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52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枇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称准公共广播系统工裎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0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526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5(1、2)、3.5.6、3.5.7⑴、4.2.4、4.2.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年五月三十一曰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和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有关技术及其指标进行了论证和实验验证,并在全国范围内向有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经审査定稿。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测量、公共广播系统工程验收。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曰常管理,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以及相关资料奇送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地址:北京743信箱,邮编:100015、E-mail:aesc@ritvea.com.cn),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耍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主编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笫三研究所广东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广州大学声像与灯光技术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广州声雅音响器材有限公司杭州嘉声视听料技有限公司上海飞乐电声器件有限公司北京益泰电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艺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易思奥达声光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桂林市申氏专业音响弱电工程设计安装部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广州天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总则1.0.1为了规范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做到安全适用,节省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保证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广播系统电声工程部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与公共广播系统相关的建设工程,应满足建筑声学特性要求。1.0.4公共广播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公共广播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在本单位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声音广播。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等。2.0.2公共广播系统为公共广播覆盖区服务的所有公共广播设备、设施及公共广播覆盖区的声学坏境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0.3公共广播设备组成公共广播系统的全部设备的总称。包括广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路及其传输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寻呼设备、传声器和其他信号源设备。2.0.4紧急广播公共广播系统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向其服务因发布的广播。包括警报信号、指导公众疏散的信息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指挥的命令等,2.0.5业务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听众收听的曰常广播。包括发布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报时等。2.0.6背景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包括环境模拟声)等。2.0.7广播扬声器布点将广墦扬声器配置到公共广播服务区现场各个具体位置的设计和施工。2.0.8传输线路将公共广播信号从信号处理设备(含放大器)或机房,传输到广播服务区现场广播扬声器的线路,包括各种导电线缆、光纤网络等,2.0.9传输距离由公共广播传输线路输入端到负载端的线路长度。2.0.10额定传输电压传输线路始端的额定电压,也即是传输线路配接的广播扬声器(或其他终端器件)的标称输入电压。2.0.11应备功能公共广播系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2.0.12广播优先级广播信号源播出的优先等级。2.0.13传声器优先赋予传声器具有最高广播优先级的功能。2.0.14语声文件预先录制的语声广播词。2.0.15热备用指紧急广播系统的一种待机方式。系统平时作为业务广播系统或背景广播系统运行,在紧急警报信号触发下,能自动转换为紧急广播系统。2.0.16―键到位只需操作一个键(或一个按钮、或一个开关〕,就能进入指定工作状态。2.0.17寻呼寻人、寻物或寻求帮助的广播;或根据现场需要临时向指定的广播区发布的广播。2.0.18寻呼台站独立于广播主机以外的,可以进行分区寻呼操作的设备。2..0.19强插强行用某些广播内容覆盖正在广播的其他信号;或强行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共广播系统,发布紧急广播。2.0.20分区管理把公共广播服务区分割成若干个广潘分区分别进行管理。各个广播分区可分别选通、关闭或全部选通、关闭。2.0.21矩阵分区以矩阵方式进行分区。各个广播分区不仅可以分别选通或关闭,而且可以同时在两个或多个分区播放不同的信号。2.0.22分区强插有选择地向某个或多个广播分区进行强插而不影响其他广播分区的运行状态。2,0,23远程监控在公共广播机房(或公共广播系统本身的控制中心〉以外,监控公共广播系统运行。2.0.24应备声归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服务区内,应能达到的稳态有效值广播声压级的平均值。2.0.25声场不均匀度公共广播服务区内各测萤点测得的声压级的最大差值。2.0.26漏出声衰减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与服务区边界外30米处的声压级之差。2.0.27系统设备信噪比从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声频信号输入端,到广播扬声器声频信号激励端的信号噪声比。2.0.28语言传输指数基于语言信号调制指数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而导出的,评价语言可僙度的客观参量。2.0.29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语言传输指数的一种简化形式,用于客观评价扩声系统(包括公共广播系统〉的语言传输质量。2.0.30传输频率特性公共广播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服务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相对于公共广播设备信号输入电平的幅频响应特性。2.0.31无源终端不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2.0.32有源终端需要电源供给的终端:3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3.1.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应在安全、环保、节能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3.1.2公共广播设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3C认证。3.1.3公共广播应为单声道广播。3.1.4公共广播系统应拫据用途和等级要求进行设计。3.1.5一个公共广播系统可同时具有多种广播用途,各种广播用途的等级设置可互相不同。3.1.6易燃易易爆区域内的公共广播系统,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坏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1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2的有关规定。3.1.7公共广播系统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文件:1系统结构图及其说明文件.2广播传镝线路敷设路由及广播扬声器布点平面图。3控制中心及其设备规场配置图。4设备清单。3.2应备功能3.2.1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实时发布语声广播,且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3.2.2当有多个信号源对同一广播分区进行广播时,优先级别高的信号应能自动覆盖优先级别低的信号。3.2.3业务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3的规定。3.2.4背景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2.4的规定。3.2.5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2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dB。3紧急广播系统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具有定时自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4紧急广播系统应具有应急备用电源,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S应急备用电源应能满足20min以上的紧急广播。以电池为备用电源时,系统应设置电池自动充电装置。5紧急广播音量应能自动调节至不小于应备声压级界定的音量。6当需要手动发布紧急广播时,应设置一键到位功能。7单台广播功率放大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失效。8单个广播扬声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9紧急广播系统的其它应备功能尚应符合表3.2.5的规定。3.3电声性能指标3.3.1公共广播系统在各广播服务区内的电声性能措标应符合表3.3.1的规定。紧急广播的应备声压级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2.5条第2款的规定。3.3.2公共广播系统配置在室内时,相应的建筑声学特性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50356和《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GJ/T131的有关规定。3.4系统构建3.4.1公共广播系统的用途和等级应根据用户需要、系统规模及投资等因素确定。3.4.2公共广播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无源终端方式、有源终端方式或无源终端和有源终端相结合的方式构建。3.4.3广播分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紧急广播系统的分区应与消防分区相容。2大厦可按楼层分区,场馆可按部门或功能块分区,走廊通道可按结构分区。3管理部门与公众场所宜分别设区。4重要部门或广播扬声器音量需要由现场人员调节的场所,宜单独设区。5每一个分区内广播扬声器的总功率不宜太大,井应同分区器的容量相适应。3.4.4公共广播系统监控中心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级公共广播系统的监控中心可由系统的广播功率放大器或广播前置放大器兼任。2一级和二级公共广播系统的监控中心宜设在监控室(或机房)内,监控主机的性能应满足本规范3.2节的规定。3必要时,可设罝主控中心和若干分控中心。分控中心对为二级监控主机或寻呼台站。3.5传输线路3.5.1公共广播信号应通过布设在广播脤务区内的有线广播线路、同轴电缆或五类线缆、光缆等网络传输。3.5.2公共广播信号可用无线传输,但不应干扰其他系统运行,且必须经当地有关无线电广播(或无线通信)管理部门枇准或许可。3.5.3当传输距离在3km以内时,广播传输线路宜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当传输距离大于3km,且终端功率在千瓦级以上时,广播传输线路宜采用五类线缆、同轴电缆或光缆传送低电平广播信号。3.5.4当广播扬声器为无源扬声器,传输距离大千100米时,额定传输电压宜选用70V、100V;当传输距离与传输功率的乘积大于1km·kw时,额定传输电压可选用150V、200V、250V。3.5.5公共广播系统室内广播功率传输线路,衰减不宜大于3dB(100Hz)。3.5.6火灾隐患地区使用的紧急广播传输线路及其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阻燃材料。3.5.7具有室外传输线路(除光缆外)的公共广播系统应有防雷设施。公共广播系统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3.6广播扬声器3.6.1广播扬声器的重放声场,应符合本规范表3.3.1的规定。3.6.2广播扬声器的灵敏度、额定功率、频率响应、指向性等性能指标应符合声场设计的要求。3.6.3广播扬声器布点宜符合下列规定:1广播扬声器宜根据分片覆盖的原则,在广播服务区内分散配罝。2广场以及面积较大且高度大于4米厅堂等块状广播服务区,也可根裾具体条件选用集中式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广播扬声器。3广播扬声器的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应符合声场设计的要求。3.6.4室外广播扬声器应具有防潮和防腐的特性。3.6.5广播扬声器的外形、色调、结构及其安装架设方式疢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