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军走向和谐持续的中国城镇群18542532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走向和谐持续的中国城镇群2011年6月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走向城镇群•城镇群是城镇发展的高级阶段。•城镇群是一个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空间载体。•1975年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提出大都市带概念,首次描述了城镇群现象。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城镇群“马蹄形”结构。日本东海道大都市带带状结构美国东北海岸大都市带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城镇群概念•定义:城镇群是一个城镇分布的区域系统,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镇,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1个或2个超大或特大城镇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镇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镇“集合体”。•相关概念大都市带、都市圈、城镇功能组合区、都市连绵带、巨型城市区域城镇群特征•空间集中:城镇群本质是人口、资金、资源等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巨大的人口和较高的人口密度是最显著的特征e.g:OECD地区的城镇群要求人口超过150万•核心城镇:以1个以上超大城镇为区域核心•众多中小城镇:区域城镇化水平较高,众多中小城镇连续分布,构成广阔经济腹地•密切联系:通过高效的交通通信设施,区域内人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高速流动城镇群发展规律•工业化之前:分散发展的核心城镇阶段•工业化初期:城镇组团阶段•工业化成熟期:城镇组群扩展阶段•工业化后期:网络状城镇群•应对社会分割。城市群中各城镇的协作,有利于低收入群体享受集聚收益,不因为大城市的高地价而被排挤出受益群体。•应对城市拥挤。城镇群通过各城市合理的分工,有利于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支撑系统,疏导城市拥堵。•应对环境治理。城镇群有利于解决当前大城市中噪声、空气、水污染因为过于集中而难以消除的问题。走向城镇群:由大城市转向城镇群体发展城镇群效用(1)•经济效应。城镇群创造了世界绝大部分的财富。城镇群高效的要素流动、巨大的社会资源、熟练的精英人才均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01020304050607080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丹麦荷兰爱尔兰意大利比重(%)城市群GDP占全国比重(1995-2002)资料来源:OECDTerritorialReviews城镇群效用(2)•创新效应。城镇群引领了城市管理方式和支撑体系的不断创新,如城际交通和城内交通的一体化、区域内城市共同组织大型活动。巴黎拉德芳斯立体交通通过特殊节点整合多种层级功能,构成创新枢纽位置功能地面3层以上人行道地面1-3层车行快速干道、立交桥、停车场地下1-2层公路、国家铁路、城市地铁地下3层大型停车场山东半岛城际快速通道城镇群效用(3)•成本效应。规模化的需求人群使得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大悉尼地区基础设施印度城市群帮助一公司降低客服成本城镇群效用(4)•文化效应。城镇群中多样化的城镇包容了各异的生活方式,为文化衍生、研发创新提供了土壤。城镇群的发展趋势•城镇群日益重要。2002年美国城镇群GDP占全国的48.1%,日本城镇群占55.5%,韩国占70.9%。•城镇群数量增加。城镇化快速拓展,城镇规模扩大,城镇群不断涌出。•城镇群规模扩大。交通通讯技术的改良支撑了地域空间的不断拓展。•空间结构复杂化。从单核心向多中心、带状、伞状演变。中国城镇群城镇群发展政策•十七大报告: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国家十二五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我国城镇群(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三大都市连绵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13个城镇群面积(万平方公里)城市数人口(万人)市区GDP(亿元)城镇群占全国比重13%40%68%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10.077157872.2357938.48珠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5.50792967.0232147.00山东半岛城市群7.4184030.7721763.51闽东南(海峡两岸)城镇群4.2652287.159280.21北部湾(南宁)城镇群5.7362237.574136.05江汉平原(武汉)城镇群5.8093173.827654.43中原(郑州)城镇群6.0294537.9911433.01湘中地区(长株潭)城镇群2.8131329.655509.04四川盆地(成渝)城镇群16.4397635.8215577.50兰州--西宁城镇群6.238996.511828.88关中(西安)城镇群5.5552319.005215.20滇中(昆明)城镇群6.9741415.573403.57辽中南城镇群10.20113478.5015598.72哈长城镇群15.6953045.8410250.46全国960.00133474.00343464.70我国城镇群主要经济指标(2009)我国城镇群(区域发展规划)序号规划名称批准单位批准文号批准时间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地区〔2008〕144号2008年1月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国函〔2008〕129号2008年12月3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西部〔2009〕15002009年6月4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国函〔2009〕83号2009年7月5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国务院国函〔2009〕95号2009年8月6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务院国函〔2009〕104号2009年8月7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国务院国函〔2009〕106号2009年8月8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务院国函〔2009〕130号2009年10月9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国函〔2009〕138号2009年11月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国函〔2009〕145号2009年12月1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务院国函〔2010〕5号2010年1月12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国务院国函〔2010〕38号2010年5月我国城镇群(主体功能区划)1.3.331.21.16(一)优化开发区域1.环渤海地区1.1京津冀地区1.2辽中南地区1.3山东半岛地区2.长江三角洲地区3.珠江三角洲地区(二)重点开发区域1.冀中南地区2.太原城市群3.呼包鄂榆地区4.哈长地区4.1哈大齐工业走廊和牡绥地区4.2长吉图经济区5.东陇海地区6.江淮地区7.海峡西岸经济区8.中原经济区9.长江中游地区9.1武汉城市圈9.2环长株潭城市群9.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0.北部湾地区11.成渝地区11.1重庆经济区11.2成都经济区12.黔中地区13.滇中地区14.藏中南地区15.关中-天水地区16.兰州-西宁地区17.宁夏沿黄经济区18.天山北坡地区11.11.21.32312344.14.2567899.19.29.31011.111.21112131514171618•三大优化开发区•18个重点开发区,涉及更多城镇群我国城镇群分类(基于理论)•基于理论视角,我国城镇群还有以下分类:•从发展阶段看:潜在城镇群(冀鲁豫区域等)萌芽城镇群(太原城镇群等)成长城镇群(武汉城镇群、中原城镇群)成熟城镇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从影响空间看:区域城镇群(滇中城镇群、长株潭城镇群等)国家级城镇群(武汉城镇群、成渝城镇群等)世界级城镇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20我国城镇群——基于中国规划实践•典例一:以长三角为代表–核心城市(上海)控制力强–大中城市呈现技术和产业扩散趋势–城镇体系与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省、市间政府协同合作相对良好长三角50万以上城镇分布长三角外来人口比例分布21•长三角政府协作1992年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1996年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199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2我国城镇群类型•典例二:以珠三角为代表–大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国家门户地位;–出口加工业发展;–专业化城镇快速发展23•珠三角城镇空间演化200019952000200224我国城镇群类型典例三:以京津冀为例–中心城镇的政治作用大于经济作用,国家意义超出区域意义–若干个大城镇相对独立发展,地区小城镇尚不发育–巨型双核25我国城镇群类型•京津冀发展机遇首都功能调整与产业转型,区域如何接受首都的功能疏解?企业名称迁入地行业性质北京世纪兴石化设备项目开发区机械首钢整体迁移项目开发区机械北京天和众邦勘探设备项目固安机械富邦德石油成套设备外迁工程大厂机械北京建安特西维欧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香河机械中科院(廊坊)产学研发基地开放区研发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天线设计研究所燕郊研发地质矿产部标准化研究所燕郊研发信息产业部第四十五研究所京东燕郊分所燕郊研发地质矿产部机械电子研究所燕郊研发京东方移动板生产基地固安电子北京奥博汽车电装品方面三河汽车北京宏强国发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广阳汽车北京部分搬迁至廊坊企业名录26我国城镇群类型•类型四:省会类城镇群–省政府整合全省优势资源,参与全国竞争–存在协调的需要和一体化的可能;–发挥省会城镇的行政、经济作用;–自上而下,政府作用较大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北部湾海峡西岸滇中城镇群武汉都市圈中原城镇群关中城镇群辽中城镇群……27我国城镇群类型泉州类型五:边缘区域自我发展•多个中小城镇平行发展•自下而上的自发工业化推动•外延扩张强于内部整合-中心城镇用地增长慢于乡镇;-城镇型空间和产业型空间同步发展-集群化、劳动密集型;-分散化、粗放型、资源消耗型。泉州和厦门城镇群规划实践我国城镇群规划实践•跳出城镇看城镇。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城镇与城镇之间产业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某一城镇的发展也受到周边其它城镇的制约,城镇的发展应当跳出个体框架的束缚。•城镇的希望在于城镇之外。城镇群不仅成为上级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也成为地方政府确定城镇发展方向、谋求外部经济给自身带来效益的重要战略。•城镇规划体系由以前的区域生产力布局转变为区域空间协调、区域空间管制和区域重大设施布局相结合的综合性空间规划。•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成为城镇群规划的重要原则。我国城镇群规划实践•珠三角城镇群规划:注重区域协调•针对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的城镇群地区。由于区域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在国内国际生产服务链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但经过多年的城镇经济高速增长,城镇群区域内高度集中了城乡社会差异、资源生态恶化、以及城镇之间的无序竞争等多种空间矛盾,通过区域协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社会融合,综合协调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资源,宏观调控城镇群区域内各项生产服务要素的空间布局,从而理顺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促使城镇群在经历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仍能整体协调发展。31•打造发展“脊梁”,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这一地区聚集了珠三角最重要的核心功能区,聚集了区域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区域发展“脊梁”,有利于聚合高端服务职能;有利于对内陆腹地辐射带动作用和对外国际合作竞争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粤港澳合作;有利于东、西两岸整体发展。珠三角城镇群规划32级别范围空间管治措施一级管治(监管型管治)区域绿地省、市各级政府共同划定区域绿地“绿线”和重要交通通道“红线”,各层次规划和各相关部门不得擅自更改和挪动。遵照“绿线”、“红线”管治要求,由省人民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进行强制性监督控制,市政府实施日常管理和建设。区域性交通通道二级管治(调控型管治)区域基础产业与重型装备制造业聚集地区由省人民政府对地区发展类型、建设规模、环境要求和建设标准提供强针对性调控要求,城镇人民政府负责具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