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乔纳森.特纳第1章社会学理论科学理论的本质科学理论发端于这样一个假设:自然界,包括人类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世界,具有某些基本的属性和过程,并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环境下事件的消长。科学理论的特征:①科学理论总是力求超越具体事件和时间的局限,理论是一般的,基本的、永恒的、普遍的。②表述比日常用语更规范;③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建议。科学理论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差异:孔德提出了知识发展的“三阶段法则”。在早期阶段,解释事物的依照是宗教信仰或某种神圣和坦白然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形而上学阶段,逻辑、数学和其他形式的理性体系主导了对事件的解释。进—步的发展是,从形而上学的形式理性中产生了“实证主义”或者说科学,在这一阶段中,只有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产生规范的陈述。第一编第2章浮现的传统:功能主义理论的兴起有机体类比孔德终身致力于社会学地位的合法化。社会学的合法化来自于他对生物科学的借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第一种,也是直至20世纪70年代最最重要的理论方向。孔德认为社会学和生物学的亲和力在于这两门学科都关注有机体。他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斯宾塞的分析功能主义斯宾塞通过系统地比较社会和有机体,发展了有机体的类比:1.随着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社会)的增长,它们的结构也就增长,也就是说,它们的结构会愈加复杂且分化。生物有机体和社会的不同之处:斯宾塞发展了后来称之为必要条件功能主义的思想。也就是为了使自己适应环境,有机体和超有机体必须具备某些必要条件。1.有一些结构功能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或前提条件:①获取资源和传输资源;②生产有用的东西;③通过权力和符号管理来整合内部活动;2.每一系统层次——群体、社区、地区或整个社会都显示出同样的需求。3.在这一过程中,任何经验系统的重要动因都围绕着满足这些基本的必要条件。4.社会单位对其环境的适应程度,是由它满足这些必要功能条件的程度决定的。功能主义和迪尔凯姆有机体论的基本假定:(1)社会自身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实体,它区别于并且不可被还原成自己的各个组成部分。(2)迪尔凯姆在强调优先分析整体时.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3)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处于“常态”和“病态”之中,他将社会系统概念化.因而强化了“功能需要”的观念。4)如果把系统看成是常态的和病态的.并从功能方向进行考虑,这就意味着系统包含着一些均衡点,正常的功能围绕这些均衡点而产生。但他意识到,断言所有系统都是有”目的“的以及断言维持系统的需要导致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存在是危险的。容易引到一种很成问题的目的论的推论中去。迪尔凯姆认为: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了交往的频率(交往与互动的频率),交往频率的增加导致了威胁社会秩序的竞争;对资源的竞争引起了劳动的专业化,而专业化分工又产生了彼此间相互依赖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道德上的相互约束。—当然,向新社会秩序的过渡并不是有意识的,但也不是由“无意识的智慧”造成的。只是劳动分工对恢复被“无节制的竞争所毁灭的”秩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迪尔凯姆的分析给人的印象是,对社会秩序的威胁或社会的需要引起了劳动分工。这种推论可以被看作是不符合逻辑的目的论,因为劳动分工的结果或后果——社会秩序——又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出。或者,至少可以说,在以上的分析中,原因和功能没有像迪尔凯姆通常所坚持的那样被明确地分开。功能主义和人类学的传统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主义对他来说,功能主义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分析中的目的论倾向。拉德克利夫—布朗强调指出,为了避免迪尔凯的功能主义中“系统组成部分满足系统需要”这种分析中的目的论的纠缠.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去替代“需要’是必须的”。他认为无须假定存在着普遍的人类或社会的需要,相反,什么样的条件是生存所必须的条件才是一个经验性的问题,要求每一特定的社会系统去认识和发现。他的功能分析:(1)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使其组成部分实现最低限度的整合;(2)“功能”一词是指维持这种必要的整合或必要的团结的过程;(3)因此.可以用对维持社会必不可少的一致的作用来说明每一社会的结构特征。布朗强调把社会看成是社会本身。承认“社会系统的功能统一(即社会整合)是一个假设”。功能统一假设陷入了同义反复:一个需要研究的社会系统必定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整合,因为它存在。这种失误在于,当功能需要,功能整合和均衡被作为实际的假定时,对这些假定的使用不是有意识的却是无法避免的。马林诺斯基的功能主义在斯宾塞的基础上,马里诺斯基重新引入了两个重要的观点:(1)系统层次;(2)在各个层次上,系统需求复杂多样。马林诺斯基的理论框架有三个系统层次: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和符号的。生物系统处于底层,社会结构处于中间,符号系统在最上层。某一层次系统需要的满足方式必然制约着接近它的那个系统层次需要的满足方式。功能主义和韦伯的幽灵韦伯对功能主义的影响:(1)关于社会行动的见解;(2)剖析社会结构的方法。韦伯认为,社会学应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社会,即行动者自身的意图和行动者的集体行动。韦伯以多种方式考察了两种现实——行动的主观意图和社会制度。因此,许多功能主义都强调这种双重论:行动者的主观状态如何影响社会组织的模式,反之亦然。功能主义的浮现:概述第3章成熟的传统(一)默顿的经验主义分析方法默顿强调经验功能主义的重要性,避免创建宏大的,排斥经验现象的分析框架,而帕森斯却建立了默顿试图摧毁的宏大分析框架。默顿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功能主义假设,与此同时,帕森斯却想建立可以解释一切现实的功能分析框架。默顿认为,因为实现宏大理论体系必须的理论和经验基础还没有完成,所以,这一体系是早熟的。中层理论在默顿看来,中层埋论比宏大的功能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理论前景,这些用不那么抽象的方式表达的中层理论,展现了定义清晰的操作化概念,并由此构成对有限现象关系的陈述。尽管中层理论是抽象的,但同经验世界是联系的,因而激励了为澄清概念、阐述理论所必需的研究。因此按照中层理论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应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原因是;理论关注经验研究,迫使对每一中层理论的概念和命题进行澄清、阐述和表达。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默顿认为功能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三个有问题的假定:(1)社会系统的功能一致性。——应强调社会整合的类型、方式、程度、范围以及社会系统各部分中既存事件的各种影响。(2)社会事件的功能普遍性——应详细分析社会文化事件造成的各种结果或功能。(3)功能事件对社会系统的不可或缺性——应对社会系统内部各种类型的“功能等价物“和”功能替代物“进行功能分析。第4章成熟的传统(二):帕森斯的分析功能主义社会行动的结构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提倡用“分析性现实主义“来建立社会学理论。其特点,就是他坚持主张的把抽象概念应用与社会学分析的策略。研究的目标就是将概念组织成能理解社会重要特征的分析框架,而不被具体的经验细节所掩盖。因此,帕森斯和韦伯一样,主张理论应当首先对社会现象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其范畴化,并能够反映社会现象的重要特征。帕森斯相信“行动的唯意志理论“意味着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理想主义中有益假定和概念的综合。他把唯意志理论定义为个体行动者主观决策制定的过程,他认为这种决策是某些包括规范和情境在内的制约的结果。因此,唯意志性行动包括:①行动者;②行动者的行动被看作是为寻求目标的实现;③行动者具备实现目标的多种手段;④行动者面临的各种情境条件都会影响目标和手段的选择。⑤行动者被各种价值观、规范和其他理念所支配;⑥行动涉及到行动者为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做出的主观决定,所有这些都受到理念和情境条件的限制。社会系统在《社会系统》中,帕森斯按照动机和价值观认为行动者是“定位于“情境的。就动机而言,可以分为三种:①认知的;②情感的;③评价的。同时,存在着三种相应的价值观:①认知的;②鉴赏的;③道德的。帕森斯把它们称为取向模式。按照这些动机和价值观相关的特征构成的某种复合行动,可能有三种行动类型:①工具性的;②表意性的;③道德性的。也就是说,行动者根据某种最强的动机和价值观出发,按照上述某种基本方式行动。当各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者互动时,便逐渐产生了约定,并维持互动模式,这就是“制度化“。这种制度化模式可称之为社会系统。结果就是行动被概念化为三种”相互渗透的行动系统”——文化的,社会的、有机体的和人格的行动系统。帕森斯形成了一套表达系统变量属性的概念,即模式变量。运用模式变量可以同时把人格系统中的取向模式、文化的价值模式和社会系统中的规范要求类别化。1.情感性/情感中立性;2.扩散性/专一性;3.普遍性/特殊性;4.自致性/先赋性;5.个人/集体;帕森斯在1951年已经组合了一个复杂的概念体系,该体系强调,社会系统就是互动制度化逐渐稳定的过程,其中渗透了人格,并为文化所限制。制度化的规范、角色行动者的决策、文化价值取向的轮廓都可以被那些反映每一行动组成部分变量特征的概念类型化。在最抽象的层次上,帕森斯定义了人格系统整合到社会系统的两种机制:1.社会化机制。是将文化模式内化到人格系统,进而制约其需求机构。社会化机制的另一个功能,是提供稳定的和安全的人际纽带,这些纽带能够减轻与获得适当的动机和技能相联系的紧张和焦虑。2.社会控制机制。①制度化;②人际的处罚与友好;③仪式活动;④安全阀结构;⑤再整合结构;⑥强制力及其运用制度化。这两种机制解决了社会系统长久面临的整合问题。向功能强制主义转变控制的信息等级帕森斯把注意力转到四个独特的行动系统,即文化,社会结构,人格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上。每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四个功能问题: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维模。帕森斯描述一个整体行动系统,它由作为其四个子系统的文化、社会结构、人格和有机体组成。每个子系统被视为满足整个系统的是各种系统的必要条件A\G\I\L中的一种。因为,只有通过有机体,才能使环境的资源被其他行动系统利用,所以它对解决系统的适应性问题起最重要的作用。人格主要用于完成目标达成,它是目标的追求和决策系统。文化系统的模式和人格系统的需求有组织地整合起来形成地位——规范网络的社会系统,被看作是整体行动系统中的重要的起整合作用的子系统。作为互动符合内容的储备库文化系统,主要用于调节行动者的紧张,并确保恰当的符合资源,以此来维持制度化的模式。文化在信息方面限制着社会系统,社会结构在信息方面控制着人格系统,人格在信息方面控制着有机体系统。等级结构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可被看作为更高一级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能量条件”。因此,行动系统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是互惠的,系统之间交换着信息和能量。一般交换媒介帕森斯认为,行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最终是信息性的。帕森斯论社会变迁行动系统之间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为行动系统内部或行动系统之间的变迁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变迁的根源之一就是行动系统交换中信息或能量的过剩,过剩的信息和能量改变了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信息和能旦的输出。变迁的另一个来源是信息或能量的供给不足,从而在结构方面引起行动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再挑战。帕森斯认为进化过程展示了如下要素:第5章延续的传统(一):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亚历山大将传统松散的分为两类:一般性话语和研究项目。一般性话语意指一般性预设、用来描述和解释社会过程和系统的一般模型,以及明确的意识形态取向或者有关特定陈述的意识形态暗示。研究项目则是社会学研究模式旨在解释具体的经验和过程。作为一般性话语的新功能主义社会世界的多维度性亚历山大一般性话语的核心是观点的多维度性。层次化约和层次混淆问题。层次化约是指研究者武断地认为一种层次的特性最重要,并且只用它来进行本来有多重层次特征的社会学研究。层次混淆就是研究者忽视科学活动的分化模式。由于不能逻辑一致地区别科学连续体的不同点,层次混淆使社会学话语混乱不清,引发无意义的争论,并产生错误的悖论。行动和秩序。行动问题有两种选择:理性和非理性。理性的研究方法假设,行动应当被理解为工具理性的,算计的并能够有效地适应外部的物质环境。非理性则断言只有联系行动者的主观动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