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脚手架理论”的探索摘要:脚手架能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能促进学生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脚手架理论”为我们大力宣传和努力推广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尝试着用一种整合的眼光,来对“脚手架理论”进行一次深入的探索。关键词:脚手架,最近发展区,教学理念,理论分析引言一座高楼没有梯子,平常人是不可能上去的,因为没有飞翔的翅膀;没有脚手架,座座高楼不可能拔地而起;教学过程的引导“脚手架”也是如此——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积极的自我成长的参与者,他们探索周围环境,学习与人交流,形成对周围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孩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支持性环境,作为人师的父母和教师,则要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脚手架”——它们正如一级级阶梯,为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我们知道,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的活动是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的。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旁观者,也不是教师滔滔不绝演讲下顺从、痴迷的受众,而应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建构者。旁观者永远只能是感受信息。而从不会主动得到信息。所以,教师的职责不再简单的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也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新课程理念的广泛传播,学生已经重新被定义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更是被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一切都使得教学方法的转变日益成为广大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遭遇的一个难点。……“脚手架理论”显然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答案和理论支持。一、脚手架的含义脚手架(scaffolding),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凭借由父母、教师、同伴以及他人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即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学习的责任将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最后让学生完全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并通过学习建构出真正属于自己所理解、领悟、探索到的知识。一旦学生能独立完成某种任务,这种辅助物就像建筑竣工后的脚手架,会被逐渐撤离。这些由社会、学校和家庭提供给学生,用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各种辅助物,就被称为脚手架。而所谓的“脚手架”可能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工具,也可能是一种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工具,脚手架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从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社会文化理论和临近发展区中发展而来,是指教师等人在支持学习者发展中,提供支持结构以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或水平的角色。脚手架促进了学习者在以前知识之上的能力,并将新的信息内化。而至于作为一种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其定义职能则显而易见,在此不必赘言。我们上面所谈的只是关于“脚手架理论含义”的一个宏观的笼统的概念。作为一种在欧美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理论,“脚手架理论”的概念建设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下面不妨就让我们来看看欧美各教育强国是如何定义“脚手架理论”的。“脚手架”的一个“标准解”欧盟的教育界曾作了如下定义:“'脚手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按照这个定义,“脚手架式”教学大致可分为五个教学环节:1、搭建“脚手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究;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脚手架”的另一个“标准解”美国的“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发布过一个文件,说要为进行复杂学习而提供“脚手架”,以作为“有效教学”的策略。现把它们录译如下,共9条:1、程序便利措施(proceduralfacilitators):提供一个脚手架,以帮助学生学习内隐的(implicit)技能。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在读了一篇文章后,使用“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何”来提问。2、建立使用便利措施的范型(modelinguseoffacilitators):承上例,教师自己提问给学生看。3、出声思维(thinkingoutloud):建立教师的专家性思维过程,向学生显示他们在使用程序便利措施来解决问题时可以做的修改和选择处。4、预料难点(anticipatingdifficultarea):教师在展示范型和做演示时,可以假想学生会犯的错误,然后对之展开讨论。5、提供提示和卡片(providingpromptorcards):把程序便利措施写在卡片上,供学生随时参考。随着学生练习下去,卡片渐渐变得不重要。6、调节难度(regulatingthedifficulty):涉及内隐技能的作业要先呈现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为解题的每一步提供练习,逐渐增加作业的难度。7、提供半成品(providinghalf-doneexamples):给学生一个已经解决了一半的问题,要他们得出结论,这是教学生如何最终独立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8、互惠教学(reciprocalteaching):学生和教师轮换角色,而在学生扮演教师主持讨论时,教师给予支持。9、提供核查表(providingchecklists):把自我检查程序教给学生,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反应质量。二、脚手架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脚手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脚手架理论的基础。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个体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指学生在其发展的现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却能借助成年人和同伴的指导与合作或其它具有相关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Vygotsky,1978)。而我个人认为,即便学生具有相似的天赋,甚至很可能具有相同的背景知识,也可能生活在相似的刺激条件下,但由于所提供的脚手架过程(质和量)的差异,他们会以不同的速度掌握学习材料,结果导致不同个体之间仍然存在认知发展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脚手架,选择或改变任务呈现的环境条件,降低任务的难度,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学生仅仅通过学习有限数量的新信息就能取得成功。三、脚手架的类型脚手架,根据其在“教”与“学”中的不同情境和作用,及其主体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教学脚手架”和“学习脚手架”两个大的二级类属。当然,在其下还可继续进行细化及不同的分类。1、教学脚手架在教学中使用的脚手架,整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人际交互发挥作用的脚手架,可称为交互式脚手架,另一类是把人的智慧和文化功能固化在工具和技术设备上的脚手架,这类脚手架可称为工具式脚手架。(一)交互式脚手架——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交互式脚手架的类型很多,主要包括:教师讲解与解释、模拟或示范、为降低学习材料难度向学生提问、提示和暗示、游戏活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反馈与评价等。要使交互式脚手架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轻松和安全,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鼓励和期待。其次,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感到他们的观点和意见都是有价值的,能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不会立即受到教师的消极评价。教师需要做的是,通过讨论和辩论,帮助学生判断。让学生相互帮助、合作思考、不断质疑,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能不断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才能产生智力上的挑战,才能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不同的是,“脚手架”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作用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二)工具型脚手架——计算机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具式脚手架不断涌现,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工具式脚手架种类繁多,根据其功用可分为:导师型工具、激励型工具、替代经验型工具。将声音、图像、动画融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其它电子和媒体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崭新的学习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的时空。但大前提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包括语言知识和经验、个人兴趣、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等;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话题和题材,设置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直到学生能独立完成任务,达到新的发展水平。2、学习脚手架学习脚手架是指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有效材料,如提供学习方法、途径、方向,提供模仿的对象、范例,提供使用的工具,提供观察的实物等。脚手架可以教师提供,也可学生自己提供或相互提供。而根据其应用性质的不同,又可对其进行如下细分:(一)目标性脚手架学习理论认为,当一个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时,学习动机会增强,学习效率会提高。平时,教师备课,上课也有明确的目标,常常是给自己看或应付检查的,很少让学生明白了解。因此学生的学习总是有些茫然和被动。事实上,我们在教学中把学习目标明确提示给学生后,学生的学习便更加具体、清楚。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目标进行分解,了解实现目标的困难、障碍在哪里,看看总目标可以分成几个小目标来完成。这种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明确学习目标为目的的“脚手架”,便被称为目标性脚手架。(二)任务性脚手架任务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是学习新知识、锻炼提高能力的最好驱动。任务性脚手架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和分解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先后顺序怎样。(三)问题性脚手架问题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它可以呈现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方法性脚手架方法性脚手架的提供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法指导有相同之处,但更加开放和全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习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听课方法、读书方法、记笔记方法、做摘要方法、查阅资料方法等;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如比较、类比、归纳、概括、演绎和分类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搜集资料、进行论证、做出结论等。教师要将解决问题可能性需要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五)模板性脚手架模板性脚手架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范例、一个模板,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模仿的对象、一个可以更换内容的框架,使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学习。(六)评价性脚手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脚手架,它告诉学生怎样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效率。过去我们也有评价,但那只是一节课结束时的点缀,是教师的“单边行动”,学生无法预知。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无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调控。所以我们应该在为学生的学习提出目标的同时,也要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每一环节步骤中的表现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自己完成了多少任务即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四、脚手架的水平脚手架设置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挥程度以及对脚手架的熟悉程度。如果学习者的水平较低,对提供的脚手架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或者需要教师暴露其思维过程。水平高的学习者,只需教师像教练一样,在其模仿和练习的过程中能给以及时的暗示及语言的指导。最高水平的学习者只需很少的指导和帮助,仅仅需要教师能够在不同情境下在灵活运用知识方面给以提示。因此,在准备教学活动开展之初,便应对学习者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体得了解,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既关系到脚手架应设置的水平,更直接的关系到脚手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最终成败。五、脚手架的问题看似神秘莫测、深奥至极,实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看似平淡无奇、尽人皆知,实则个中乾坤,变化无穷。——笔者对“脚手架理论”的体验评价首先,如何程度才算是把握了“脚手架”理论的真谛和精髓呢?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对“脚手架”理论的深入理解,应该是我们能把“脚手架”教学的做法表述得十分具体、亲切与实际,真正可以用“返璞归真”来对其圈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