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题杜甫诗三首教学目的: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望岳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齐读两遍。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三、总结课文: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是因为。”格式说一说。第二课时春望一、导入。春望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悲己的感情。)3.朗读、背诵。三、诗歌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四、课后答案: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五、创新学习,能力升级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三。并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示例:《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2.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明确:国在山河破)3.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第三课时石豪吏一、导入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注意字音、语气、停顿。(咽:三个读音)2.自由朗读,划出生字词。3.齐读:注意语气、停顿。4.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先自己处理,然后小组内解决,最后提出疑问。5.提问: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B.师问: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记下里面的词语解释)C.裙:D.前途:E.师问: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走:(《口技》几欲先走)已:F.“老翁逾墙走”,是否应该?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G.“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也有杜甫在哭的成分在里面。H.为什么不抓杜甫?杜甫自己是一个小官;同时那时也是按户抓丁的,杜甫只是在此投宿。6.把文章翻译一遍。7.你能复述文章吗?8.整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官吏夜捉人)为什么是夜捉人?“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三、文章分析1.老妇致词说了几件事?(分层:三层。学生说出层意)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2.“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3.有人说老妇的致词不是一口气说出的,而是被官吏一句一句的逼问出来的。(板书:吏,呼,妇,啼)看课后习题三,这种手法在文言文中经常见到,叫:“藏问于答”请同学们把吏呼的过程补充出来。(注意语气)明确: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四、背诵齐背《石壕吏》五、作业想象一下,从这天晚上,这一家人会面对什么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