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春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教学反思(一)优点:《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和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读好对话是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特别是第3、4、5自然段对话的形式,在整节课中反复的指导朗读,先是自由读,读得好的同学示范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读,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喜欢上朗读,所以我就用欣赏的方式表扬他们读的越来越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并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不足之处:写字时间太短。每节课最起码有10分钟的写字时间,先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关于写字的指导,对于左右结构的字,口诀:一看左右,二看上下,三看重要笔画。这样让学生更加明确左右结构的字该怎样写的好看又正确。然后互相交流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生字书写得正确、美观。(二)本单元是围绕“习惯”这个主题,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和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一、教学效果:《文具的家》这篇课文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教学,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开课伊始,我就出示学生们丢失的文具引起他们的注意,以让他们帮助文具找家的方式引入课文,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出示妈妈说的话,让他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妈妈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爱护文具,养成将物品收拾整齐的良好习惯。最后举行一场整理书包的比赛,从言到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亲身感受将文具收拾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从而巩固所学。2020春一年级语文二、成功之处:这篇课文的开头我同样用了猜谜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学生对于这种方式通常很感兴趣,当谜底“手”揭示的时候,我在“手”之前加了个(),让他们在里面填上合适的形容词,于是“美丽的”“可爱的”之类的形容词就有好多,当有一个学生提到“胖乎乎的”时候,我抓住了这个词语将其导入进今天的课文中,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我用的这个课前导入是比较成功的。第一课时注重的是生字词的识记,在教生字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齐读、开火车读及男女声朗读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很喜欢这种朗读方式,所以气氛也显得比较热烈,在这里我还套用了一个“小小播音员”的游戏来帮助记忆生字,效果比以前的死记硬背要强的多。本堂课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读、想、议、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课文。三、不足之处:在识字形这一环节中,我的教学任务也落实得不够充分。因为在识字形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学生多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巩固识字的方法,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更加的有趣和精彩。在指导书写时,我没有注重与过去生字的联系,比如说“看”和“着”,缺乏知识的连贯性是我教学思路上所不足的。四、改进措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这一环节中,我介绍了这样一种识字的方法之后,也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说说“你能用这种好方法记住哪个字”,这样才能既教会了学生一种新的方法,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落实自己的教学任务。(三)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铅笔、橡皮随便乱丢的贝贝小朋友在妈妈的教育下,为铅笔、橡皮、转笔刀找到了它们的家——文具盒,并且学会每天收拾检查文具盒中的小伙伴是否一起回家。告诉学生要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不要随便乱丢学习用品。一、教学成果1.图片导入,增加阅读兴趣。开课伊始,我就出示学生们丢失的文具引起2020春一年级语文他们的注意,以让他们帮助文具找家的方式引入课文,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2.结合自身实际,引发学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出示妈妈说的话,让他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妈妈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爱护文具,养成将物品收拾整齐的良好习惯。最后举行一场整理书包的比赛,从言到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亲身感受将文具收拾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从而巩固所学。3.“读一读,记-记”以火车的形式呈现,使组词更具趣味性。引导学生在本课13个要认的生字和7个要写的生字中挑选其他生字作为“火车头”,组词建立“车厢”,如:教师抽取生字卡片“具”作为“火车头”,学生组词“文具、家具、工具、具体”组建“车厢”。二、成功之处1.本堂课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读、想、议、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运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课文。三、不足之处1.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表述上偏向品德课的表述,这是专业素养不过关的一种表现。教学重点我设定为:能初步养成整理文具、爱护文具的好习惯,并有意识地培养生活中的好习惯,这其实不是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一年级的课堂并不能偏重中心思想,应当重新定位我的教学重点,如:理解并学会运用“一……就……”和“……是……的家”两个句式。2.精读课文,应当分配好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讲过的内容,第二课时不宜过多讲授。我在复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时,用时过多,导致课堂环节有所失衡。3.整节课的朗读环节略单调,应该加重朗读的比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收获。四、改进措施2020春一年级语文1.一年级的语文课应该多一些童趣,可以把各种儿歌、童谣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如:可以把一年级上册“蓝天是白云的家”这首儿歌作为课堂的导入,这样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更具系统性。2.写字教学应当找到恰当的方法,整组教学,让学生找到生字之间的共同点,这样他们学起来才事半功倍。如本课的“找”和“次”可以整组教学,应该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有何异同,再开始教学。另外,还要教给学生写字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可操作、会评价。3.针对本课特点,可以设置“体验式朗读”,如让学生饰演贝贝和妈妈,让她们读出不同人物当下的心情和语气。4.教学应该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而非为了讲授而讲授。如本课的“一……就……”,正好可以结合“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我一回到家,就把脱下的外套_______;我一洗完脸,就把毛巾________”等,这样的设计更为巧妙。2020春一年级语文一分钟教学反思(一)优点:《一分钟》讲述的是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学生丰富的课内课外生活,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调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识字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准确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字组成的新词,通过演一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了解“叹气、哈欠”等词语的意思。努力使检查字词这个环节上得饱满。在生字指导环节,向学生渗透识字的方法:同偏旁的,相同结构的都能成为好朋友,引导学生归类识字,从而加深对生字的识记。不足之处:本次课程体现了识字和朗读,但朗读的体现还是不够。应该让学生充分朗读、背诵。在今后的课堂上,我的教学应再重视一下识字和朗读。(二)《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一、教学效果:1.导入部分:我以一道算式导入“1=20”让学生看了以后产生疑问而进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识字教学:我在上新课以前都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做字卡,在做字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一个识字的过程。到第二天上课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字卡互相检测。我再去检查、纠正就比较容易。而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叹气,哈欠”。又如“丁零零,哈欠”要读轻声,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3.阅读教学:通过字词的教学,学生把字宝宝放入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能根据板书“1=20”讲出课文的大概内容,并适时板书。我认为这一环节设计得比较好,但我在教学中由于紧张,自己没有指出一位学生回答问题中所犯的一个语法错误。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元元认为这一分钟重要吗?”相对于睡懒觉,元元觉得这一分钟重要,而对上学迟一分去,又觉得这一分钟不重要。教师2020春一年级语文应该抓住学生独特理解,让学生去分析、辩解,反复朗读,不能遇到意外生成一带而过。这也是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所提的问题应该明确,指向性强。四、写字教学: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第一自然段所要写得6个生字,让学生观摩每个生字。然后说一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写,并进行了范写指导。但这一环节中我疏忽了对学生所写的字进行展示点评,以致于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成功之处:文章的写作很有特色,如当元元被红灯拦住了去路和眼巴巴地看着公共汽车开走时,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但他在等车的时候,在赶到学校已经迟到的时候,课文并没有把元元的语言呈现出来,而是留出了空白,留出了给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补白,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平时的积累进行创作。学生的回答往往很精彩,如“元元决定走到学去,他一边走,一边说:‘要是早一分钟就不用步行去上学了!'”;“元元非常后悔,想:要是早一分钟就不会迟到20分钟了”。这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前提出的1=20。三、不足之处: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过于随意、不严谨。比如在本节课中,让学生读某个自然段时,我有时说“读第几节”、有时说“读第几段”,语言比较随意,可能就导致一些学生对“自然段”的概念模糊,从而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还出现了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说“给我回答”等这些字眼,使学生潜意识认为是在给老师回答,是在给老师学习。所以语言比较缺乏严谨性。四、改进措施:今后的每一节课中,应格外注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在一些教学细节上也要格外注意,如教学语言的生动化与多样化的规范、板书的设计的新颖性等等。最后,教学激情还应加强。设计再好的课,教师的状态不佳,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还要调整自身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节课,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精彩。(三)《一分钟》讲述了小学生元元“贪睡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事。全文共2020春一年级语文6个自然段,依次讲述了因为元元贪睡一分钟,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红灯;因为遇上了红灯,延误了时间,于是就赶不上公共汽车,最后只好走着去学校,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课文渗透了让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一、教学效果1.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在游戏中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2.教学识字,为课文扫清障碍。本课13个生字中,“钟、刚、共、定、经”后鼻音的读音重点指导。字形识记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叹气,哈欠”。又如“丁零零,哈欠”要读轻声,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3.观察生字占格位置,将生字写美观。在让学生动笔写字之前,我设计了一个观察田字格生字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先不要动笔去写,而是先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格位置,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经过观察交流,学生在动笔去写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沉稳。4.实实在在地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应紧紧结合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本课的教学,我引导学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