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转变教师德育教育观念,调动教师教授德育课程的积极性;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升德育课程教学效果;以学校为桥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改进德育沟通问题;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充分利用可整合的资源;政府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设施落后的现状。【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对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发展大国,农业是国之根本,强国之基,农民则是打下基石的重要助力者,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农民人口比重占据了中国人口比重的绝大部分,因此,关注农民下一代的培养将对我国未来人才培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之基础,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起着动力和支持的作用。因此,小学德育教育的培养是我国现阶段所关注的重点。由于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相较于城镇地区发展水平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实施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农村小学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德育教育的培养并没有给予相当的重视,导致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小学德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对策。一、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1、教师教授德育课程积极性不高,功利性授课程度较强农村地区的教师相较于城镇地区的教师,农村地区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不高、福利待遇差,只能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师这一职业,要想获取额外的收入,通常要根据教师的业绩来获得额外的奖金,而在教师升职、评定年终奖金的评价体系中,学校一般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班级学习成绩排名等跟学生成绩挂钩的评价标准给予教师,而德育成绩的评定不在评定标准的范围之内。因此,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对于德育方面的授课与培养,通常被教师所忽视。2、教学方式单一,达不到实施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农村地区小学教师资源的匮乏,德育课程往往由各科老师兼任,时而由语文老师、时而由数学老师、时而又由英语老师交叉进行德育课程的教授。由于各科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德育课程授课体系的培训,对整个德育课程的教学体系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教学思路。通常的教学方式就是对着德育教材照本宣科,这样一来,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形同虚设。3、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占据大部分的比例,许多孩子由隔代的长辈带大。有的家长只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他们的德育、行为品德完全不关心甚至放任孩子一些不当的行为。由于父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赚钱才是硬道理等一些金钱思想,甚至给孩子灌输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思想,降低孩子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让孩子在这个行为品质塑造的最佳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塑造。4、学校对德育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充分利用可整合的资源学校没有组建一个完整的德育管理系统,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德育教育管理得不严谨,也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统一重视。真正能够塑造学生品格的是德育的实践,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得不到实现。在农村地区,有许多自然资源,如学校周围的花草、动物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心,这些都对于宣传与实践德育大有裨益,但学校都没有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也没有跟周边的乡镇学校进行交流或者交换各自学校可用作宣传和实践德育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5、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落后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硬件设施的落后,农村地区的教学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新时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没有在农村地区普及。教学设施的落后,影响了德育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得农村小学得不到最新的德育教育信息。6、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小学生行为存在偏差在这个信息时代发展飞速的社会,网络、电视、多媒体等一系列渠道的宣传。无论是好的思想还是坏的思想都能在信息渠道中得到传播。由于在学校没有受过系统的德育教育,因此,学生更加容易受不良文化的影响,造成品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地会发展成为问题少年。二、解决当前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对策1、调动教师教授德育课程的积极性,转变教师德育教育观念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现状,应适当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福利水平,改善教师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完善业绩评价体系,将德育教育纳入当中,并给予适当比重。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适当给教师进行德育思想教育,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2、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升德育课程教学效果学校应安排专业的德育课程教师给予学生上课或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对德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让教师们融会贯通德育内容,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将德育思想融入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到并实践德育知识,不用学习死板的课本知识,也不用听教师照本宣科的??教材,如此一来,德育教育的效果将会得到大大的提升。3、以学校为桥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改进德育沟通问题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主要通过学校,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或者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现代化的方式多让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们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状况。4、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充分利用可整合的资源学校应组建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系统,加强德育管理,落实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开发学校周围环境资源,实现自然资源教育的利用。学校还应加强与周边学校的联系,多与周边学校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德育教育先进思想,互相交换可用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5、政府帮扶农村小学,引进教育经费,改善教学设施落后的现状政府应拨款给农村地区小学,支持与帮助建设农村地区小学的硬件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大量引进教育经费,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搬进农村小学,通过飞速发达的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更多的接触到外界的信息以及受到更多先进的思想熏陶,对于塑造他们的品格具有重大影响。三、结束语总之,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教育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助力和支撑,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的德育教育更加不容忽视,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为培养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国国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参考文献】[1]高尚刚.中小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科学中国人,2005.[2]袁彬.影响学校的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08.33.【作者简介】蔡柯莹(1992-),湖南省衡阳市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曾文碧(1990-)女,湖南常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