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园林景观标准尺寸1.步行适宜距离:L=500.0m2.负重行走距离:L=300.0m3.正常目视距离:L100.0m4.观枝形:L30.0m5.赏花:L=9.0m6.心理安全距离:L=3.0m7.谈话距离:L0.70m8.居住区道路:W20.0m;小区路:W=6.0~9.0m;组团路:W=3.0~5.0m;宅间小路:W2.50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W=1.20m,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尽端式道路的长度:L120.0m,尽端回车场:S12.0mx12.0m。楼梯踏步:室内:H0.15m,W0.26m;室外:H=0.12~0.16m,W=0.30m~0.35m;可坐踏步:H=0.20~0.35m,W=0.40~0.60m。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W1.20m。9.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i8%;10.园路最大纵坡:i4%;11.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i5%;12.轮椅坡道一般:i=6%;i8.5%;13.人行道纵坡:i2.5%。14.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1:161:121:101:8最大高度(m):1.501.000.750.600.35水平长度(m):30.0016.009.006.002.8015.室外座椅(具):H=0.38~0.40m,W=0.40~0.45m,单人椅: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L=1.80m左右,靠背倾角:100-110°为宜。扶手:H=0.90m(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H=0.68m\0.85m栅栏竖杆的间距:W1.10m。路缘石:H=0.10~0.15m。水篦格栅:W=0.25~0.30m。车档:H=0.70m;间距=0.60m;16.墙柱间距:3-4m;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0.60m),面底坡缓(1/3~1/5);一般园林柱子灯高3-5m;树池铸铁盖板:有1.2、1.5m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17.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廊:H=2.20~2.50m,W=1.80~2.50m。棚架:H=2.20~2.50m,W=2.50~4.00m,L=5.00~10.00m,立柱间距=2.40~2.70m。柱廊:纵列间距=4-6m,横列间距=6-8m。18.园路尺寸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1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19.道路:道路名称道路宽度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道路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组团道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内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园路(甬路)不宜小于1.2m主要道路(车辆行使道路)宽7~10米次要道路(人行大道)宽3~5米休闲小径或双人散步小道宽0.6~1.5米20.园灯:由灯头、灯杆和灯座三部分组成灯柱高约3~5米21.园桌:直径1000~1200高度700~75022.栏杆:低栏高0.2~0.3米,中栏高:0.8~1米,高栏高1.1~1.3米栏杆具有拦阻功能,也是分隔空间的一个重要构件。设计时应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所,首先要充分考虑栏杆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突出其功能性和装饰性。常用材料有铸铁、铝合金、不锈钢、木材、竹子、混凝土等。栏杆大致分为以下3种:(1)矮栏杆,高度为30-40cm,不妨碍视线,多用于绿地边缘。也用于场地空间领域的划分。(2)高栏杆,高度在90cm左右,有较强的分隔与拦阻作用。(3)防护栏杆,高度在100-120cm以上,超过人的重心,以起防护围挡作用。一般设置在高台的边缘,可使人产生安全感。扶手,设置在坡道、台阶两侧,高度为90cm左右,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必须设置扶手,以方便老人和残障人使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高度0.65m与0.85m两道扶手。围栏、栅栏设计高度:功能要求高度(m)隔离绿化植物0.4限制车辆出入0.5-0.7标明分界区域1.2-1.5限制人员出入1.8-2.0供植物攀援2.0左右隔噪声实栏3.0-4.5围栏/栅栏:围栏、栅栏具有限入、防护、分界等多种功能,立面构造多为栅状和网状、透空和半透空等几种形式。围栏一般采用铁制、钢制、木制、铝合金制、竹制等。栅栏竖杆的间距不应大于110mm。23.坡道: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园路不应大于4%;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控制在5%以内;轮椅坡道一般为6%;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路面;人行道纵坡不宜大于2.5%。坡度的视觉感受与适用场所。坡度(%)视觉感受适用场所选择材料1平坡,行走方便,排水困难渗水路面,局部活动场地砖,料石2-3微坡,较平坦,获得方便室外场地,车到,草皮路,绿化种植区,园路混凝土,沥青,水刷石4-10缓坡。导向性强草坪广场,自行车道种植转,砌转10-25陡坡,坡型明显坡面草皮种植转,砌转园路、人行道坡道宽一般为1.2m,但考虑到轮椅的通行,可设定为1.5m以上,有轮椅交错的地方其宽度应达到1.8m。24.树池及树池箅选用表树高树池尺寸(m)树池尺寸(m)直径深度3m左右0.60.50.754-5m0.80.61.26m左右1.20.91.57m左右1.51.01.88-10m1.81.22.0木栈道由表面平铺的面板(或密集排列的木条)和木方架空层(2CM)两部分组成一般为3-5cm厚,板宽一般为10-20cm之间,板与板之间宜留出3-5mm宽的缝隙。25.饮水器(饮泉):饮水器分为悬挂式饮水设备、独立式饮水设备和雕塑式水龙头等。饮水器的高度宜在800mm左右,供儿童使用的饮水器高度宜在650mm左右,并应安装在高度100-200mm左右的踏台上。饮水器的结构和高度还应考虑轮椅使用者的方便。26.垃圾容器(1)垃圾容器一般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入口附近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2)垃圾容器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普通垃圾箱的规格为高60-80cm,宽50-60cm。放置在公共广场的要求较大,高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宜超过75cm。(3)垃圾容器应选择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产品,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倾倒。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混凝土、GRC、陶瓷材料制作。27.座椅(具)(1)座椅(具)是住区内提供人们休闲的不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装点景观进行设计。应结合环境规划来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彩,力争简洁适用。室外座椅(具)的选址应注重居民的休息和观景。(2)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左右,3人椅180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为100°-110°为宜。(3)座椅(具)材料多为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塑料等,应优先采用触感好的木材,木材应作防腐处理,座椅转角处应作磨边倒角处理。28.信息标志居住区信息标志可分为4类: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警示标志。信息标志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妨害。标志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建筑、景观环境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标志的用材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方便维修。各种标志应确定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物业管理形象。29.廊廊以有顶盖为主,可分为单层廊、双层廊和多层廊。廊的宽度和高度设定应按人的尺度比例关系加以控制,避免过宽过高,一般高度宜在2.2-2.5m之间,宽度宜在1.8-2.5m之间。居住区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廊尺度控制必须与主体建筑相适应。棚架形式可分为门式、悬臂式和组合式。棚架高宜2.2-2.5m,宽宜2.5-4m,长度宜5-10m,立柱间距2.4-2.7m。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30.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2)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31.绿地居住区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从住区分类上看,住区景观结构布局的方式(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植物配置的原则:(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组合基本有如下几种:组合名称组合形态及效果种植方式孤植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可成为开阔空间的主景。多选用粗壮高大,提醒优美,树冠较大的乔木。对植突出树木的整体美,外形整齐美观,高矮大小基以乔灌木为主,在轴线两本一致。侧对称种植。丛植以多种植物组合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绿化结构。由遮阳为主的丛植多由数株乔木组成。以观赏为主的多由乔灌木混交组成。树群以观赏树组成,表现整体造型美,产生起伏变化的背景效果,衬托前景或建筑物。由数株同类或异类树种混合种植,一般树群长宽比不超过3:1,长度不超过60m。草坪分观赏草坪、游憩草坪、运动草坪、交通安全草坪、护坡草皮,主要种植矮小草本植物,通常成为绿地景观的前提。按草坪用途选择品种,一般容许坡度为1-5%,适宜坡度为2-3%。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植物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植物分类植物高度(cm)空间效果花卉、草坪13-15能覆盖地表,美化开敞空间,在平面是暗示空间。灌木、花卉40-45产生引导效果,界定空间范围。灌木、竹类、藤本类90-100产生屏障功能,改变暗示空间的边缘,限定交通流线。乔木、灌木、藤本类、竹类135-140分隔空间,形成连续完整的围合空间。乔木、藤本类高于人水平视线产生较强的视线引导作用,可形成较私密的交往空间。乔木、藤本类高大树冠形成顶面的封闭空间,具有遮蔽功能,并改变天际线的轮廓。32.挡土墙挡土墙的形式根据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经过结构设计确定。从结构形式分主要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