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知识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产生主要有三种不同的主张:即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的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很多,主要集中在苏联和中国。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社会活动。1·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㈡学校教育的出现原始社会就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但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学校产生所要具备的条件: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育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奴隶制社会中,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社会的分工提供了最主要的条件,社会的分工又进一步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地,社会分工从单纯的生产劳动领域扩大到了整个社会,出现了体脑分工,使一部分人从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活动,作为广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也就逐渐演变为一种专门和固定的职业。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借助于国家机器对被统治的奴隶阶级进行管理,镇压他们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巩固其经济基础和社会秩序,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有自己的各种国家机关和力量,如政府、军队、监狱等等,也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同时,也就需要论证这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合理性的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官员、文士、僧侣和军人,这些专业人员都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这就产生了设立专门学校的需要。学校的出现除了以上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外,还有着文化发展方面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等,对这些知识和学问的掌握已不可能通过日常实践活动中的非正规教育来进行,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学校教育来传授这些知识。第二,伴随着人们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丰富,以及经验向知识的演变,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产生了原始的文字。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到17世纪)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他将“讲述与传授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从而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3,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发展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被誉为第一步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5,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6,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现代教育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教育成为一种最广泛、最平凡的社会现象。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没有哪一种学科像教育学这样,对其他学科有如此广泛的容纳性和相关度。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教育学是一个学科群,学科群内部的教育理论类型多样。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三)教师与教育学教育学的价值教育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第二,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问题;3,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教师的教育学素养与他对教育学的学习密切相关。教师学习教育学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2,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3,把专业理论与交流结合起来;4,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即身心两方面发展。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几种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观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潜质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代表人物:高尔登,霍尔,董仲舒。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老的发展完全受外界影响的结果。环境决定论确信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代表人物:洛克,华生。(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变化。完整的教育目的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是对表现于教育结果之中的人的社会功能的规定;二是所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如生理、心理的健全发展,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2,教育目的的功能第一,导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任何教育活动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总的目标方向,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第二,调控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它不仅从整体上指引教育活动的方向,而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起着支配、控制和调节的作用。第三,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总之,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之前要从教育目的出发来计划和组织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如何实现教育目的来不断调控教育进程;在教育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要根据教育目的来评价教育效果。(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不同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认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是真善美的原型,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卢梭是个人本位论者中最激进的一个。其他代表:帕克,马斯洛,罗杰斯。人格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相比,更注重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代表人物: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文化本位论,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或以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以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代表人物:斯宾塞和杜威。伦理本位论,介于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间的教育目的观,但更偏向社会本位论这边,注重的是社会伦理方面。代表人物:康德和赫尔巴特。社会本位论,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2,在确立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个体的发展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第二,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表现出来。第三,人既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三)我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精神实质:第一,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第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五,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注意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一,体育。它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第二,智育。它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第三,德育。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第四,美育。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第五,劳动技术教育。它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行测劳动观点的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四)教育目的与当代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提出背景与特征第一,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第二,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第三,对教育认识的深化。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比较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迥然不同。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这种教育观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获得发展,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即这种教育只着眼少数学习好的、有升学希望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和主体的人被忽视。3,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五、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等。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2,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影响因素:第一,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第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第四,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第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第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