6000种,其中3000多种语言的使用者都在10000人以下,这其中又有1500多种语言使用者在1000人以下。另外,有不到300多种语言的使用人数都在百万人以上,可见语言的使用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些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明显处于劣势,其命运是令人堪忧的。像许多印第安语言,非洲许多部落的语言在今天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全球如此,而我国国内这种情况也比较严重。前面我们讲到普通话的推广,这虽然是必要的,但普通话的推广和强势必然会带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衰退和萎缩,甚至死亡。像我国的满语,曾经是我国最好一个封建王朝的“国语”,但是今天能够说“满语”的人还没有大熊猫多。再如,我国的赫哲族,在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还有4675人。在20世纪30年代,该民族绝大部分人都使用赫哲语。但是建国后,赫哲人在公开场合已越来越少地使用赫哲语了,到了80年代,不光是公开场合,整个赫哲族中会说赫族语的人就大大减少了。到了21世纪,赫哲族已进入明显的衰弱期。据云南大学一些学者的调查,仍旧使用赫哲语进行交流的人只有11.4%,能够用赫哲语进行交流的人只有12.8%,余下的65.8%只是极偶而使用赫哲语,或者根本就不能用赫哲语进行交流了。语言的生命在于使用,当使用的人群越来越少,或者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其未来就不妙了。我国的少数民族如此,而汉语内部的方言更是如此。一种语言或方言的死亡只有突然的,也有逐步的。突然的较少见,比如某些印第安部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另一个部落或者西方入侵者彻底消灭。绝大多数的都是逐步死亡。比如我国绝大多数方言,在强大的普通话面前,都是节节败退的。其主要表现就是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在全方位地进入汉语方言系统内,汉语方言系统的再生能力越来越弱。这一切往往从方言词汇开始。同学们也许要问,大家都说一种语言不是很好吗?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消失就消失了,这有什么关系?但是,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当一种语言消失了,也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而文化的生命在于多样性,如果全世界吃的、穿的、用的、住的、说的等等都一样,那也就无所谓文化不文化了,而文化的存在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标志,人类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能够继承已经创造的文化并用以改善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一个强盛的民族往往也是文化较为发达的民族,一个能够不断创造新文化的民族也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见PPT(洪堡特、联合国)5第四节语言研究和语言学我们这个课程既可以说,属于语言研究的范畴,也可以说属于语言学的范畴。但语言研究和语言学其实不是一回事。语言研究是一个更大的范畴,凡是关于语言的见解、认识、观点,无论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都可属于语言研究的范畴,但语言学不是。语言研究自古就有,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不少关于“语言”本身的种种观点,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荀子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再如我们民间关于语言使用方面的常识,也可归为语言研究的范畴,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拳脚伤身,话语伤心”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正常的语言使用者同时都是一个语言研究者,他掌握一种语言,也就掌握了该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并且能根据交际对象、场合等的不同来运用它们。语言学也是人们关于语言的见解、认识、观点,然而它不等同于语言研究。语言学是语言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产生的,语言学的各项成果都是语言学者们经过专门的研究、论证得出的,不是语言使用者凭其个人的认知而来的。任何一门学科往往必须具备这样几个特性,那就是: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所谓自觉性,也就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大致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有专门的研究者或研究组织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一般性:语言学不仅是对某一种语言中的某一种语言现象进行研究,而是对人类所有的语言进行研究,并从不同的语言现象或语言事实中概括、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说,任何学科的终级目标都是能够探索出一条普遍或尽可能普遍的规律。系统性:任何学科业已取得的成果都不是零碎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结果。科学性:任何学科都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论证而建立起来的。简而言之,要言之有据,其结论也须经过事实的检验。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