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吐血整理名词解释:生活事件:指导致严重和长期的后果,相对突然显著的事件。它指的是发生的事件本身,而不是由于该事件导致的转变。依恋:婴儿与主要照顾着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职业倦怠:专指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个体在面对工作的过度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耗竭状态。包括:衰竭,工作怠慢,专业自我效能降低。社会时间:扮演特定角色的恰当时间,代表个体在角色序列中的应有位置。如习俗认可的学龄,婚龄等等。转折点:指持久而不是暂时性改变生命轨迹的生活事件,往往突然而巨大。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简答:1、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观察学习过程?看书分为四个过程:①注意过程:学习者注意到被学习的对象;②保持过程:将观察获得的新的反应模式在记忆里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③动作产生:人们再现榜样行为;④动机过程:人们并不是将观察到的行为付诸行动,只是当学习者要完成所模仿的行为的动机被激发出来,观察学习才有效。2、简述并评价自我同一性的4种形态?P333同一性提早获得或同一性拒斥(认同取消):个体过早地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而停止同一性的探求,缺乏主见,不利于挫折应对能力的发展。同一性如其获得或同一性达成(认同获取):个体考虑到各种选项,做出选择,同一性发展中最理想的状态,有利于锻炼应对挑战的能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同一性混淆或同一性分散(认同分散):此种状态青少年尽可能避免体验危机,从而个体无法做出选择,缺乏兴趣,不利于个体发展,长期以往,青少年无法成功地步入成人阶段。同一性延缓偿付(认同延期):青少年对自己的努力方向犹豫不决,延迟做出个人生活或职业的选择和承诺。然而这些青少年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可以协助他们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及父母和社会的期望,分析各种可能的选择,提高其自我决定的能力。3、为什么中年期在医学上被称为“危险期年龄阶段”?答:a、中年人是社会中坚,他们同时扮演多种社会角色。角色多,压力大B、中年期的心理疲劳最为常见,指社会,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的多重压力多重角色造成的长期的精神负担。使得中年人处于一种焦虑,烦躁,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C、生理:个体的躯体功能开始衰退,外貌开始变化,身高下降,脂肪增多。生理系统存在着危机,例如更年期等。D、社会系统:婚姻,家庭矛盾与职场倦怠,人际关系的更加复杂广泛。4、家庭在个人成长的中功能?P110①提供感情支持功能。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是个人思想感情交流较为充分的场所。②满足性爱的功能。性爱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③生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家庭不仅仅承担繁衍后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担起教育后代的功能。④家庭保障的功能。家庭具有分担风险、保护弱者、共同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保护其成员免受外来侵犯、维护正常生活环境等功能⑤经济活动的功能。家庭经济活动的功能主要包括家庭生产和家庭消费两方面。5、简述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A、广泛性:遇见更多的人和事,交往对象的广泛。B、复杂性:交往的关系里面包含了生活,家庭,工作等等,纷乱多样。C、稳定性:中年人的人际交往关系已经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如非经历刺激或转折不会有较大变化了,人际关系相对稳定。D、深刻性:中年人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相关的事情记忆深刻,拥有回忆性。E、谨慎性:中年人已经具有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所以他们的人际交往会特别谨慎,小心,会根据自己的三观来审慎的建立或处理人际关系。6、简述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A、关怀从理解死亡开始。能不能理解死亡并接受死亡是临终关怀的基石。不理解死亡甚至害怕死亡的人,不会平静、愉快地告别人世,而是带着痛苦和恐惧离开人世。B、减轻恐惧和不安是基本的关怀。除了死亡教育,怎样才能减轻患者和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对死亡的恐惧呢?让他们平静甚至带着微笑离开人世。这是一种基本的关怀。C、满足心理愿望是最具体的关怀:从人之常情、人之亲情和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去满足他(她)心底的或最后的愿望,这就是具体的临终关怀。D、给予温暖是最真切的关怀:一般的老年人对死亡都有一种恐惧感,护士医生们要从观念上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给予他们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最真切的关怀论述题:1、联系实际,请评估家庭系统对中年期个体的影响?答: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可以用三明治来形容。A、亲子关系:中年人要照顾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容易产生代沟。B、照顾父母:还有照顾处于老年期的父母,所以中年人的经济,精神上的压力会很大。这对长期照顾者体力与心理上有巨大压力。C、夫妻关系:权利,金钱,家务与性的互动会对夫妻双方的关系造成影响,双方就会产生很多冲突甚至于离婚。2、请论述中年失业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和社会工作者介入?答:问题(影响):A、家庭收入减少B、失业者家庭地位下降C、影响失业者的心理健康,不满怨恨的情绪滋生D、影响社会稳定社工介入:从个体:a、遵循生存第一原则,使服务对象生活得到有效保障B、重视服务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干预C、重视服务对象家庭变化,积极干预,重建良好的家庭支持网络D、找出合适的资源,提供在就业信息,培训机会及创业机会从社会:a、呼吁出台对失业者的社会保障B、对失业者再就业的支持措施等材料分析题:1、学龄期离婚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儿童认知理论的基本特点,遇到了哪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如何处理)答: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1、有了可逆性传递性2、能解决守恒问题3、开始脱离自我中心性:能够理解别人对问题的观点,对别人不同于自己的看法也能接受和采纳。这种脱离中心化同时表现在认识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各个方面;4、开始逻辑思维:能凭借具体的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问题:父母之间的敌意:悲伤、愤怒、忠诚方面的冲突有监护责任的父亲或母亲变得发狂与非监护方的父母的联系减少了:焦虑,被扯进父母一方以及监护方和非监护方的关系之中。自责、低自尊、抑郁父母一方开始约会:和父母一方的新伴侣有竞争心理,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再婚:共享父母,接受父母的亲密之情,与继父母以及继兄弟姐妹建立关系,接受新的父亲或母亲的权威,解决对继父母的忠诚问题贫困以及相关的问题:经济状况衰退,情感压力,居住地的改变,同辈关系以及曾经熟悉的校园环境的失去,持续看护人的改变a、离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易导致性格缺陷,使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B、父母离异导致孩子缺乏家庭的管教和温暖,离异家庭子女以后犯罪的可能性更大。C、社会对离异家庭的偏见和歧视,使离异家庭的孩子的自卑感更强,比较敏感,早熟。D、单亲家庭经济水平普遍下降,影响孩子生活质量。E、离异家庭只有一方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社工可以参考下列提纲去帮助儿童适应父母离婚:应该告诉孩子父母离婚这一事实,用语应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1孩子需要知道他们并没有导致父母离婚;2父母必须重视孩子的最终决定;3应该仔细解释有关儿童照顾的安排;4应保证父母对孩子的继续爱护;5应该鼓励孩子表现惧怕、悲伤和愤怒;;6父母应该与其他成人一起帮助孩子度过危机;7父母应该在子女抚养问题上合作;8父母必须认识到他们的需要与孩子的需要之间的冲突;9孩子的生活应尽可能不改变;2、离退休综合症的含义,原因,表现及缓解措施。答:含义:指老年人由于退休不能够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或因此产生的偏离常态的一种新的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会引起其他的心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原因:由于适应不了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引起疾病,就谓离退休综合征表现:1、无力感许多老人不愿离开工作岗位,认为自己还有工作能力,但是社会要新陈代谢,必须让位给年轻一代,离退休对于老年人实际上一种牺牲。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老年人常感无奈和无力。2、无用感在离退休前,一些人事业有成,受人尊敬,掌声、喝彩、赞扬不断,一旦退休,一切化为乌有,退休成了“失败”,由有用转为无用,如此反差,老年人心理上便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3、无助感离退休后,老年人离开了原有的社会圈子,社交范围狭窄了,朋友变少了,孤独感油然而生,要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往往使老年人感到不安、无助和无所适从。3、无望感无力感、无用感和无助感都容易导致离退休后的老人产生无望感,对于未来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加上身体的逐渐老化,疾病的不断增多,有的老年人简直觉得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油尽灯枯了。当然,并非每一个离退休的老人都会出现以上情形,离退休综合症形成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它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生活形态和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缓解措施: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离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老年人应有的权利,是国家赋予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是老年人应尽的义务,是促进职工队伍新陈代谢的必要手段,老年人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而且,离退休后,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离退休老人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当然,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活到老,学到老”,正如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一方面,学习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社会变迁风起云涌,老年人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加强学习,树立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前已有业余爱好,只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退休后正可利用闲暇时间充分享受这一乐趣。即便先前没有特殊爱好的,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使参加者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缩小,但老年人不应自我封闭,不仅应该努力保持与旧友的关系,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间也要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离退休后也可以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建立、适应一种新的生活节奏。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有害于健康的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的形式,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7、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对于患有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的离退休综合症的老人,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接受心理治疗。选择题: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思维: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以内隐或外隐的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2、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危机主要任务婴儿前期信赖vs不信赖学习相信别人、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婴儿后期自主学习vs羞怯怀疑学习独立行动学前期自动自发vs退缩愧疚试着做一些并非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获得主动感学龄期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