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岭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l概述1.1.温岭市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建设目标实现对温岭市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有关资源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监测,并提供专业预警信息;面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够快速采集数据,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和命令指挥工具,为卫生应急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形势研判信息与分析手段,以及通讯和命令指挥等支持;通过网络与省级和国家级应急指挥系统连接,实现信息报送、指令传递与信息资源共享。1.2.项目建设内容温岭市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应包括信息通讯、应用软件、系统集成、信息显示、建筑装修等专业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环境、技术平台与应用软件系统。·基础设旋提供基础的应急指挥与日常工作环境、环境设备、办公设施等。建设内容包括指挥中心建筑装修、动力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等。·技术平台在基础环境上,提供常规应急指挥的技术支持平台,进行正常的应急指挥工作。包括:通信接入、服务器、网络与安全、信息存储与备份、指挥调度、信息显示、决策会商等。2·应用软件系统为卫生应急管理服务,通过日常和应急时对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应急资源、危险因素、事件范围等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形成数据与信息资源、知识经验、行为规章资料库等,为卫生应急准备、事件监测、分析决策等提供数据与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信息展示、预案方案等资料提示等,为分析预警、措施制定、决策指挥、总结评估等提供数据服务、决策支持、指挥平台;并为上下级系统间的信息报送、指令传递、信息资源共享等提供有效工具。1.3.项目建设原则温岭市级应急指挥系统项目建设须坚持以下原则:·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温岭市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须按照国家卫生信息化与应急指挥体系的统一规划部署,采用统一的数据与技术标准,保证系统可以实现纵向和横向交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温岭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应与温岭市卫生业务信息系统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做到资源价值最大化,并在设计中考虑横纵向系统的连接,实现信息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温岭市应从市级卫生应急管理业务需求与国家、省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需求出发,对温岭市级应急指挥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并根据项目资源情况和建设要求分步实施,逐渐完善。·注重实效平战结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针对业务特点确保系统功能齐全、内容完整、操作简便;在满足突发公共事件卫生3应急处置工作需求的同时,满足卫生应急准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等常态管理工作的需要。2业务需求分析2.1.温岭市级卫生应急机构主要任务温岭市级卫生应急机构主要包括本市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等卫生应急专业机构。主要任务分述如下:1.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组织协调本辖区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建和完善本辖区内突发事件卫生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国家有关预案制订本级卫生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本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实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落实卫生应急工作措施;组织协调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对灾害、恐怖、中毒、核和辐射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所涉及的公共卫生问题实施紧急的医疗卫生救援措施;对突发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组织紧急医疗救护工作;指导监督下级开展卫生应急相关工作。2.医疗救治机构:负责传染病、中毒、群体性药物伤害、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相关信息报告,开展症状监测和健康教育,配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样本采集;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院内感染控制(包括病人隔离);负责本单位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的培训和演练。院前急救医疗机构负责病人的现4场抢救、转运工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负责收治传染病、核和辐射损伤以及中毒病人等;城市街道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承担相应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收集、监测和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开展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宣传;承担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演练、相应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指导。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设立卫生应急工作机构,组织协调落实卫生应急工作措施。4.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包括对医疗卫生救援、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职业卫生、隔离防护、生物安全等进行监督执法。对下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指导。5.医学科研教学机构:医学科研教学机构组织开展各项卫生应急应用基础研究和教学培训,帮助提高卫生应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2.应急业务流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决策的流程如图2.1。根据卫生应急管理的工作阶段,卫生应急业务工作按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评估的流程进行运行,循环反复,不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5图2.1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流程图2.2.1.应急准备在日常工作中,地市级卫生部门本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进行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等工作。2.2.1.1.工作规范、应急预案与知识经验准备6收集、整理国家与上级发布的各类卫生应急相关政策、法规、预案、技术方案、知识经验等;根据需要制定本级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丰富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经验;并对所有有关材料进行有效管理,以便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按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程序,为事件应对提供决策依据与支持。规范文档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预案、工作方案、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规程、计划,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文、会议文件、上级领导重要批示等;知识经验包括重大事件处置案例,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提取的各种知识精华、总结、历史事件或积累的专家经验等。2.2.1.2.应急物资储备根据本地区域与突发事件特点,针对日常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储备应急所需消毒物品、特种药品等物资,并对物资储备及其调用有关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管理。2.2.1.3.区域信息调查对卫生资源、社会经济、地理信息等信息进行采集、收集与管理,作为基本数据,保障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调度和决策参考。1.卫生资源包括机构、装备、人才、实验室、药品、生物制品、血液动态情况等信息;2.监测资源包括传染病监测资料、居民死亡原因、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单位、有毒有害化学品储存单位、放射源和核设施、实验室样本采集与储存、菌毒种生产与储藏、重点传染病的动物宿生和病媒生7物、各种引发传染性疾病的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的发生规律和损失状况等资料;3.社会经济包含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人口数及构成、地区市县人口、城乡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地区性比例、人口密度与负担系数等信息;4.地理及气象信息含有地形、地貌、交通、水系、气温、降水、水位、流量等,可能的航拍影像库、卫星影像等空间和属性数据,同时包括地区各级数据采集点地理定位、乡镇卫生院地理定位。2.2.1.4.应急队伍建设与管理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组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专家名单(姓名、性别、单位、职称、联系方式),并对相关物资、经费进行管理。2.2.1.5.应急培训演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安排本地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演习,并对演习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培训工作安排,制定培训计划表,确定培训对象基本信息、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2.2.1.6.检查督导对下级卫生行政机关、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有关与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有关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各项措施的8落实,应急物资、药品等准备情况。具体工作包括制订督导检查计划、通知召集人员、组织实施、督导检查记录、督导结果与总结。2.2.2监测预警全面及时的监测和灵敏准确的预警是早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阻止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地市级卫生应急机构应尽可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按照相关预警规定,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实现早期预警。2.2.2.1.监测信息采集应急监测工作贯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发生时与发生后,从卫生系统现有的监测系统,如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公众举报以及公共媒体等渠道,获取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主要包括:卫生部门的通报(包括:电话、电报、传真、信息系统)信息;传染病疫情监测;生物媒介监测(包括:四害监测);感染性疾病监测;实验室检验数据;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媒体监测信息;公众举报信息;其它应急需要收集的信息。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社会举报(如12320电话);媒体(包括网络);其它(包括其他部门转来)。2.2.2.2.监测信息核实对各种渠道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核实,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2.2.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特定的预警规则,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与评9估,对符合预警规则的事件进行预警,并针对评估结果发布预警信息,针对相关突发事件快速开展相关应急准备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规范与流程进行通报与汇报。信息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时间、地点、目前伤亡状况、涉及人员、事件性质(中毒、车祸等)),当地已采取的措施(专家,小组,流调、消杀、救治等),建议和要求(对上请示,对事件处置建议,对事件处置机构的工作要求)。2.2.3应急决策指挥针对突发事件,能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并根据预案迅速指挥与执行工作,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员与物资调度,开展应急的专业处理与相关配合工作。同时根据反馈情况,动态评估事件的发展情况,根据事件情况调整措施,昂大限度地减低损失。此阶段重点在于在事件暴发阶段快速启动响应程序,进入应急处理状态,同时为专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与正确的信息,为指挥首长与指挥人员快速提供现状描述,分析预测事件发展趋势,提出参考措施。在决策形成后,迅速部署实施,跟踪落实情况,从而控制疫情或事件的蔓延,使其尽快稳定。2.2.3.1.应急值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实行值班制度(在岗或电话等多种方式),排班设置专人对预警信息、各种途径获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处理、登记。值班工作记录包括值班纪事、故障纪事、作业计划等。2.2.3.2.事件处置决策10在应急响应中,通过对突发事件信息、卫生应急资源信息的分析、研究,了解传突发事件情况在时间、空间、人群间的分布情况,掌握卫生应急资源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分布状况,进行会商决策、研讨方案、判定事件性质、拟订处理措施。2.2.3.3.应急指挥调度应急指挥中心与事件现场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数字化文件、短信等通讯方式进行沟通交流,部署调度计划和应急处置方案。依照已制定的调度方案和命令,实现辖区内应急资金、应急物资、应急队伍、专家等资源的调度,根据态势,调整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组成员,同时将接收或下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市政府指示、计划、通知、情况通报等各种指令文件记录管理。2.2.3.4.响应调整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根据预案或政府命令调整响应级别。2.2.4响应终止与评估当突发事件被控制后,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预案或本级政府命令,响应终止。对该事件出结案报告,包括基本信息(时间、地点、最终伤亡状况、性质(中毒、车祸等)),当地及市局已采取的措施(派遣专家,成立处置小组,流行病调查,消杀,救治等),同时该事件进入历史事件管理。同时,在地市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情况和当地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11件概况(事件发生经过)、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卫生学评价、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