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有效方法闵行区教育学院杨献荣一、激发兴趣。1.故事激趣。抓住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将古诗作者的生平或古诗的创作背景或古诗的内容编成情节生动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句的意思和所蕴含的意境。可谓是一举多得。一、激发兴趣。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小学语文老师,就是将古诗的意思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刘绍棠“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然发呆,知道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一、激发兴趣。2.活动激趣。定期举办同题材或同主题或同作者等“古诗知多少”竞赛活动。学生积累的古诗就有了用于之地;同时,掌握一定方法,积累古诗多的同学在活动中展示风采。这样,也会在同学中形成“见贤思齐”的积极效应。一、激发兴趣。3.运用激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创设一些运用古诗句的语境,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古诗句描绘、评价所见、所闻和所感。这样,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充分体尝到运用古诗句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会直接转化为学习古诗文的动机。二、整合资源。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送别”主题,有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教学《赠汪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二、整合资源。2.整合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王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二、整合资源。3.整合同诗人的作品。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典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带动学生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杜甫的《春望》,带动另一篇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探访诗仙李白》、《走进诗圣杜甫》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三、创设情境。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1.语言描述情境。2.图画再现情境。3.音乐渲染情境。4.表演体验情境。5.提问导入情境。6.朗读表达情境。三、创设情境。《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学生朗读第一句诗,缺乏感情。教师旋即采用:图画再现情境:播放扬州风景图片音乐渲染情境:播放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语言描述情境:三月的扬州,春意盎然,繁花似锦,多美啊!李白望着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远去。问题导入情境:他可能会想什么?(我要是能和孟浩然一起下扬州该多好啊!)朗读表达情境:请你再读三、四两行诗。读出了李白对扬州的向往。三、创设情境。《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片断:图画再现情境:播放塞外荒凉图片。音乐渲染情境:播放哀婉的音乐。表演体验情境:去安西路途遥远,且安西的气候恶劣,王维在劝酒时还会对元二说什么?元二又会说什么呢?同桌两个同学演演一演。音乐渲染情境:一起有感情朗读第二首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阳关三叠》。读出了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情厚谊!四、教给方法。中高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如何培养?一是要教给学生学懂古诗句意思的一般方法。二是要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反复实践,促进学生将学法转化为学懂古诗的能力。四、教给方法。(1)查: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看注释,联系诗句弄懂意思。(2)连:把诗句中字词的意思连成完整通顺的话。(3)补:如果连成的句子不完整,就要联系诗句的意思,补充一些词语。(4)调:如果连成的句子不通顺,就要调换诗句中的字词顺序。五、理清诗路。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循着作者的诗路,学习古诗,就能走入诗情画意。这恰恰是老师们容易忽略的地方。五、理清诗路。村居清·高鼎柳草醉莺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钓鱼时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按理说应该回去才是,但他为什么却觉得没有必要回去?请你从古诗中寻找答案。鹭飞鱼肥不须归桃花流水斜风细雨六、指导诵读。1.要在读通诗句(字音读准,停顿正确),粗知诗句意思,走进古诗描绘的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再来充分诵读。2.教师要加强示范。范读是最好的诵读指导。3.要努力将诵读古诗和一般的朗读课文区别开来——学习“素读法”。七、适度拓展。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七、适度拓展。1.课前收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积累主题,有春色迷人,夏日风情,诗人咏秋、踏雪寻梅、名家专辑、爱国绝唱等,然后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资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七、适度拓展。2.课堂交流。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例如,某一老师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围绕“愁”字提问:你知道谁为愁做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名句?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问题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愁文化的深层次认识。第一个问题是从情感认识方面的提高,第二个问题是从语文知识方面的积累,让学生从书本起步,到书海漫游,由一点而带出一串,由个别而带出系统。短短一首28字的小诗,融入的却是古今中外名人名句的万缕愁绪。七、适度拓展。3.课后延伸。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35分中的规格,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八、剥皮仿写。当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后,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适当地讲讲格律、音韵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采用剥皮的方式,仿写古诗,用古诗的方式表达见闻和感受。八、剥皮仿写。1.讲平仄。平声是指普通话的一、二声,仄声指普通话的三、四声,这正如唱歌一样,一个强拍,一个弱拍,一平一仄一高一低才能唱,否则都强拍,都弱拍那就唱不成调了,写诗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八、剥皮仿写。2.讲对仗。就是上下句的文字词性相一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八、剥皮仿写。3.讲韵律。(1)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2)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若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3)中间不能换韵。古体诗允许中途换韵,近体诗不允许。首句押韵可借邻韵。押韵须注意事项: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2.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现在已没必要再强调这一点。八、剥皮仿写。4.讲立意。立意就是要创造诗的意境。意境是有限的、偶然的、具有特色的形象,蕴含无限的、必然的、深刻的生活本质的内容,以有限表现无限。学生写诗最爱犯的毛病就是立意不好。总爱把自己的感情赤裸裸地表达出来,言愁写悲,说喜遣兴,在他个人好似很感动,很真实,别人读了,是怎么也感动不起来的。感情表达太直白,只求形式上的工整就没有了诗的味道。感情要藏在意境之中,这才有诗。王夫之说:“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杜甫的《登岳阳楼》,其中四句:“吴楚东南坼(chè裂开),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前联写洞庭湖的浩渺无边,以意境的开阔宏丽,对衬出后联所写投老无归,漂泊天涯的孤寂情怀,藏情入景,于雄豪中抒悲愁,大开大落,这样写才称得上是千古绝唱。所以学写诗,最要注意造境不能太直太白,要懂得藏情立意的道理才能步入诗的大门。不要滥用华丽的辞藻。真正好的诗,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晬语》)八、剥皮仿写。格律诗是否非要按规定写呢?也不一定。《红楼梦》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林黛玉教香菱学诗道:“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又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