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与我浅论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完颜振江(069108140)指导教师:孟凡锐【摘要】: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一个人若是只有人类的身体结构,那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只有等他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并且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正文】:在社会心理学的选修课上,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有关社会化和自我概念的定义。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而在心理学领域,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概念都被译成自我。一个概念原文作self,被译成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西方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讨论,从詹姆斯到米德,从罗杰斯到格根,都是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我国心理学家对于自我的理解,也高度一致地与self的内涵相对应。另一个同样被译作自我的概念原文为ego,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人的个性中从本我分化出来,指导个人适应现实社会生活,使个人行为超越简单快乐原则而遵循现实原则的个性部分。它是现实与个人的协调者。虽然,ego的概念中包括有一定的反身意识的意思,但在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中,ego只有觉察个人,我需要的作用,还具有意识环境要求,协调本我与超我关系的功能。不仅如此,ego还直接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当ego不能同时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相互冲突的要求时,它会发展起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来解除自我的压力,使肌体免遭损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自我防御机制是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联系的心理功能,自我功能的发挥,更多情况下也是无意识的。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任何一个人,仅仅依靠其机体的自然成长所获得的能力,是不能够作为正常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存在的。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幼儿的自我概念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幼儿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并不涉及道德品质中的自私,它与成人的以“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自私自利不是一回事。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理解别人的想法、观点,就能克服认知上的“自我概念”。皮亚杰认为,让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是克服幼儿自我概念的最好办法,而集体游戏效果更佳。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必须在克服自我概念的过程中让儿童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即是人成长为人类社会一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生理性、心理性水平的行为发展到社会水平的行为(如交往行为,对集体的态度、社会规范等),尤其要发展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等。现在的儿童一般都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居于中心的地位,自我概念意识表现的特别明显,会无意中妨碍儿童的社会化交往。由于幼儿在家中没有伙伴,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的情感体验,需要父母有意识的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机会,多带领孩子与邻居、街道小朋友接近,扩大同龄小伙伴的接触面,让其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当儿童进入学校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成为影响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校内,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在与老师的互动过程中,儿童逐渐理解了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并按照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在与自己的同学互动中,逐步学会独立,并且力争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由于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个人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因而其与社会化的联系正受到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上,社会化关注他观意义上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较为忽略自我概念培养的重要性。实质上,一切外部影响力量内化为个人的个性品质,都需要经过自我概念的中介。只有那些经过人们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自觉选择并被纳入自我概念结构,成为自我概念有机构成部分的信念与相关的行为,才可能真正转化为不需要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很明显,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应当成为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社会化的进程,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认同社会基础实践是认识来源,是大学生社会认同前提。“生活、实践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要、基本观点。”人不能脱离行动、脱离实践而从外界直接获得知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逐步从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对人类社会认识尤其如此。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对当今社会认识不正确或片面问题,进而造成对现存社会不满或认同感不强,除社会自身复杂性和社会中存在不良现象外,学生自身所处环境—大学校园相对封闭性、学生生活相对单纯性是最重要原因。学校环境和生活封闭和单纯,一力一面有利于大学生避免外界干扰而安心学习,避免精神污染,培养高尚德性,但另一力一面,也会造成大学生们由于封闭造成对社会缺乏正确、全面、深刻理解和认识,对社会认同感不强。因此,通过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阔大社会,从而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解社会,增进对社会认识和认同,进而投身社会、服务人民。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关键环节校园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小社会,但大学校园与社会仍有着很大差别,从校园走向社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必要社会化准备作为过渡前提条件。大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社会,不少在校表现优秀学生,毕业后工作平平庸庸,甚至有些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成为人民对立者,走向违法犯罪道路,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高等教育存在脱离社会实际问题,学生缺乏从学生向社会人转换必要准备。因此,要使学生能尽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在校期间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强化社会实践,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庆典上讲话中对青年大学生提出四个统一中“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要求,实现教育与生产有机结合,走实践成才道路。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在校学生社会化程度,提高在校学生对社会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必要进入社会角色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必要而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